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天,在安徽省鳳陽縣棗巷鎮、黃灣鄉的廣袤田野中,百余臺收割機、拖拉機來回奔馳,鳳陽縣紅旗手農機專業合作社實施的全域社會化服務項目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農民的臉上,而合作社今年第一次試行的“農機作業券”社會化服務模式更讓當地農民樂在心里。
“農機作業券”進入千家萬戶,把廣大小農戶和農機合作社聯結在一起,不僅大幅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贏得了搶收搶種的寶貴時間,還降低了農民生產成本,增加了農民收入,合作社的經營服務規模也借此得到了快速發展。
政府搭臺,合作社唱戲。棗巷鎮和黃灣鄉北枕淮河,南依花園湖,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利條件優越,被劃定為糧食生產功能區。經鄉鎮政府和村集體經濟組織嚴格遴選,選定鳳陽縣紅旗手農機專業合作社為農民提供“五統”服務,全域實行“統一供種、統一旋耕播種、病蟲害統防統治、統一收割和統一回收原糧”。合作社依托大宗采購優勢,從皖墾集團、荃銀高科、輝隆集團等大型農資公司以優惠價格購買麥種、肥料、除草劑、殺蟲殺菌劑,低于市場價供應當地農民。今年以來,合作社共計采購麥種1000噸、復合肥2000噸,全部平價供應給當地農民,為農民節約生產成本50萬元以上。
“作業券”為紐帶,服務小農戶。合作社總結幾年來社會化服務經驗,廣泛征求農機手和小農戶意見,探索試行“農機作業券”模式。以村為單位,給農民分發麥種和作業券,農民只需要每畝出資140元,合作社挑選1~2個當地已試種成功優質高產麥種供農戶選擇,為農民提供50斤麥種、小麥赤霉病防治農藥、農機作業券3張(含旋耕播種券1張、用于小麥“一噴三防”券1張、收割券1張),讓所有小農戶真正享受農業社會化服務帶來的實惠。
科學調配機械,“三軍”聯合作戰。合作社憑借多年來實施全程社會化服務項目積累的經驗和資源,組建“三軍”聯合作戰模式。合作社多年來發展壯大的自有高素質農機隊伍作為“正規軍”,以臨時組織的當地農機隊伍為“地方軍”,針對農機缺口,提前從外地調入的農機隊伍是“雇傭軍”。農忙時節“三軍”齊上,就近服務,確保農業生產從豐產到豐收。作業時,農民支付“農機作業券”,省錢省心;作業后,農機手到合作社憑借“農機作業券”結算勞務費用,方便快捷。
節本增效,增加農民收益。合作社理事長郭傳兵說,農民每畝支付的140元,只夠50斤麥種和小麥赤霉病防治藥錢,而合作社發放的三張“作業券”,服務價值一般在125~145元。據測算,農民節約農機作業成本在45~65元/畝。農戶收獲的小麥由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鳳寶集團訂單收購,收購價高于市場價50~100元/噸,農戶平均每畝增收20~50元。合作社統一優質品種、規范化綠色種植,既便于農機統一提供除草、病蟲害防治和集中收割服務,又有利于提高稻麥產量和品質。據測算,農民單季畝增產在10%以上,小麥節本增效畝均達180元以上。
嚴監管強服務,農民滿意為宗旨。農戶領取的“作業券”在合作社都作詳細登記,券面有農戶姓名、電話和身份證號碼。為方便農戶使用,合作社印制了半畝、1畝、5畝、10畝等不同面額的服務券,并作了多處防偽處理。今年秋季合作社共印制6萬多畝“作業券”。收回的“作業券”都要由農戶簽字畫押、農機手簽字備注、合作社登記造冊。農戶對農機手服務不滿意,可向合作社投訴,并有權申請相應合理賠償。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的集中實施,方便了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監管。農忙季節,縣、鄉農業農村部門安排人員一線巡查,抽查面不低于10%,全程監督社會化服務項目實施。
(作者單位:安徽省滁州市農業農村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