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堅持五項原則 扎實推進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
時間:2023-04-13 22:00:05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 字號:【

  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高度重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堅持“五項原則”促宅改、“三級書記”抓落實,探索多種制度創新模式,取得了積極的改革實踐成效。

  一、堅持穩慎推進,確定“三步走”工作安排

  第一步,先行先試。選取黨建引領突出、自然稟賦優越、村民參與意愿強烈的3個村為先行試點村,探索建立村級制度體系,細化村級宅改工作清單,積累工作經驗。目前,鐵山街道對莊溝村等3個先行試點村已完成所有權頒證,建立宅改理事會,健全宅基地管理、流轉、審批等制度,梳理一戶多宅、超權證占用、非成員使用、私下流轉等各類問題臺賬,并逐步推動落實解決。

  第二步,提質擴面。以“五探索、兩健全、兩完善”為統領,在總結3個先行試點村工作成果與經驗的基礎上,再選取8個試點村開展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做到邊探索、邊完善、邊總結、邊提升。目前,各試點村制定各類村級規章制度共計64項。

  第三步,全面試點。從2022年開始,在全區全面推動實施宅基地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可復制、能推廣的改革經驗和實踐成果,以宅基地制度改革助推鄉村振興。

  二、堅持“三權分置”,制定“區、街、村”三級改革體系

  一是“三級書記”抓宅改。成立區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組建區、街、村三級改革工作專班。將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列入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任務進行調度,并納入年度績效考核。組織區、街、村三級宅基地改革培訓,確保改革精神深入基層,改革步調統一有力。

  二是建立區級宅改核心制度體系。印發《旅順口區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旅順口區落實農村宅基地集體所有權指導意見(試行)》等9項文件,制定《旅順口區宅基地改革及歷史遺留問題土地管理辦法》《旅順口區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實施辦法》《旅順口區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繼承管理辦法》《旅順口區落實村莊規劃編制工作促進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等4項制度,把好宅基地制度改革“方向盤”。

  三是建立三級宅改工作操作規范。圍繞鄉村規劃、宅改風險評估、村民理事會搭建運作、農村宅基地綜合整治、土地有關問題的解決等方面建立配套制度,做好三級宅改工作推演,確保制度可操作。制定合同模板2類、各級報表7張、審批流程圖7件。

  三、堅持尊重農民意愿,創設以農民為主體的工作機制

  一是“走出去”激發農民意愿。組織試點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和村民小組組長到宅改先進地區進行考察,進一步拓思路、轉觀念,切實感受宅基地制度改革成果。

  二是“編規劃”繪制農村藍圖。將全區69個行政村按照國土空間規劃分為城郊融合型、集聚提升型、特色保護型、保留整治型四類,為每個行政村編制實用性村莊規劃,讓村民看到村莊發展的前景和空間。目前,已有14個村完成鄉村規劃編制工作。

  三是“建組織”明確宅改主體。堅持黨政主導、村民主體,在試點村成立村民理事會,理事會成員由黨員、村民代表、婦女代表等組成。同時,將宅改相關規定寫入村規民約,保證村民在資金使用上有知情權、村莊規劃上有話語權、村莊建設上有表決權,項目招標上有監督權,增強村民參與感。

  四、堅持問題導向,補齊宅基地基礎工作短板

  一是宅基地管理數字化。開展宅基地基礎信息調查工作,解決宅基地情況不清、底數不明問題。建設區級農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統,對不動產登記審批信息系統中涉宅基地功能進行增補和更新。目前,已完成21個村的宅基地基礎數據調查,累計查清核實農村宅基地10258宗、面積3591畝。

  二是宅基地布局標準化。針對宅基地規劃無序、分布零散、空心閑置率較高、農房布局散、居住環境不佳等問題,合理確定宅基地規模和布局,預留適度建房空間,鼓勵農民采用大連市《農村居民房屋建設標準圖集》。制定《旅順口區農村宅基地審批和規劃建房許可管理工作指導意見(試行)》,限定宅基地占地不超過200平方米,住宅建筑基底不超過占地面積的70%。

  三是宅基地流轉規范化。針對農房私下交易問題,制定《旅順口區農村住房及宅基地流轉管理暫行辦法(試行)》,限定宅基地使用權流轉范圍、期限、用途,探索通過合作、出租等方式流轉宅基地。宅基地增值收益金收費標準由村民理事會議定或采取區片地價的1%,由村民繳納。居間服務費、鑒證服務費等綜合服務費用標準由村民理事會議定,由合作建房人或承租人繳納。

  五、堅持統籌協調,探索“宅基地+”的發展模式

  一是與產業發展相結合。以宅改為抓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盤活閑置宅基地,推動鄉村產業發展。鐵山街道對莊溝村將村內4宗閑置宅基地出租給第三方建設民宿,租期15年,農戶每年增收2萬元,村集體每年每戶收取相關服務費1000元。下一步,將重點探索“宅改+文旅+研學+鄉村振興學院”“宅改綜合整治+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等模式,實現閑置宅基地有效利用。

  二是與人居環境整治相結合。按照村莊規劃和建房圖集要求,引導村民統一風貌、統一規劃建設農房,形成整齊劃一的建筑格局。有效利用宅改資金,實現垃圾及時清運,公共區域打造生態小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嘗試開展村級美麗庭院評比,設置獎項及獎勵機制,發揮環境整治宣傳帶動作用。

  三是與鄉村建設相結合。多方爭取國家、省、市各級涉農政策資金,圍繞美麗鄉村建設、農村道路維修、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方面,對積極參加宅改的試點村給予涉農政策支持和傾斜,實現宅基地制度改革與鄉村振興的有機結合。

  (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農業農村局供稿)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