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敦化市大蒲柴河鎮腰屯村,常住村民62戶120人,耕地面積120公頃,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剛達到5萬元,是“村小地少”的集體經濟薄弱村。今年腰屯村以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載體,以“連心、連股、連責、連利”為基點,把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發展產業,不僅發展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還帶動了農民增收,探索了一條強村富民的新路子。
嚴守“一個核心”,確保發展方向。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從兩個方面嚴守“姓黨、姓公”的核心。一是堅持依法選舉村黨支部書記擔任理事長。鼓勵村干部通過選舉入選理事會,推動黨的領導始終貫穿合作社發展的全過程。二是實行“村集體絕對控股”模式。建社初期,村集體出資5.1萬元,占比51%;村“兩委”4人出資1.9萬元,占比19%;群眾5人(包括脫貧戶1人)出資3萬元占比30%,構建了黨支部、合作社及成員之間“連心、連股、連責、連利”的運營機制。
嚴把“兩個關口”,保障發展能力。嚴把章程制定和產業選定“兩個關口”,“焊硬”合作社發展薄弱和關鍵環節。一是嚴把章程制定關口。合作社章程經黨支部、村委會擬定,鄉鎮政府組織審核把關,并召開3次成員會議討論修訂,章程在出資入股、組建機構、經營項目選定、重大經營決策、盈余分配等事項上充分體現成員意愿,并明確以上事項需經“四議兩公開”程序,再提交成員會議民主研究決定方可實施,兼顧了合作社“姓公”的屬性,也真正實現了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合作屬性。二是嚴把產業項目選定關口。初步確定兩個可行項目,一個是傳統承包紅松果林項目,另一個是發展種植“洋菇娘”項目。承包紅松果林項目投資較大、收益周期較長,而去年菇娘種植試驗田畝產3700斤左右,凈利潤在每畝7000元左右。經多次反復研討,決定流轉本村6戶村民耕地2.5公頃,先發展投資小、收益率高、當年見效且已經具備種植經驗的“洋菇娘”種植項目作為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開場白”。
聚焦 “三個措施”,實現發展成效。一是聚焦以示范帶動農民入股。針對初期農民認可度不高的情況,村黨支部確定了“一年示范引領、兩年提質擴面、三年全面推開”的工作思路,多次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宣講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意義、政策、典型案例。二是聚焦技術和社務財務民主公開。在種植技術方面,為保證項目“首戰告捷”,合作社聘請1名專業技術人員,從采購農資、育苗、定植、田間管理、采摘、銷售等環節全程參與指導。在社務財務民主公開方面,合作社理事長及理事、執行監事都是由成員按照一人一票民主方式選任;物資采購、流轉土地、菇娘采摘出售等重要事項全部民主研究決定,并形成會議記錄。合作社還協調爭取鎮政府支持,安排有企業財務管理經驗的機關干部和經管部門工作人員幫助村文書進行合作社會計核算,合作社物資采購、明細、銷售等全部進行規范核算,并進行財務公布公開,接受成員和群眾監督。三是聚焦成員盈余紅利。合作社明確本年盈余按10%提取盈余公積金后全部給予成員現金分紅。今年合作社統一種植2.5公頃菇娘現已開始采收,預計可實現分配盈余16萬元。其中,提取積累后村集體可獲得凈收益7.3萬余元,出資成員平均每人可獲得凈收益近7800元。
(作者單位:吉林省敦化市農經總站、乾安縣農經總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