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山東省平邑縣武臺鎮堅持把加強黨的領導作為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徑,結合全鎮開展的“微網連心·四鄰守護”活動,按照黨員分類管理的要求,對無職黨員設崗定責,讓普通黨員有所作為,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基層社會治理優勢,實現了共治共享,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穩定,提高了百姓安全感和幸福感。
黨建引領,設崗定責,用“真”字做實黨員分類管理。創新黨建融合,推進“黨建引領+ 基層社會治理” 模式,武臺鎮通過黨員帶動群眾共同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實現“小支部 ”推動“大治理 ”。為破解農村黨員隊伍管理難題,武臺鎮自去年實施黨員分類管理,結合鎮里推行新型社會治理體系工作,推行“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在現有25個村基礎網格基礎上劃分微網格,對無職黨員進行設崗定責,根據黨員意愿和特長,制定具體的崗位職責和目標任務,負責所包網格聯系群眾的各項工作,提升黨員創先爭優意識,提升組織力,強化黨員意識,真正把黨員分類管理做真做實,讓每一名黨員有所作為。目前,全鎮無職黨員職責明確、到崗到位。
四方延伸,多方聯動,用“誠”字做好新型社會治理。黨建引領,運行“1+X”多方聯動工作機制,為百姓提供貼心服務。鎮黨委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核心堡壘作用,強化村級班子管理,形成了由各村網格長總協調、網格員負責網格日常工作、微網格指導員包戶補充的三級網格負責制。統籌網格服務管理、民生熱線、網上信訪等平臺,一體調度、一體管理,盡可能地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注重村級婦聯、團支部等組織建設,充分發揮群團組織聯系群眾、團結群眾、組織群眾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作用;發揮黨支部引領志愿者服務隊作用,填補治理盲區,構建起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一盤棋”的新格局,實現社會治理和群眾滿意度雙提升。與此同時,鎮里對參與服務的各方,明確了文明服務的要求,確保群眾滿意。基層黨組織積極推動解決老百姓的煩心事、鬧心事,一心為民,也得到群眾的一呼百應,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加入到社會治理志愿服務活動中來,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東近臺村網格員趙艷,在完成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在人口普查、脫貧攻堅、疫情防控工作上,事事跑在前,獲得群眾的一致好評。
注重創新,健全機制,用“新”字做精優質品牌。鎮黨委發揮支部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做活創新文章。按照“一村一支部、作用發揮在網格上”,建立紅色網格,建設政治素質好、群眾口碑好、干事能力強、服務意識強的中心戶長隊伍。全鎮25個村的微網格下,再細分若干四鄰守護圈,以 “一網服務,和諧鄰里”為抓手,以互助志愿、公益慈善為重點,通過打造愛心服務隊、矛盾調解隊、文藝演出隊法治宣傳隊等,探索區域治理創新模式,做好需求、資源、項目、服務四個清單對接,實現互聯互動、資源共享,在提升群眾安全感的基礎上推進志愿服務。今年以來,全鎮共開展黨建助力疫情防控、黨建助力扶貧、黨建助力環保等主題黨日活動46次,參加志愿服務人數達262人次。結合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實際情況,全程實施嚴格的監督考核制度,充分激發無職黨員的履職熱情,確保武臺新型農村治理體系建設穩步推進。
(作者單位:山東省平邑縣武臺鎮黨委辦公室)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