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東社鎮轄21個村居675個村民小組,屬通州區農業大鎮。全鎮共有宅基地32478宗,面積19933.9畝,每宗占地0.61畝(含房前屋后非耕地)。占有一處宅基地農戶數31572戶,占總農戶數92.18%。由于歷史形成的分戶、并戶、進居民集居區建房等原因,擁有兩處宅基地的農戶924戶,占總農戶數2.7%。宅基地面積超標準688戶,占總農戶數2%。非本集體成員占有宅基地144宗,占地43.21畝。閑置宅基地213宗,占地61.97畝,其中廢棄宅基地57宗,占地10.31畝。從東社鎮的實際看,農村居民外出務工、移居城市的趁勢越來越明顯,有效盤活農村閑置的宅基地和農房已成為當前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重要工作。
盤活閑置宅基地是發展農業規模經營的需要。隨著農業生產經營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必將成為農業生產的主流。目前,東社鎮土地流轉面積以及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均已超過總耕地面積60%以上,約70%左右的農村勞動力正在向就業機會多、勞動報酬高的地區和城市流動。在可預見的將來,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還將逐步減少。由于歷史上管理不嚴及政策前后變化的原因,東社鎮不少村居形成了以“房地相近,近地耕作”為特征的散居、半散居狀態。現代農業生產經營需要利于排灌、利于機械化作業的良好耕地條件。空房占著地,院前屋后一大片,這些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不動,成片高產糧田改造也難以順利推進。發展現代農業需要適時適度調整農村房屋布局,抓住大量農村居民涌向城鎮購房安居的歷史時機,對“一戶多宅”、超占多占以及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占用農村宅基地等現象,查清原因區別情況,分類施策進行整改。
盤活閑置宅基地是實現鄉村宜居生活的需要。隨著農民經濟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農村居民對居住地的文化教育、醫療衛生資源也有了更高的需求。有條件的村,應該對閑置、荒廢宅基地進行適度騰挪整合,逐步引導村民到新規劃居民集中區居住,有利于讓他們享受更舒適更便捷的宜居生活。
盤活閑置宅基地是實現城鄉要素優化配置的需要。閑置宅基地和農房盤活利用可以為農民打開進城的路子,為清理和開發閑置、廢棄宅基地和房屋開辟渠道,讓農村居民保留宅基地資格權的同時多了可靠穩定的財產性收入渠道,在城市生活更有底氣。同時也為志愿到農村發展創業的人才打開了口子,為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使用農村宅基地提供了可能,為農村招聚人才、人氣、產業、投資提供了落地平臺,有利于改變農村人口只出不進的現象,從而實現人才、產業、資金等要素在城鄉之間的優化配置。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東社鎮政府)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