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津市以農村集體承包地確權登記、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為開端,以土地經營權放活為突破,成立天津農村產權交易所,推動農村集體資源資產進場公開交易,引導社會資本進入農業農村,實現農村集體資產盤活、保值、增值。截至2021年上半年,累計實現農村產權交易金額123.93億元,為村集體和農戶增收6.1億元,惠及農戶15.67萬戶。
主要做法
探索跨區域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首先,天津農交所廣泛開展對外合作,牽頭成立了“京津冀聯合市場”“一市三省(天津、黑龍江、吉林、遼寧)聯合市場”,聯合發布1044個項目,初步實現項目多地掛牌、資源共享。第二,多渠道拓展投資人,定期開展項目推介,平臺累計聚集投資人約1.25萬人,覆蓋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外省市投資人投資規模達35.67億元。第三,積極對外輸出“天津經驗”,總結梳理天津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經驗,向新疆沙灣、青海黃南、山東東營、遼寧沈陽和甘肅等地輸出,推動當地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
推出全要素農村產權交易產品體系。天津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形成涵蓋權益流轉、招標采購、登記托管3大類,覆蓋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權、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集體資源性資產使用權、集體經營性資產使用權、林權、農業生產設施設備使用權、小型水利設施使用權、閑置農房(宅基地)使用權、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集體企業股權、涉農知識產權、涉農項目招標和采購等12小類產品的農村產權交易產品體系。
構建“市—區—鎮—村”四級市場服務體系。依托各涉農區、鎮街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部門、村“兩委”,分別建立區分市場、鎮街工作站和村級服務點,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建成“市—區—鎮—村”四級市場服務體系,把市場建在農民家門口,打通“最后一公里”。依托交易系統實現四級市場體系協同管理,優化交易流程,提升交易效率,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農民少跑腿”。2018年12月,該市場體系入選國家發改委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創新成果。
上線全流程電子信息交易系統。根據市場架構和交易品種,在全國率先研發農村產權交易信息管理系統。設置“日清日結”辦事時限,上線保證金線上結算產品“農易寶”和合同網簽備案系統,全面推進農村產權“一站式、全流程、電子化”交易,優化營商環境、簡化交易流程、提高交易效率,實現交易全流程公開、規范、留痕管理。其中,2021年7月,陽光招采平臺入選國家發改委招標投標領域創新成果。
搭建綜合配套大數據交易服務體系。天津農交所定期發布《天津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大數據報告》,向社會公布總體交易情況、各產品交易情況、各區域交易情況、交易結構、流轉方向等信息,發布交易價格指數,為交易雙方提供綜合數據服務,并將交易信息獨立上區塊鏈賦值,為建立農村信用評價體系奠定基礎。
實現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權托管交易。天津農交所研發上線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權托管交易信息系統,功能涵蓋農村產改公告、登記托管公告、股權變動信息、成交公示查詢、股權賬戶管理、村集體掛牌展示以及數據匯總分析等,為股權托管、股權變更、股權查詢、股權分紅、股權質押提供綜合配套服務。通過對全市2336個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權進行集中統一托管,股權管理更規范了,交易風險降低了,集體經濟組織治理水平提高了。
經驗成效
規范土地流轉,促進適度規模經營,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通過公開掛牌交易,既讓想種地、會種地的人通過規范的方式獲得土地經營權,又可以通過網簽備案、系統管理的方式,從制度上完善土地流轉的流程管理,確保土地不變性、不撂荒。以天津市寶坻區黃莊鎮北里自沽村土地流轉為例,2020年年初,該村7178.48畝土地經營權在天津農交所成功流轉,受讓方為天津農墾小站稻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租金價格為1000元/畝/年,租期2年,種植天津著名地理標志性農產品——小站稻。土地經營權面向市場公開流轉,既保障了各方權益,也為保障小站稻種植面積提供了可靠的渠道。
從競價到溢價,促進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助力實現共同富裕。通過公開掛牌交易,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功能,面向全社會吸引投資人,溢價效應明顯,促進了集體資產保值增值。以天津市西青區精武鎮潘樓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為例,2019年12月,該村長期閑置的慧杰佳園底商在農交所掛牌,掛牌價365萬元/年,經過40多分鐘、58輪次的網絡競價,最終以955萬元/年的價格成交,合同金額超過1.4億元,溢價率達161.64%,當年為每位社員增收約1萬元,得到了村民們的高度認可和贊許。
預防基層腐敗,提升農村基層治理水平,夯實黨在基層執政根基。通過公開掛牌交易,充分保障了農民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收益分配權;通過統一土地經營權流轉樣本合同和農戶書面委托書,推動產權規范流轉;通過產權流轉交易合同網簽備案,保障流轉雙方的合法權益。以天津市寶坻區八門城鎮魯家鋪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為例,2021年2月,該村59戶村民委托村集體將997.02畝土地統一對外流轉,經過“四議兩公開”民主決策程序,并由鎮、區兩級審核備案后進入農交所平臺公開發布,該項目以公開競價的方式確定了受讓方,簽署了全市統一的《天津市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并在交易系統完成網簽備案,有力防范和杜絕了基層微腐敗,真正做到“政府放心,百姓安心”。
聚焦全產業鏈,打造要素循環通道,服務雙循環新格局。通過公開掛牌交易,有效規范機制流程,吸引更多交易主體及交易產品進入平臺,開展農業訂單和大宗農產品采購,延伸農村產權交易服務鏈條,暢通產業循環。2021年12月10日,天津市寶坻京東糧油儲運貿易有限公司通過農交所進行大宗農產品采購工作,共計采購2021年國產粳米1175噸,交易通過公開競價方式進行,掛牌采購價為3900元/噸,項目成交總金額458.25萬元。通過提供大宗農產品采購服務,促進了交易主體緊密關聯、有效銜接、協同發展,達到了“強鏈、補鏈”效果。
(作者單位: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天津農村產權交易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