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走向善治
時間:2023-04-11 23:35:57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本刊記者 徐 明 字號:【

  鄉村治,則百姓安。鄉村治理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和創新鄉村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領域和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五年來,鄉村治理工作不斷深入,善治鄉村加快建設,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逐步健全,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進一步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扎實開展,移風易俗持續推進,鄉村治理效能不斷提升。

  堅持固本理念,黨建引領推進“三治融合”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實現鄉村治理現代化的固本之舉。2019年,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提出“堅持和加強黨對鄉村治理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堅持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作為主攻方向”,這為新時代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明確了目標和路徑,也為鄉村治理工作的開展定下了一道“必答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一個堅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是農村發展的主心骨。只有加強和改進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才能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鄉村治理才能蹄疾步穩。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原先是川西平原上一個純農業的小村子,如今是聞名全國的鄉村振興示范村。在戰旗村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是其華麗變身的關鍵。2018年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戰旗村考察,對村里黨建活動、集體經濟、產業發展、文旅融合等給予了充分肯定,稱贊“戰旗飄飄,名副其實”,并囑托戰旗村要在鄉村振興中繼續“走在前列,起好示范”。四年多來,戰旗村黨委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沒有一刻放松。在原先“三問(自己入黨為了什么、自己作為黨員做了什么、自己作為合格黨員示范帶動了什么)三亮(亮身份、亮承諾、亮業績)”的基礎上,又新增加了“六帶頭”,即“帶頭做好自家環境衛生、帶頭遵守公序良俗、帶頭學習宣傳黨的政策、帶頭顧大局謀長遠、帶頭樹立契約精神、帶頭解放思想創業致富”。自此,戰旗村“三問三亮六帶頭”的基層黨建工作法更加完善,全村165名黨員全部下沉到16個村民小組,滲透到產業中去,領項目,做示范,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從2018年至2021年,戰旗村的集體經濟翻了接近一倍,邁進年收入億元村行列。

  在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毛石鎮毛石社區廟子灣組,一棟棟鄉村民居錯落有致,附近村民自發組成環衛志愿小分隊,不定時打掃村民組周邊環境衛生,各家各戶房前屋后干凈整潔。近年來,毛石社區積極探索“黨建+村管事”鄉村治理模式,以社區黨總支書記為管事長、以村民組為單位,建立31支村管事隊伍,邀請轄區黨員、村民小組長、能人志士、熱心人士等擔任管事小組組長,讓管事小組在人居環境整治、醫保征繳、污水處理、巡河護路、矛盾調解等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

  福建省泉州市羅溪鎮將黨建網絡延伸至村民小組,依托村民小組建立黨群圓桌會,打造黨建“同心圓”鄉村末梢治理機制。村民小組黨群圓桌會實現了農村黨小組與村民小組有機融合,以黨員為骨干,發動入黨積極分子、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羅溪外地商會同鄉會等力量共同參與,各主體就村民小組各項治理工作開展多元民主協商,從干部唱“獨角戲”到干群跳“集體舞”,有效激活了鄉村治理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是實現鄉村善治的有效途徑。”浙江省桐鄉市高橋街道越豐村是“三治融合”治理模式的發源地,經過總結提煉后這一經驗做法向全國推廣。“一約二會三團”通過法治的約束性,將村民自治與文化自覺和道德自律相結合,有機地將自治、法治、德治三者融于一體,形成了從內及外、由下至上、多元力量共同參與的新的治理模式。

  從越豐村的實踐看,黨建引領是“三治融合”的前提,只有持續深化黨建引領,才能不斷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成治理優勢,確保“三治融合”不流于形式;尊重基層創新力創造力,是“三治融合”的關鍵,只有充分放權,才能促進群眾對“三治融合”的認同支持和主動參與;整體智治是“三治融合”的未來方向,只有借助智慧化手段賦能高質量治理,才能使“三治融合”永葆生機和活力。

  各地在實踐中努力實現自治、法治、德治三者有機結合并相互配合、相互促進、良性互動。以自治“消解矛盾”,以法治“定分止爭”,以德治“春風化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找準抓手載體,高位統籌凝聚“工作合力”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鄉村治理是系統工程,涉及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等方方面面。五年來,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積極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會同相關部門抓好鄉村治理各項重點工作,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協同推進,鼓勵各地把“必修課”做好、把“選修課”做精,確保規定動作不縮水、成功經驗不弱化、創新探索不拘泥。

  在工作機制上,形成了統籌推進的格局。國家層面,建立了中央農辦牽頭的全國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有10多個部門作為聯席會議制度的成員單位,一起會商形勢、謀劃政策、推進落實,形成了協同配合、合力推進的良好機制。同時,20多個省份也建立了相應的部門聯動工作機制??梢哉f,從國家層面到各級黨委政府層面,都形成了多部門協調推進工作的格局。

  一手抓統籌協調的同時,另一個抓手——示范創建和典型推介也在緊鑼密鼓開展中。各地歷史文化、經濟發展、風俗習慣等存在差異,不能一個模式用到底。2019年,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牽頭,會同中組部、中宣部、民政部、司法部在全國確定了115個縣(市、區)開展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試點的內容主要包括探索黨組織領導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路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機制,鄉村治理與經濟社會協同發展的機制,鄉村治理的組織體系,完善基層治理方式,村級權力監督機制,創新村民議事協商形式,現代鄉村治理手段等八個方面的內容。2019年和2021年,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又會同相關部門開展了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創建,發布了第一批99個鄉鎮、998個村和第二批100個鄉鎮、994個村示范村鎮名單。自試點工作推進以來,各地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模式,發揮出了“試驗田”的作用。

  一花引得百花香。無數的實踐證明,用典型案例引路,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為此,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把總結推廣鄉村治理典型案例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方法,擺到了重要的議程。自2019年起,連續四年推介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

  深入研究各地的典型案例,可以發現其中的內在邏輯和科學方法,進而形成經驗共識,為各地因地制宜探索鄉村治理方法、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鑒,有效紓解鄉村治理中的難點和堵點。各地在吸收借鑒典型經驗的基礎上,開拓創新,讓更多更好的經驗在廣袤大地上落地生根,無疑有助于推動鄉村治理各項任務在基層落實落地。

  致力創新探索,善治實踐帶來“幸福收獲”

  鄉村治理工作,是一門學問。抓的是軟件,務的是實功,要想取得明顯成效,必須“虛事”實做、軟件硬抓,讓這些工作看得見摸得著,農民有真切感受和收獲。積分制、清單制、網格化、數字化……這些年來,全國各地在統籌推進引領下、典型示范帶動下,涌現出一大批鄉村治理創新實踐,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4年,浙江省寧??h印發“村級小微權力清單36條”,在全國首創推行村級權力清單制度,規范權力運行。從村級重大事項決策、村務公開,再到日常事務管理,都可以在這本冊子上找到細致明確的規范流程。有了這份清單,意味著基層工作權責更加明確,基層干部可以更加聚焦鄉村發展、村居事務。而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推行的村級減負清單、責任清單、監督清單、服務清單,從源頭擠出超出職責范疇的任務“水分”,切實減輕工作負擔,促進村級減負增效,基層治理壓力得到有效釋放。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實行“積孝、積善、積信、積勤、積儉、積美、積學”等“七積”的道德積分銀行。道德積分銀行參照商業銀行的操作模式,積分存儲在電子儲蓄卡中。村民可用積分兌換米、油、洗發水等物資,只需輕輕一刷,就能實時了解積分兌換情況。道德積分銀行實現了引導群眾崇德向善的目標。

  湖南省津市市創新“紅色存折”“綠色存折”“愛心存折”三種制度,以積分激勵黨員主動作為,鼓勵群眾參與環境整治、開展志愿服務;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建立權力、責任、負面三個清單,讓基層用權有了“固定路線”,實現干部服務“看圖做事”、群眾辦事“按圖索驥”;天津市北辰區通過制度創新、賦權減負、模式打造、云端創新、全科深化,走出了全域網格“五步訣”……

  如今,在很多鄉村,村務微信群成了宣傳政策的“明白群”、服務群眾的“好幫手”,政務服務“網上辦”“快捷辦”,鄉親們日常辦事不出村……數字化賦能,為提升鄉村治理能力提供了科技支撐,鄉村治理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

  “小村規”撬動“大治理”,“小積分”成為“大賬本”,“小清單”繪就“大藍圖”,“小數字”帶來“大便捷”,越來越多的好經驗、好做法以適宜的方式在各地生根發芽,提升了鄉村治理效能。2021年10月,農業農村部在總結地方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深入分析鄉村治理中運用積分制、清單制,以及整治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方面典型做法的規律性和著重點,歸納提煉形成“三張圖”——“在鄉村治理中運用積分一張圖”“在鄉村治理中運用清單制一張圖”“農村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整治一張圖”,供各地借鑒。這三張圖作為鄉村治理典型工作方式指南,將相對模糊籠統的鄉村治理概念和要求,轉化為目標清晰明確、運行有章可循、監督評價科學合理的工作任務,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抓手。

  深耕精神沃土,移風易俗培育“文明新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弘揚新風正氣,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匡正社會風氣、塑造鄉風文明、重視道德建設,是鄉村治理的一個重要著力點。一段時間以來,部分農村地區依然存在高價彩禮、婚喪大操大辦、人情歪風、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廣大農民群眾人人厭惡,但又難以擺脫,成為不堪重負的經濟和精神負擔。

  2019年,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的指導意見》。春風化雨,成風化人。經過兩年多的治理,各地圍繞移風易俗等問題進行積極探索,將道德文化傳承、農村文化建設、鄉風文明建設融入鄉村治理實踐,增強村民對村莊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一個個和諧文明的鄉村遍地開花。

  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出臺了紅白喜事指導標準,由村委會或村民紅白理事會參照指導標準,制定本村細則,明確待客范圍、禮金數量、席面規模、辦理天數、儀式程序等具體標準。肥鄉區還出臺了相關規定,對于帶頭移風易俗好家庭,明確了享受免費體檢、生育住院費用減免、創業貸款等6項優惠政策。對于違反規定的,明確了不能評為星級文明戶、電視臺曝光等5項約束性措施。這樣標準清晰、有獎有罰,花小錢辦大事,增強了村規民約的導向性、約束性。

  安徽省當涂縣通過出臺制度、網格化包戶、多渠道宣傳、設“紅黑榜”等形式推動工作,以限場次、限禮金、限規模,減輕人情負擔,從“陣地、場地、隊伍”入手,深化文明實踐、移風易俗、志愿服務平臺建設,強化監督約束、正向激勵、常態長效機制。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另辟蹊徑,堅持以法治社會建設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每年清明等傳統節日前夕,組織普法志愿者宣講消防法、森林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倡導文明祭祀。推行“1+4”(農牧+水政+林草+國土+民政)大農牧綜合行政執法模式,下沉基層,確保偷牧超牧、偷挖盜采、亂埋亂葬、抓蝎子摟發菜等問題“有人抓、有人管、管到底、管到位”,有效遏制涉嫌違法違規的陳規陋習。

  近日,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專項治理工作自2022年8月啟動,2023年12月基本結束,給農村移風易俗工作制定了明確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實踐已然證明,鄉村治理抓與不抓不一樣、大抓和小抓不一樣、虛喊跟實干更是大不一樣。隨著鄉村治理工作不斷深入推進,各地重點圍繞共性問題以及難點、痛點、堵點問題,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農村風尚正在由“舊”到“新”,實現從落后守舊、鄉風不興向感恩自強、文明和諧的轉變。

  回顧以往,鄉村善治高歌奮進;展望未來,鄉村治理任重道遠。只要不斷完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確保各項任務落實落地,鄉村善治之路就一定會越走越寬廣。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