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蘇省泗洪縣全面推進“三生”公共空間融合治理,通過將村民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保護行為量化計分,推廣實行“行動換積分、積分換實物”的辦法,引導村民主動維護門前院內和社區公共環境衛生,自覺遵守村規民約,積極參與村(社區)管理,助推了美麗鄉村建設、和諧社會構建,推動了基層社會治理方式創新與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
完善積分體系,量化積分內容
泗洪縣制定《“三生”融合治理積分細則參考表》,采用基礎積分、民主積分和貢獻積分形式,將村民在日常生活和參與村務管理活動的行為以及受到的各級表彰獎勵和重大立功表現等列入貢獻積分項目。建立物質獎勵機制,村民用積分兌換日用品,極大地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
明確積分對象。參與積分制管理的對象以戶為單位分為兩類:本村村民是自然的積分主體,將每戶家庭成員所得積分計入該戶積分卡;對非本村戶籍常住村民,需經村民代表會議通過后,發放積分卡,納入積分制管理,享受積分激勵待遇。
制定積分標準。以戶為單位建立《幸福積分檔案》,將每戶積分分為基礎積分、民主評議積分、貢獻積分三類?;A積分主要反映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共性表現和基本要求,包括公德美德、遵紀守法、移風易俗、環境衛生、公益事業、學習培訓、黨支部工作7個方面,共20項細化內容。民主評議積分主要反映村民在村務管理中的行為表現,包括對村級事務的參與度、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及群眾認可度等內容。貢獻積分主要包括表彰獎勵、先進事跡、立功表現3部分內容。同時,還設定了道德失范、鄰里糾紛、鬧訪纏訪、子女輟學、參與賭博、亂搭亂建、違法失信7項扣分項。
細化積分規則。由鄉鎮指導村級結合實際制定積分具體標準,分值1?100分不等。例如,到農家書屋閱讀并撰寫心得體會的,每次獎勵1分;院內、室內干凈整潔的,每次獎勵2分;每季度開展1次承包“幸福小菜園”種植評比,被評為良好的,獎勵4分;被鄉鎮(街道)級以上媒體報道或被評為先進典型的,每次獎勵6分;每參加1次志愿者活動獎勵10分;家庭每培養一名本科以上大學生的,一次性獎勵100分。民主評議積分由各村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掌控,設定最高分值。歸仁鎮墎倫村根據實施情況,分值1?20分不等。有針對性地設定扣分分值。如,對參與賭博被公安機關查處的,一次扣2分;焚燒垃圾、秸稈,被查實的,扣3分。各鄉鎮(街道)、村(社區)可根據年度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增減積分項,確立記分標準,建立動態管理、可操作性強的積分體系。
規范積分管理,健全監督機制
明確管理主體。鄉鎮(街道)是監督主體,村(社區)“兩委”為管理主體。由村黨支部牽頭組建成立積分考評工作小組,小組成員包含村“兩委”干部、老黨員、鄉賢、退休干部及村民代表等,建立健全日常運行管理機制,強化宣傳引導,引領鄉風文明,營造家喻戶曉、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提升基層黨組織為民服務能力,解決好“誰來打分”的問題。
創設民主評定程序。村民代表會議選定3~5人組成本村積分評議小組。積分評議小組定期逐戶開展檢查評比,確定每戶積分,并根據小組成員平時觀察、群眾反映、個人申報等評定積分,做到評分公平公正。村“兩委”定期通過民主議事會議、公示欄、微信群、“E陽光”平臺等途徑公示積分情況。對公示結果有異議的,經村委會調查核實后,作出相應處理;對公示結果無異議的,納入積分管理臺賬,核發當月積分卡,力爭做到每戶積分準確無誤。
強化運行監督。由村“兩委”班子成員和駐村工作隊成員負責本村積分評議管理工作,嚴格落實申報、審核、評議、公示等環節,確保公平公正。從村“兩委”成員中選出3~5人組成監督管理小組,負責對評分小組的公平性進行監督。遇村(社區)解決不了的重大問題,提請鄉鎮(街道)裁定。村民可隨時隨地反映情況,提供相關依據。
落實積分兌換,建立長效機制
實行積分制的關鍵是制定切合村民生活實際的積分兌換辦法,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激勵機制,真正激勵群眾自覺參與,讓村民實實在在地感到變化。
以貼近生活為目標,增強群眾滿意度。將庭院美化、鄰里和諧、紅白事簡辦、參與志愿服務、勞動技能培訓等事項均納入積分管理,實現簡單的行為就能換取積分,激發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積分兌換的物品多為村民生產生活必需品或兒童學習用品,如垃圾袋、洗發水、肥皂、抽紙、米面糧油、電風扇、洗衣機、筆、圖書、玩具等,增加了群眾參與度、滿意度和幸福感。目前,泗洪縣共20個村1.8萬農戶參與積分兌換活動,累計兌換獎品1200余次,價值約3萬元。
以群眾參與為重點,形成長效機制。由村組干部、黨群代表、志愿者成立積分管理委員會,按照“一日一記錄、一周一評分、一月一公開、一季一獎勵、一年一結轉”的工作模式,鼓勵群眾對照細則主動參與、及時申報,經審核認定后予以積分,積分結果在村部公示大屏當天滾動公示,激勵群眾由“要我參與”向“我要參與”轉變。
以正向激勵原則,注重積分運用。試點村按照“立足需要、量力而行、功酬相當”的原則,以精神激勵為主、物質激勵為輔,積分結果與評先選優等掛鉤,積分實行累積使用,獎勵之后不清零、不作廢,終身有效,增強積分的含金量和吸引力,切實讓德者有得。
以村規民約為基礎,完善積分內容。試點村通過廣泛征求群眾建議和意見,制定村規民約20條,編成童謠、快板,并配以漫畫,在全村范圍內宣傳,讓村規民約內入人心、外化為行。再以此為藍本完善積分管理細則,引導群眾參與,同時在積分兌換實物的基礎上提升村民福利待遇,如村民年度積分超過100分時,可免費享受體檢、理發、洗澡等服務,進一步提升村民榮譽感。
(作者單位:江蘇省泗洪縣委農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