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一個純農業村的華麗蛻變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田 友 董 艷 字號:【

  河南省武陟縣大虹橋鄉老城村是一個典型的沒有經營性資產、以傳統農作物種植為主、集體收入基本空白、在中西部地區頗具代表性的傳統農業村。該村通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建立起了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合作社從土地和獨特資源上做文章,通過土地流轉調整產業結構、利用千年古廟“城隍廟”獨特文旅資源發展鄉村旅游,一年時間實現了集體和農民收入的雙增長,兩年實現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分紅翻番,實現了由一個不起眼的普通村一躍成為武陟縣集體經濟發展、社會治理、人居環境整治明星村的華麗轉變。該村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經驗、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做法值得廣大中西部農業村借鑒。

  環環相扣、做實改革

  2019年6月,在市縣農業農村部門的指導下,老城村拉開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大幕。成立黨支部書記為組長的老城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工作推進機制,制定工作臺賬,抓好領導小組成員及村民代表培訓,在村內重點部位和主要路口張貼宣傳標語,為搞好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奠定了組織基礎,營造了濃厚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該村以投票的方式選舉出村股東代表(每十戶左右推選一名股東代表),共推選了19名股東代表,成立村股東臨時代表大會。臨時股東代表大會開會本著宜寬不宜嚴、確保和諧穩定的原則形成成員身份認定和股權設置的辦法,確定成員認定時間節點為2019年6月30日,因地制宜將本村人口按以下類別進行身份認定和股權設置:

  1.戶口在本村、且擁有土地承包權的年滿16周歲以上人員,即為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基本股一股;農齡從16周歲算起,男性算到60周歲、女性算到55周歲,每2年農齡,得農齡股0.1股。

  2.戶口在本村,但不擁有土地承包權的年滿16周歲以上人員,不享受基本股,只享受農齡股。其農齡從戶口遷到本村算起(遷入時不滿16周歲的,從16周歲后算起),男的算到60周歲、女的算到55周歲,每2年農齡得0.1股。與擁有基本股人員結婚而嫁入本村的婦女或入贅的女婿,其農齡達到10周年以上的,可享有基本股1股。

  3.戶口不在本村,但以前擁有土地承包權的年滿16周歲以上人員,不享受基本股,只享受農齡股,其農齡從16周歲算起,算到從戶口遷出本村為止,每2年農齡得0.1股。

  4.戶口在本村,并具有土地承包權家庭的16周歲以下人員,每人享受福利股0.3股。

  5.凡土地統一流轉到村集體的農戶以戶為單位,每畝土地折算1股,具體名單和承包土地面積由各村民小組負責提供。

  2019年8月3日,老城村完成了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界定及股權設置工作,其中基本股749人749股、福利股212人63.6股、農齡股合計1036.77股,量化集體資產185.75萬元。8月4日,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按照12戶推薦1名代表的原則,共推薦產生19名股東代表,經民主選舉產生了董事會、監事會,圓滿完成了產權制度改革。隨后,老城村按照縣鄉關于開展清資產、清資源、清合同的“三清整治”要求開展了清產核資“回頭看”,經過一個月整治,全村36份各類承包合同,整改了21份,收回兩份合同欠款,廢除違規合同一份,收回拖欠集體機動地承包款13200元。

  厘清思路、探索發展

  一是盤活集體資產。對未承包到戶的村集體承包地、建設用地,在完成清產核資的基礎上,公開競拍,依法發包。通過“三清整治”收回屬于村集體200畝機動地,重新發包,僅此一項就增加集體收入4萬元;對集體的5畝建設用地也進行了招標承包,盤活了集體資產資源。二是統一流轉土地。將219戶(除17戶不愿流轉)的1300畝土地流轉到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并進行公開招標,最低中標價每畝450元,最高每畝650元,發包的土地最小的75畝,最多的200畝。不僅徹底解決了全村土地細碎問題,也解決了外出勞動力的后顧之憂,每畝發包價格還高出正常自發流轉價格50—100元。對不愿流轉的17個農戶集體統一將他們的土地調整到水利設施完善、便于耕作的路邊,確保了全體村民都滿意。流入土地的種糧大戶除去流轉土地費用支出畝均凈收入增加200?2000元。通過流轉土地一項集體獲得土地溢價總收入13萬元。三是調整種植結構。今年合作社引導全村種植了千畝花生、百畝地黃和西瓜、甜瓜,引進種植了“茶壽菊”50畝,明年將擴大到200畝,改變了老城村傳統的種植結構。四是開發文化資源。利用武陟古老廟會發源于老城村城隍廟的獨特優勢,2019年冬天依托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舉辦了大虹橋鄉“老城記憶”民俗文化節,僅此一項集體收入增加了8萬元,為民俗文化節的常年舉辦探索了路子,堅定了發展旅游增收決心。五是組織閑散勞動力務工。2019年下半年開始,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組織30余名剩余勞力在本村農業經營主體和鄰村務工,每年勞務收入達到15萬元以上。六是用好國家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項目。目前老城村利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項目資金已新建130平方米衛生室一座,新建上下兩層門面房630平方米向外招租,完善了村黨建綜合體和黨建游園。運營好河南省投資該村40萬元的“高油酸花生”項目,再增加集體收入約15萬元。

  相關思考

  老城村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效明顯,但也有教訓。一是改革時因受體制外專家指導影響,沒有完全按照農業部門的要求做,成立了既不能注冊也沒有必要的“五大合作社”,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改革時間、也浪費了資金(凡成立“五大合作社”的村僅牌子一項就浪費集體資金1300多元,且沒有一個合作社能夠進入登記賦碼系統實現賦碼登記),干部群眾意見很大。二是股權設置復雜,特別是設置難以操作的“福利股”,牽扯了基層干部大量精力。建議在遵循中央規定的前提下,要考慮農村基層干部的實際操作能力、股份經濟合作社管理水平,提倡越簡便越好,并以農民滿意為標準。老城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針對實踐中的問題,在2021年第二次分紅大會召開前,召開成員代表大會,通過法定程序對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成員身份認定、股權設置進行了調整,取消了農齡股和福利股,2020、2021年兩次分紅只對成員身份股和土地股進行。

  (作者單位:河南省焦作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