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推進大托管 種糧更穩妥
時間:2022-07-11 21:02:49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呂治春 劉紅波 張 標 沈 瀟 字號:【

  落實糧食安全的首要任務是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但因種植糧食效益偏低,目前一些農村地區出現了農民不愿種地、耕地利用率低等現象,必須通過規模經營解決農業產出效益偏低的問題,讓農業成為有錢賺、有效益的產業。

  近年來,安徽省淮南市立足當地糧食生產實際,創新推進以“兩委托、兩跟進、一托底”為特點的農業生產托管模式,被當地干部群眾稱為“大托管”。在試行過程中,“大托管”很好地化解了土地碎片化問題和農業生產難以集約化、規模化的問題,以農業專業化服務提高農業生產率,有效貫徹了“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國家戰略。

  一、“大托管”背景

  淮南市地處江淮流域,農業主導產業為一季小麥一季水稻輪茬耕作。近年受農村勞動力轉移、病蟲害頻發和農產品價格走低等因素影響,農民種植一季小麥經常每畝虧損100~200元,許多農民棄種小麥,導致了“冬閑田”大量增加。此外,一些工商資本盲目大面積流轉土地,但因技術、災害等原因,多數陷入投入高、盈利難的困境,有的甚至棄地跑路,導致當地農民對流轉大戶產生信任危機。

  為解決好土地流轉中存在的問題,切實服務好小農戶,2019年,淮南市在鳳臺縣三個村試點農業統一生產經營的“大托管”模式。所謂“大托管”,就是按照“市場思維、金融支持、產業發展、鏈條延長”的改革思路,以“兩委托、兩跟進、一托底”為特點的農業生產托管模式。“兩委托”指農民將耕地生產經營權委托給村集體,村集體再將耕地劃片托管給農業生產服務組織;“兩跟進”指由農服公司和農技部門跟進技術服務,以及由銀行等跟進融資服務;“一托底”指由保險公司做好托底工作。

  試點當年,三個試點村8000畝糯稻喜獲豐收,平均畝產量增加15%、價格提升25%、畝均效益提高18%。此后運營也表明,“大托管”有效解決了耕地“撂荒”、非農化、非糧化等問題,既維護了糧食安全,又實現了糧食增產、集體增益、農民增收。

  小農戶眾多和農地細碎化是我國的國情農情。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小農戶在磋商中常處于弱勢地位,同時整合細碎農地會產生高交易成本,因此小農戶和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之間雖需求互補,卻難達成交易。2020年淮南市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各村(居)均成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是淮南市推進“大托管”的重要一環,作為連接農民和專業化農業生產服務組織的橋梁,既能保護農民的財產權益,又能有效地降低整合農地和流轉交易成本。同時,集體經濟也借助“大托管”不斷發展壯大。

  二、“大托管”模式的效益分析

  (一)經濟效益

  一是提高了規模效益。2020年,鳳臺縣瑞耕農業種植合作社統一托管和經營新集鎮常廟村1190畝耕地,用于種植小麥,畝均產量1100斤,總銷售額131萬元,創造了當地產量歷史新高。農戶二次分紅單季每畝近130元,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單季收益近13萬元。據調研,“大托管”并田后,沿淮和淮北平原地區農田播種面積增加了5%,江淮分水嶺地區增加了8%。可見,“大托管”從四方面促進增產增收:一是“創造”新耕地,增加播種面積;二是實現輪茬耕作,提高耕地利用率;三是節約成本;四是利于先進農業技術采納。

  二是實現了多方共贏。2020年建設銀行淮南分行、壽縣農商行等四家銀行為“大托管”新增貸款2700萬元,獲得貸款的村集體和農服組織無一違約,為以后融資奠定了基礎。此外,農業主管部門還向試點村派駐農技人員,提供耕、種、管、收全程技術指導,研制推廣小麥高畦降漬生產新技術,平均每畝降低成本70元。在銷售上,落實糧食品質提升工程,大力打造糧食品牌。目前有“潘集店集貢米”“鳳臺縣馬店糯米”兩個大米地理標志產品,創建57家企業212個綠色食品大米品牌、4家企業14個綠色面粉品牌。可見,共享生產資源要素,實現優勢互補和互利互惠,也是“大托管”實現增收的原因。

  (二)社會效益

  淮南市將“大托管”作為保障糧食安全、聯農帶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在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和農民全面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取得了長期社會效益。

  一是差異化服務方式滿足了小農戶需求。首先,為愿意將土地全年委托的農戶提供“保姆式”全程托管服務。鳳臺縣楊村鎮店集村74歲的農民蘇孝田,兒子媳婦都在外地打工,依靠“大托管”,家里22畝地不僅沒有拋荒,每年還增收4萬多元。其次,為每年只想種一季水稻的農戶提供“租賃式”按季托管服務,給農戶一定保底收益,托管秋季種植至次年午收后將土地交還農戶,來年秋季再續簽協議,有效解決了農田冬季拋荒撂荒問題。最后,對不愿托管土地的農戶,提供“菜單式”機械化服務并按服務項目收取費用。因此,“大托管”兼顧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持小農生產,既增加家庭收入,也提高耕地使用率,保證了糧食生產和銷售的穩定。

  二是集體經濟通過集中采購農資、組織生產增收、二次分紅等實現增收并不斷壯大。壯大后的村集體經濟組織能為村民提供更多工作機會和福利。如鳳臺縣試點村創辦養雞場,為村民提供不出村的就業增收機會。同時,這些村辦企業使鄉村經濟重現活力,吸引青壯年人口回鄉創業。從長期看,“大托管”的聯農帶農效應為鄉村振興和新農村建設積聚了人力資本。

  (三)生態效益

  “大托管”從服務視角破解了資源環境約束與農戶行為約束,統一植保有效控制了用水量,有效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使用量,基本實現了畜禽糞便及農作物秸稈的資源化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探索了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思路。

  三、對“大托管”的一些思考

  淮南市“大托管”模式目前仍處于試行探索階段,各種問題和矛盾依然存在。比如,對于村里已流轉的土地,從制度保障的角度出發,仍需要更加靈活安排,通過村集體和流轉方協商,階段性地逐步調整地塊分布。此外,在調研中還發現,在沒有政府財政扶持的情況下,一些村集體沒有資金進行土地整治,建議可以考慮將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大托管”掛鉤,通過“大托管”高質量推進農業現代化。

  實現農業現代化,需要通過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的供給,既要保障當代人吃飯,也為子孫后代著想。淮南“大托管”圍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利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農村發展,讓農民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作者單位:安徽省農業社會化服務產業聯合會、安徽大學中國三農問題研究中心、安徽徽商集團)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