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英文縮寫MAP)是中化集團提出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中化現代農業大荔MAP技術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位于陜西省大荔縣,以農業全產業鏈組織和服務平臺為依托,提供先進技術應用推廣、數字農業系統和金融保險等服務,通過企社合作整村推動,提升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效益。
提供全產業鏈托管服務
中心從當地優質合作社中挑選符合條件的合作社,聯合成立星級服務站。一個完整的星級服務站包括3家種植合作社、1家農機合作社、1家糧食集并合作社,在鎮域范圍內發揮服務作用。服務站為種植戶提供耕地、播種、植保、收獲等農機服務外,也為合作社周邊小農戶提供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指導咨詢以及糧食收獲后的快速集并、品質檢測及銷售對接等服務。
在種植、農機、糧食集并等合作社共同推動下,服務站建立了從種到收、從田間到市場的全產業鏈托管模式,形成農業生產服務閉環,實現“種出好品質,賣出好價錢”,促進了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截至目前,已建立30家服務站,覆蓋大荔縣11個鄉鎮、120個鄉村,為15萬畝耕地提供現代農業綜合服務,直接服務近3500余戶小農戶,帶動農戶增收超過2400萬元。
助力合作社健康穩步發展
政企合作推動對接。大荔縣政府積極宣傳中化農業MAP模式,鼓勵合作社與中心進行對接,將項目承擔實施的農民合作社納入政府支持和補貼范圍中,給予稅收優惠、農業信貸擔保等支持。對整村推進區域優先進行良種補貼、肥料補貼、農藥補貼、農機補貼。
金融支持土地整合。針對規模種植戶、農村集體組織,大荔縣政府積極協調金融部門降低貸款門檻,優化審批流程,主動服務上門。縣財政部門采取代付手續費、補貼貸款利率的方式,鼓勵支持金融部門積極開展農地貸、農產貸、農資貸、農機貸等各項金融服務,為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解決資金問題,為擴大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面積提供資金支持。自2019年6月起,累計貸款服務合作社30家,累計貸款248萬元。
實現企社合作共贏
種植收益較大提升。中心自2019年6月起至今,堅持開展農技培訓,累計培訓合作社社員4000余人,提升了社員的農業種植技術。2020年,在蘇村鎮小麥條銹病大暴發的不利條件下,中心托管的小麥平均畝產1250斤,最高畝產1493斤,打破了大荔縣小麥高產記錄。通過產業幫扶、金融支持和技術方案支持,中心扶持現有農機合作社農機設備升級換代,保障了優糧供給。
降本增效帶動增收。中心總結推廣35類種植技術方案,實現肥料和農藥使用效率分別提升34.3%和50%,幫助農民提高綜合收益超過15%,為大荔縣大田作物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效支撐。龍泉服務站以盛世谷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為龍頭,帶動農戶以土地入股,規模經營土地面積達6000余畝。中心提供全程技術服務及農資投入品,并提供25萬元金融貸款服務。2019—2020年,合作社平均畝產1300斤,相比2019年以前增產180斤/畝。
同時,中心還將大荔特色農產品推薦到由中化農業推出的中國優質農產品榜單——“熊貓指南”,提升品牌影響力,助力地方農產品品牌建設。
(作者單位:陜西省農業農村廳、中化現代農業(陜西)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