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整合零散地 建起大果園
時間:2022-03-02 19:32:10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李俊平 字號:【

  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漢山街道漢山村背倚大漢山,全村總面積12.6平方公里,有農戶484戶,1739人。近年來,漢山村抓住大漢山開發機遇,結合自身條件,確定發展果業這個方向,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牽頭,采取“三統一”模式,集中可流轉土地,整合林地及荒坡地,建成果園3000余畝,形成了“四季有花、三季有果”的特色農業產業園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得到有力提高。

  土地流轉“三統一”

  統一組織。由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統一流轉土地并整體對外流轉經營權。漢山村遵循“依法、自愿、有償”的流轉原則,采取院壩會、小組會和成員代表大會等多種形式向各戶講解相關政策,分析利弊,達成了由村集體統一管理土地流轉事宜的共識。在流轉過程中,由村集體先與有流轉意向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現場指界,劃定流轉范圍,再由村集體與區域內農戶逐戶簽訂流轉協議,待全面完成后統一交付經營主體使用。針對個別不愿意流轉土地的農戶,在取得農戶同意的基礎上,采取多種方式調換,將農戶承包地調出規劃區。目前漢山村流轉土地連片面積均大于40畝,確保了流轉土地經營規模化,為發展產業提供了便利。

  統一標準。一個雙方認可的土地流轉標準是共同發展的基礎。漢山村在充分征求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意見的基礎上,結合產業發展特點,多方比較,最終確定與各受讓經營主體簽訂條件一致的流轉協議,不厚此薄彼,不因人而異。目前漢山村土地流轉價格均為每年520元/畝,并約定每5年提高5%,使經營主體和農戶都有本明白賬。規范的土地流轉,得到經營主體的高度認可。

  統一兌付。為當好流轉雙方的服務員,有效減少矛盾糾紛,漢山村在流轉費用收取和兌付上采取統一兌付方式,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約定時間及標準向經營主體統一收取流轉費用,并根據面積測算結果用一卡通直接向各個農戶發放。村集體統一兌付,簡化了領款流程,打消了流出土地農戶疑慮,減少了因兌付不及時等原因引發的糾紛。

  土地流轉“三必須”

  土地流轉必須關注農戶利益。漢山村充分尊重群眾意見,不搞強制推進,對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疏導政策,最終實現了共同發展。在流轉合同簽訂和流轉費用兌付過程中,充分聽取群眾和經營主體的意見,架好經營主體和群眾溝通的橋梁,積極發揮作用,有力保障了群眾權益,得到了群眾對土地流轉工作的一致支持。

  土地流轉必須找準經營項目。土地流轉要謹防協議不能按期接續,影響農戶收入,降低農戶參與積極性。但農業項目客觀上存在投資大、風險多、見效慢的特點。為最大程度保證土地流轉的可持續性,漢山村在項目選擇上嚴格依照全區統一規劃,結合村情民意,堅持走果業發展的道路,以規模化、品質化、特色化取勝,不隨意變更規劃,不盲目擴大計劃,用三年時間建成獼猴桃園、櫻桃園等3000多畝優質果園,在農業規模化生產的同時還促進了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使經營主體獲利在先,集體利益和農戶利益同時得到保障,土地流轉也得以有效延續。

  土地流轉必須加強風險防范。土地流轉合同簽訂后,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村民利益的代理人,要高度關注經營主體的經營狀況。一方面要適當幫助經營主體規避農業經營風險,做好服務工作,盡最大努力協助經營主體。另一方面要在合同中約定好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村集體經濟組織要主動作為,充分保障流轉土地農戶及相關利益人的權益,確保土地流轉持續健康發展。

  流轉成效

  經濟效益得到了“三提高”。一是實現了農戶收入提高。除每年流轉費用及時足額向流轉土地的農戶兌付外,農戶還可在園區務工。據統計,近三年來,園區已解決200多人就業,人均年務工收入可達8000元。同時,作為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農戶還可享受財政投資項目有關收益分配。二是實現了集體收入提高。隨著產業園區不斷壯大,經濟效益不斷提升,村集體獲取的收益分成中集體留存部分也逐年上漲,與此同時,年集體土地出租收益也達到3萬元左右。近三年來,漢山村集體收益實現從無到有,現已達到30萬元。三是實現了經營主體收入提高。為保證經營主體經營穩定性,漢山村除統一組織流轉土地外,還在流轉費收取方面作出規范。村集體通過聽取意見、認真調研,依照項目投資實際和相關規定,在明確財政投資所有權歸村集體及發生違約時資產處置權利后,將土地租賃費用繳納方式調整為一年一交,極大減輕了經營主體負擔,使其運營更高效,效益更明顯,從而實現了群眾利益和經營主體利益的有效平衡。

  社會效益實現了“三轉變”。一是村民觀念得到轉變。村民“抱著土疙瘩不敢放”的思想逐步改變。在流轉土地后農戶收益大幅提高的成功事例引導下,不愿流轉、不敢流轉的現象逐漸減少,“加入大集體有更好收益”成為普遍共識,村民也更關心支持集體事業。二是村容村貌得到改變。村集體收入不斷增加,村集體經濟組織服務群眾的作用逐漸凸顯,村容村貌也隨之得到明顯改善。村域內垃圾箱有了,垃圾少了;廣告牌有了,野廣告少了;溝渠通了,污水橫流少了;果樹開花了,雜草少了;自然風光美了,農家樂興起了。三是鄉風民風得到改善。漢山村通過“以點帶面,各個擊破”的方式,將全村化分為黃家大院、李家大院等11個院落,采取院落自治、庭院問政方式,把矛盾糾紛化解在鄰里間,把意見分歧消彌于溝通中,形成了集體千方百計謀劃群眾增收、百姓齊心合力助推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漢山村村民新風貌得以展現。

  (作者單位:陜西省漢中市南鄭區農經站)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