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創新交易服務模式 高效盤活鄉村資源
時間:2023-04-13 22:08:46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 字號:【

  成都農交所德陽所(簡稱“德陽農交所”)于2017年12月12日掛牌成立,是由四川成都和德陽兩地人民政府采取“合資共建”模式設立的市級農村產權交易機構,也是德陽地區統籌城鄉改革、農村金融及“三農”招商引資綜合性服務平臺。

  成立近5年來,德陽農交所在德陽構建市、縣、鄉、村四級農村產權交易體系,設立了6個縣(市、區)農村產權交易服務中心、79個鎮(鄉)和900多個村服務站(點),開展包括農村土地經營權、閑置農房使用權流轉在內的18個品種交易。截至2022年10月,德陽農交所已累計成交各類產權項目6815宗,交易金額101.33億元。

  一、主要做法

  (一)提供“一站式”服務。為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德陽農交所探索設置農村產權代辦窗口,代農業農村、自然資源、水務、住建、科知等部門初核接件,為交易主體提供代辦服務。同時與公證、仲裁、金融、保險、擔保等機構開展深度合作,產權交易、金融服務、電商服務、不動產登記等業務領域全部覆蓋,搭建起了農村產權交易“一站式”綜合服務站。

  (二)創建“兩大平臺”。為解決“看地難、看地貴、看地遠”等問題,德陽農交所會同科研院校等機構推出“網上實景三維流轉平臺”,用戶通過互聯網就可以全面了解土地情況,有效解決了土地流轉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以技術破解土地流轉難題。建立德陽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大數據平臺,實時展示全市農村產權交易市場交易現狀、公益類項目占比、交易規模等數據指標,并利用數據指標對農村產權交易市場體系建設、市場運營、發展趨勢等情況進行詳盡分析。各類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大數據基本形成,有利于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實時掌握了解各類農村產權的市場價格和需求情況。

  (三)創新“兩大模式”。針對農村大量農房資源閑置、缺少交易平臺、缺乏規范流轉程序等問題,德陽農交所首創律師法律審查意見書+公證書+交易鑒證書“三書”模式,通過規范農房使用權流轉程序和要件,推動閑置農房良性流轉,最大程度保障了流轉雙方的合法權益,為促進農民增收開辟出一條新路徑。針對農業企業貸款難、抵押難等問題,農交所聯合四川省農擔公司、郵儲銀行等金融機構創新研發了“政+企+銀+交+擔”綜合金融服務模式,成功將約9億元農業信貸資金投入到農業項目,惠及900多家農業實體,為德陽鄉村振興插上了金融翅膀。

  (四)引進區塊鏈技術。引進區塊鏈技術,實現農村產權交易和不動產的區塊鏈存證、溯源和流通的可能性,保證了合規性。實現農村資產的數字化,增強和拓寬農村產權的流動性和流動邊界。實現農村產權流轉的透明公開、不可篡改、智能合約和開放互信,充分釋放農村資源潛能,助力鄉村振興。

  二、取得成效

  (一)有序推進流轉,助力價值提升。通過德陽農交所平臺交易,促進了全市的農村生產要素在城鄉間自由流動,提升了農村資產資源價值,激發了農村經濟發展活力,增加了農民收入。比如實現了首例涉農涉外知識產權交易轉化,建成了瑞士第一家羊肚菌超凈實驗室和四川首個羊肚菌海外培育基地,讓德陽羊肚菌走出了國門。綿竹市九龍鎮白玉村村辦企業竹宣酒廠,停產近5年后,通過農交所平臺征集到新的合作經營受讓人,盤活了集體資產。中江縣石泉鄉林家溝村“五愛水庫”養殖水面經營權通過農交所進行公開掛牌流轉,以每年8000元的價格成交,租期五年,租金一次性支付,較上輪承包期每年650元的租金有了大幅提升。什邡市紅白鎮五桂坪村1~4組林木采伐權在什邡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經過13輪的激烈競爭,最終以總價94.14萬元成交。

  (二)高效盤活資源,壯大集體經濟。德陽農交所依托完善的交易鑒證數據儲備和客戶資源,有效達到農村資源要素價值充分釋放的目的,大幅提升資產資源流轉交易市場價格。比如德陽市旌陽區新中鎮龍居村的養殖水面公開流轉,起拍價格為1200元/30畝·年,經過20輪激烈報價,最終以15000元/30畝·年的價格成交。羅江區鄢家鎮星光村流轉土地共計812畝,分為三個區塊,實現平均溢價率40%,累計為當地老百姓實現增收175萬元,為村集體增收土地管理費21.92萬元。截至2022年10月,德陽農交所已完成集體資產交易業務754宗,交易金額2.4億元。全市集體資產處置實現最高溢價率1150%,平均溢價率71.38%。

  (三)創新“三書模式”,盤活閑置農房。2018年8月22日,什邡市馬井鎮同心村采用“三書模式”完成了一宗閑置農房使用權流轉。目前, “三書模式”已拓展應用于征地安置房的合同權利轉讓、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大型涉農項目、大宗土地經營權流轉、集體資產處置等多個產權交易中。截至2022年10月,通過“三書模式”開展閑置農房使用權流轉449宗,成交金額6252.45萬元,安置房和商品房合同權利轉讓、資產處置等共計完成90宗,成交金額3262萬元。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德陽市農業農村局供稿)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