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被列為全國新一輪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整市試點單位以來,積極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實現形式,在基礎夯實、制度創新、項目推進“三向發力”,著力構建全市“六統一”制度體系,提升了宅基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方面的價值,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主要做法
建章立制實現一體推進。一是建立領導機制。市縣兩級成立改革領導小組,由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建立由黨委副書記牽頭協調、政府分管領導參與的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實地走訪調研;市人大常委會召開主任會議審議,市政協主席組織開展“請你來協商”專題活動;市領導經常性聽取試點情況匯報、開展實地督導。二是建立專班機制。從農業農村、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綜合執法等相關部門抽調人員,組建市、縣工作專班。市級專班定期向市領導報送工作進展及編印工作簡報,上報重要制度探索。三是建立督考機制。實行區、縣(市)和先行鎮工作進度半月報制度,針對重點工作開展、重要任務落實進行工作調度、實地督查。建立全市改革試點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從10個方面進行全面考評,并將試點工作列入市對區、縣(市)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和鄉村振興實績考核。
掛圖作戰夯實改革基礎。根據改革試點工作總體部署,編制基礎工作作戰圖、進度表,定期“亮曬”進展情況,督促各項工作有序推進。一是大力推進宅基地基礎信息調查。在先期試點后印發《關于全面開展農村宅基地基礎信息調查工作的通知》進行部署,已完成調查1040個村、75.85萬戶。二是有序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印發《關于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和宅基地整合的通知》,通過重新編制和評估需用相結合的方法,在132個村啟動編制“多規合一”的村莊規劃。三是創新開展宅基地基準地價體系構建。編制《紹興市區集體建設用地基準地價評估成果方案》《農房基準價格體系》,為宅基地退出、流轉提供價格參考。四是全面啟動宅基地數字化管理服務系統建設。建立農村宅基地數據庫,積極打造宅基地一件事辦理、一張圖管理、一體化決策等應用場景,已完成系統整體框架搭建,各功能模塊正在陸續開發。
以點帶面抓好實踐探索。一是以鎮村為單位開展先行先試。全市確定20個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先行鎮和12個農村閑置資源全域激活試點鎮,建立縣級領導掛聯機制,開展重點制度探索;確定14個宅基地整合試點村,在市縣共同指導下,結合村莊規劃編制抓好宅基地整合工作,探索村莊布局整體優化和閑置資源全面激活的新模式。二是以項目為抓手推進成果落地。已啟動重點改革項目36個,通過“以宅換宅”“以宅換房”“以宅換錢”“以宅換權”等模式推進宅基地退出利用;2021年引進“閑置農房激活”項目1711個,深化探索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并與農村自然生態資源、文化旅游資源聯動激活,打造“閑置農民激活2.0版”。三是以問題為導向推動確權頒證。市級已印發《關于明確農民公寓確權登記發證有關問題的通知》,擬定《農村“一戶多宅”處理意見》,全市組織開展包括農村宅基地信訪積案在內的“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各區、縣(市)從具體問題處置著手,推動確權頒證工作。
市縣統籌開展制度創新。紹興市堅持把制度創新作為本次改革試點的重中之重,市級層面致力于從制度層面探索破解農民建房空間不足、“空心村”整治、跨村建房、農民公寓發證、農房抵押貸款、農房(宅基地)轉讓等6方面難題,在農村宅基地管理的基本政策、審批程序、城鄉一體的住房產權體系、流轉交易機制、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工作管理體系等6方面基本實現統一。印發了《關于農村宅基地整合、退出和利用的指導意見》《關于宅基地農戶資格權跨村實現的實施意見(試行)》《農民住房財產權(含宅基地使用權)抵押貸款業務操作指引》等制度性文件。縣級層面在細化完善市級文件基礎上,按照“一縣一亮點”要求,因地制宜、各有側重地開展創新探索,如諸暨市在全國率先探索宅基地“三權三票”制度(即集體權票、保障權票、保留權票,分別對應宅基地集體所有權、農戶資格權、宅基地使用權)。
二、試點成效
宅基地管理基礎更加扎實。市縣兩級成立獨立的宅基地管理職能處(科)室,諸暨市成立全市第一個縣級宅基地改革平臺公司,為改革推進提供保障和支持。全市宅基地基礎信息調查、村莊規劃編制、確權登記頒證等基礎性工作有序推進。
農村住房保障進一步加強。通過統一資格權人的認定,拓展資格權權能,構建公平、多元、充分的宅基地資格權保障體系。如越城區孫端街道吳融村農民公寓項目已完成規劃,涉及退出農戶69戶,將在退出地塊建設農民公寓203套。
美麗鄉村建設路徑更加豐富。通過推進宅基地規劃和整合,創新宅基地退出方式,完善宅基地利用模式,有效破解“空心村”整治難題,推動村落保護、村莊更新,探索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可持續發展之路。
農村共同富裕推動更為有效。通過閑置宅基地及農房激活利用、農民住房財產權(含宅基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等,帶動強村富民。通過打造“閑置農房激活2.0版”,全市累計引進開發建設項目5983個,引入社會資本104.29億元,激活閑置農房20728幢、476.23萬平方米,每年分別增加村集體、農民收入3.56億元、6.78億元。上虞區嶺南鄉東澄村引入專業團隊,依托宅基地制度改革實行整村激活,打造鄉村振興先行村,2021年吸引游客70萬人次,實現經營性收入125.96萬元,同比增長118.3%。《紹興市全域推進宅基地制度改革激發強村富民新活力》獲評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最佳實踐(第一批)。
三、思考與啟示
把握好“統與分”,有利于推動整市改革制度創新。紹興市作為全國僅有的3個整市試點之一,始終牢記整市試點改革使命,堅持系統謀劃、一體推進,充分發揮市級統籌力、指導力和協調力,市域層面突出構建“六統一”制度體系,著力破解各區、縣(市)宅基地管理政策分歧多、有缺位等問題。縣域層面在全面細化落實市域各項制度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基層首創精神和縣域特色,打造14個“一縣一亮點”特色制度,促進了全市試點改革工作 “相輔相成”“百花齊放”,形成具有紹興辨識度的經驗做法。
把握好“收與放”,有利于實現整市改革穩慎推進。在嚴守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的底線基礎上,堅持穩慎推進,立足紹興整市改革,發揮經濟發達地區市場優勢,以更大范圍的流轉來釋放宅基地市場價值。如在“嚴禁城鎮居民到農村購買宅基地”的限制之下,將宅基地競爭性分配和宅基地使用權轉讓的范圍擴大到全市農戶,建設全市統一開放的宅基地數字化交易系統,構建起范圍更大、信息更全、流轉更便捷的宅基地交易市場,將對增加村集體和農戶的宅基地收益產生巨大作用。
把握好“因與果”,有利于發揮整市改革集成效應。在實施浙江省新時代鄉村集成改革的過程中,以宅基地制度改革為引領,盤活農村資源,撬動農業標準地、市場化、數字化、農村金融、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農村住房保障等多領域系統性改革,同時充分利用其他改革成果,推動宅基地制度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新成效。把宅基地制度改革與未來鄉村建設、鄉村振興先行村打造結合起來,打好以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為核心的“強村富民”鄉村集成改革組合拳,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民農村共同富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