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乾溢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立足東北實際,以優化服務方式為切入點,構建了“聯合社+合作社+家庭農場+基礎農戶”四位一體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將分散的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聯合起來,將產前、產中、產后銜接起來,將生產、產業、服務貫通起來,提供全過程貼心的社會化服務,打造出合作經營的“升級版”,構建了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新模式,推動了地域農業現代化進程。
吉林省乾溢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位于全國產糧標兵縣吉林省農安縣。農安縣地處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之一,全縣耕地面積608萬畝,是吉林省耕地面積最大縣。聯合社成立于2015年,由112家農機作業合作社聯合組建,如今已發展成員社203家。聯合社堅持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發揮聯合優勢提升服務專業化水平,促進降本增產惠農。聯合社被評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農業農村部“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典型案例、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所黑土地保護關鍵技術集成試驗示范基地、中國農業大學東北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聯盟試驗示范基地單位。
一、打造“聯合社+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基礎農戶”的利益共同體
在村屯層面,組建由農機手、種糧大戶為主的家庭農場或村級糧食存儲合作社,發揮熟悉農時地理、鄉土人情的優勢,開展土地托管。在鄉鎮層面,由家庭農場、小型農民合作社以入股方式,組建鄉鎮農民股份合作社。在縣域層面,各鄉鎮股份合作社加入聯合社,形成“聯合社+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基礎農戶”的利益共同體。聯合社出資參股村級糧食存儲合作社和鄉鎮股份合作社,盈余的5%作為村級合作社風險儲備金、60%返還給直接開展生產作業服務的家庭農場、35%按照成員出資比例分紅。聯合社以托管、流轉、入股等形式經營土地75萬畝,擁有農用機具、辦公廠區、生產車間及庫房建筑等固定資產3000多萬元。
“村屯—鄉鎮—縣域”層面的緊密型合作機制提升了聯合社在市場經營中的地位和定價權,聯合社為成員社最大限度地降低投入成本,增加銷售收入。成員社可以獲得農用機械作業收入、生產資料盈余返還、農機作業補貼、規?;洜I補貼、土地入股分成、資金入股分紅等多項收入。
二、構建貼心服務模式
一是規范運營管理。聯合社聘請組建了大學生管理團隊邀請業內專家指導,內設電子商務部、農化服務部、項目開發部、生產經營部、產品營銷部和會計財務部等6個運營部門,實現規范科學運營。規范賬目管理,會計財務部聘請了6名專業會計人員,幫助成員社記賬,提供政策咨詢。
二是提供抵押擔保。為破解成員社和農戶種地資金短缺的難題,聯合社用自己的廠房為成員社提供抵押擔保,五年來擔保貸款6000多萬元,有效緩解了成員社發展中面臨的資金壓力。
三是降本增收提效。降低成本,聯合社通過測土配方施肥、生產資料自產自銷和團購等,每畝比普通農戶分散種植降低生產成本100元以上??萍荚霎a,采用寬窄行保護性耕作、增施有機菌肥提苗、秸稈全量覆蓋施肥深松機并二次追肥等,每畝增產玉米200斤以上。提高效率,通過土地托管和土地入股,開展土地機械化作業服務,提高工作效率,每畝節約用工成本50元。合計每畝增加收入300多元,同時解放了勞動力,增加托管農戶的二、三產業收入。
三、全心全意為農服務
一是利用政策,化解自然風險。2019年,聯合社與陽光保險公司合作,開展土地入股全成本保險試點。政策性保險按照280元/畝投保,保費5.6元/畝,由入股農戶繳納。商業保險按照當地土地流轉價格600元/畝投保,保費20元/畝。遇到大災之年,參保農戶得到保險公司保底賠付600元/畝。
二是依靠科技,開展貼心服務。2017年開始,聯合社承擔了農安縣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玉米籽粒直收、深松整地、高效植保、秸稈撿拾打包和免耕播種等六項作業服務,安裝遠程電子監測設備2718臺,實現電子監測面積688萬畝。開通“乾溢現代農業”微信公眾號及400免費服務電話,依托省農業農村廳大數據衛星遙感技術服務平臺,實現手機電話測土配方施肥、發布天氣預報等功能。聯合社設有農民培訓室,定期組織深松、植保等現場觀摩會,開展黑土地保護、土地集約與未來農業發展討論。
三是開拓市場,提升產業附加值。2020年,聯合社發展訂單農業10萬畝種植綠色食品原料玉米,開展玉米深加工。聯合社創立“遼金榜”社有品牌商標,進行統一包裝、統一品牌銷售,形成種養加一體、產供銷聯合的發展模式,提升農業產業發展水平。
(本文系第二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