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裕安區固鎮軍明白鵝養殖專業合作社堅持規范發展,重視和追求技術進步,攻克了皖西白鵝種蛋孵化等技術難關,取得多項實用型專利和發明專利,提升了養殖產業的科技含量。合作社采用“五統一分”方式,為下轄的124個皖西白鵝養殖場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合作社盈余按成員出資額比例和飼養量分配,形成“資源共享、風險共擔、產業發展可持續”的良好局面,創新了合作社與成員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
六安市裕安區固鎮軍明白鵝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4月,坐落于全國四大羽絨集散地之一的皖西白鵝之鄉六安市固鎮鎮。合作社固定資產達2000萬元,帶動393戶養鵝大戶加入合作社,有全職技術人員10人、兼職技術人員12人,擁有年孵化鵝苗200萬只的生產線35條,成為集種鵝養殖、孵化、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養殖合作社。2019年,合作社實現鵝苗年銷售量300萬只,銷售額8600萬元,年銷售“壽星頭”牌咸鵝30萬只,銷售額8000余萬元。合作社2016年被評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2018年榮獲全國百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稱號。
一、科學管理,民主決策
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推動產業發展,由龍頭企業引領,生產基地示范,農戶以資金和種鵝入社成為成員。合作社積極引導當地農民發展皖西白鵝產業,合作社成員所需鵝苗一律從合作社選購,價格優惠20%,以高于市場價5%的價格統一收購成員養殖的皖西白鵝,確保成員收益穩定。合作社優先安排成員在本社就業,年人均工資近5萬元。由于管理科學,操作規范,收益有保障,農戶入社積極性高漲,合作社發展勢頭良好。
為加強運行管理,合作社不斷健全,完善規章制度,成立了理事會和監事會,每年召開一次成員大會、兩次常務理事會。年終在監事會的監督下,按照成員出資額和飼養量比例分配盈余,盈余分配全部張榜公布。合作社注重財務管理,生產中重大事項實行集體決策,生產開支嚴格規范。在每年一次的成員大會上,合作社理事長向所有成員報告本年度生產經營情況。
二、科技引領,大膽創新
受白鵝養殖孵化技術所限和傳統養殖理念影響,過去皖西地區長期普遍采用自抱繁殖模式,養殖效益低,難以形成品牌效應,嚴重制約了產業做大做強。為扭轉局面,2004年,合作社理事長江衛軍到四川農業大學學習白鵝孵化技術。在教授專家的指導下,通過兩年多上百次的實驗,終于攻克了皖西白鵝種蛋電器孵化難關,使受精蛋電器孵化出殼率達到98%,鵝苗成活率達到95%以上,改變了傳統白鵝自抱繁殖模式,有力促進皖西白鵝養殖走上規模化道路。
合作社在實踐探索中,逐漸掌握了促鵝產絨飼料和皖西白鵝種蛋孵化等專利技術,建立了六安市第一個皖西白鵝種鵝良種繁育基地。合作社定期舉辦專業撫育技術培訓班,對所有成員進行養殖技術培訓。合作社申請實用型專利18項、發明4項,并與安徽農業大學等開展產學研合作。
三、抱團養鵝,壯大產業
合作社圍繞產業鏈條前端和末端,以皖西白鵝原種保護和繁育及白鵝產品銷售為主營業務,立足本地區豐富的皖西白鵝資源,實施“皖西白鵝騰飛工程”“萬戶養鵝扶貧工程”,大力發展白鵝經濟,形成“市場牽合作社、合作社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經營體系,帶動周邊地區共同發展皖西白鵝產業,共同保護皖西白鵝優良品種。合作社采用“五統一分”的方式為124個皖西白鵝養殖場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即統一供應鵝苗、統一疫病防疫、統一技術培訓、統一飼養管理、統一銷售,分戶飼養,實現資源共享、風險共擔、產業發展可持續的目標。
合作社創新發展思路,發展循環水養鵝,利用循環水凈化鵝糞,經沉淀發酵,拓展種植業發展。2015年,合作社實施芡實與龍蝦、泥鰍立體化套養,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發展循環經濟。合作社種植養殖規模突破5000畝、銷售金額5000萬元,帶動800余人從事芡實種植,合作社的“康之源”芡實種植基地已經成為六安市最大的芡實集中連片種植區。
四、助力脫貧,促進增收
脫貧攻堅期間,合作社積極推行“借鵝下蛋”模式,引導貧困戶培訓、觀摩、實踐,讓貧困戶真正掌握養殖技能,扶貧又扶智,共帶動周邊3000多農戶走上養鵝致富的道路。
2016年,合作社主動與固鎮鎮貧困村青龍村對接,對33戶貧困戶逐戶走訪并對口幫扶。2017年,合作社與固鎮鎮楊橋村、關堰村對口幫扶,對老弱病殘又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給予資金救濟,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提供就業并支付市場同等勞動報酬,對有養殖經驗的貧困戶免費給予100只皖西白鵝鵝苗及飼料、種草技術,等鵝出欄后按照每斤高于市場價1元進行收購,保證每戶每只凈利潤100元以上。
2018年,合作社推出互助扶貧“借鵝下蛋”扶貧模式,在地方政府、村“兩委”的支持下,合作社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免費提供10?30只種鵝,讓其在家中喂養,下蛋后把種蛋送至合作社回收,下蛋結束種鵝歸還合作社。2019年以來,合作社又推出“211”幫扶模式,即一對貧困戶夫婦養殖100只皖西白鵝苗,當年增收1萬元純收入。
2020年,合作社在全鎮篩選出具有養殖意向的貧困群眾80多戶,為每個貧困戶免費提供皖西白鵝雛鵝30—100只,無償向貧困戶傳授養殖技術,秋冬季節保證以優惠價格回收貧困戶飼養的成鵝,確保貧困戶穩定增收致富。
(本文由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推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