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改革“四步走”激發振興“動力源”
時間:2022-07-11 21:04:33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李文杰 字號:【

  2020年以來,內蒙古巴林左旗扎實推進農村牧區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各項任務,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截至目前,全旗166個行政村、1496個村民小組基本完成改革試點任務,理清了資產,確定了股民,普惠了紅利。

  第一步,摸清“家底”、建實改革“賬本”——下好鄉村振興的“先手棋”

  在嘎查村(嘎查:蒙古語“行政村”之意)一級,到底有多少資產,這些資產歸屬誰?在很多地方,不敢說是一筆“糊涂賬”,至少是“模糊賬”。

  “嘎查村集體資產包括土地、草場、林地、牲畜、廠房等等,這里面有舊賬也有新賬,還有死賬壞賬,大部分嘎查村干部都云里霧里,以往只有干了幾十年的嘎查村會計心里才有一本賬。”巴林左旗查干哈達蘇木黨委副書記呼斯楞說。

  正因如此,巴林左旗高度重視清產核資工作,在嘎查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進程中,摸索出了“五個一”清產核資的“試點經驗”。

  “一建”:由旗農牧局經管站派出財務專業干部,蘇木(鄉鎮)派出財務指導員、聘請社會財會行業能手,組建一支專業化清產核資工作指導隊,全程參與試點嘎查村清產核資工作。

  “一清”:即對全旗各嘎查村組集體各類資產進行全面清理核實,對實物資產進行實地盤查,保證賬賬、賬證、賬實相符。

  “一查”:即由嘎查村組對權屬矛盾糾紛、歷史遺留問題和集體經濟合同,采取“以賬找物、以物對賬、賬物相符”的方法進行核查,在“賬據、賬款、賬物、賬證、賬實”五相符的基礎上,由蘇木產權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各嘎查村組的清查統計情況進行審查,確保資產核查真實、質量過硬。

  “一公示”:即把首次嘎查村集體資產盤點、二次資產估價與價值重估后的結果向農牧民公示,接受群眾監督,確保清查結果準確無誤。

  “一合同”:針對嘎查村普遍存在的“無效合同”“永久合同”“口頭合同”等現象,開展不規范合同清理整治。通過清理不良資產、化解債權債務、收回集體權屬、嚴格驗收批復等措施,全面解決嘎查村“三資”管理亂象,做到登記精確、分類精確、清理精確。

  通過對166個嘎查村1496個村民小組開展資產核查工作,理清嘎查村集體資產權屬關系,明細資產管理臺賬,實現從“混著過”到“明算賬”。全旗共核實清理集體土地1080.5萬畝、集體資產5.41億元、集體經營性資產1.51億元,并于2021年10月份完成“三資”錄入工作。

  第二步,把準方向,認定股民“身份”——確立鄉村振興的“基本面”

  家底摸清了,誰有資格享有?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成了嘎查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關鍵一環,也是點睛一筆。

  “我們主要把握了‘一條時間線’和‘一個不變’,實踐證明,操作起來非常實用,我們僅僅用了一周左右就完成了成員認定。”加拉嘎鄉小營子村黨支部書記錢學忠說。

  錢學忠所說的“一條時間線”和“一個不變”,就是巴林左旗在此次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工作中,探索出的又一試點經驗——用好“兩把尺”,切實做到兩頭不能空,兩頭不能占。

  第一把尺:以花加拉嘎鄉小營子村為例,將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動員會的時間作為一條基準線。該村在人員身份確定上規定,以2020年6月30日零點為界線,戶籍落戶時間在該時間線之前的,有權利參與成員身份界定;如在時間線后通過遷入等其他形式加入本地戶籍的,則不予身份認定。

  具體實踐中,小營子村分別對父母雙方或一方(女方招婿、男方婚娶)戶籍在本村的、在登記基準日確定時間前出生的子女等情況,列出9種情形確定具有本嘎查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對戶籍遷出本村的正在服役的義務兵、大學生以及正在勞教服刑的人員等,列出3種情形保留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對已享受國有企業及國有控股企業、事業單位社會養老保險等待遇的人員,列出9種情形確定不具有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

  第二把尺:堅持一個“不變”,即每家每戶增人不增“股”,減人不減“股”。如此一來,今后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不再受家庭成員戶籍、人口變化而變化。

  在具體改革過程中,巴林左旗還以村為單位制定成員身份確認的具體程序、標準和管理辦法,經蘇木(鄉鎮)審核,由嘎查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民主討論通過后施行。嘎查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辦法和確認結果都要進行張榜公示,并在蘇木(鄉鎮)登記備案,既得到多數人認可,又防止多數人侵犯少數人權益。

  第三步,量化設置,分好股金——釋放鄉村振興的“制度紅利”

  實實在在增加農牧民收入,讓農牧民分享改革成果才是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確保農牧民增收致富一個都不能少。

  對此,巴林左旗在全面清產核資和確認成員身份的基礎上,將經全體成員確認的集體經營性資產總額扣除負債后的凈資產數額,以股份的形式量化到本集體經濟組織每個成員,成員每年按股份獲得集體分紅,真正增加了農牧民的財產性收入。

  “我們家5口人,嘎查給我們一共分了30股,以后每年可以按股領取分紅。股份還能傳給后輩兒孫,這簡直就是給我們劃了一塊肥沃的草場嘛!”查干哈達蘇木阿魯召嘎查原黨支部書記滿都拉滿懷喜悅地說。

  第四步,經營權放活,分置抵押——繪就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工筆畫”

  沒有集體經濟作支撐,鄉村振興就是一句空話。新主體、新產品、新業態、新農民、新收入,這都是改革釋放權能結出的累累碩果。

  巴林左旗嘎查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后,明晰了集體資產權屬關系,將集體經營性資產以股份形式量化到集體成員,有效盤活了集體閑置資產。把過去閑置的房產設施、建設用地以及獨特的生態資源和人文歷史資源等,通過自主開發、入股經營、合資合作的方式,大力發展綠色、特色產業項目,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從而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

  阿魯召嘎查旅游資源豐富,自然風景優美,擁有遼真寂之寺、七鍋山冰臼群、蕭太后點將臺、蓮花石、天龍山、圣象山等重要歷史文化資源和獨特自然風光景點,是鄉村旅游發展典型示范嘎查。全體嘎查股民身份確認452人,每人設3股,納入資產折股量化的經營性凈資產為66萬元。

  如今,在巴林左旗,嘎查村集體資產實現了從過去農牧民群眾“看得到、算不清、管不了”到“既當家、又監管、還分紅”的轉變,村村都有“明白賬”、社社都有“身份證”、戶戶都有“致富經”、人人都有“分紅領”。嘎查村農牧民還是那些農牧民,嘎查村集體還是那個嘎查村集體,一切都沒有變,但一切好像又都變了樣。

  2021年12月開始,巴林左旗又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創新,深入推行設施農牧業確權登記頒證、抵押貸款業務和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賦予產權制度改革更加深遠的時代內涵。

  “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激活了農村沉睡的海量資源,打通了工商資本下鄉以及金融下鄉、人才下鄉的綠色通道,帶動人力財力物力以及先進技術、理念、模式等進入農業農村,從根本上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扎實的工作基礎。”查干哈達蘇木黨委書記賽音巴雅爾說。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農牧局)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