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規范農村土地流轉路徑分析
時間:2023-04-11 21:11:09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張鈺娟 字號:【

  近年來,福建省寧化縣圍繞深化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的有效形式,通過引導和規范農村土地有序流轉,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現代農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但在實踐中,也發現一些問題值得重視和解決。

  一、農村土地流轉存在的問題

  (一)土地流轉機制不健全。一是供需信息不對稱。雖然寧化縣建立了縣、鄉、村三級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但其職能多限于政策解答和流轉鑒證工作,未建立統一高效的流轉服務體系,流出方和流入方之間缺乏高效的交流平臺,造成土地供需信息不對稱,土地生產要素難以合理流動。二是社會服務體系不完善。土地流轉機制較落后,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監督作用未發揮到位,且沒有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轉社會服務體系,如土地定價機制、委托代理機構、流轉履約保障等,致使流轉“流產”現象經常出現。如寧化縣谷雨農業機械服務專業合作社2020年計劃承租淮土鎮禾坑村120畝土地,因缺乏合理的定價參考,導致雙方土地租金預期差異較大,合作社最終棄租。

  (二)土地流轉程序不規范。一是土地流轉合同不規范。熟人社會的鄉情意識導致農戶對書面合同不重視,土地流轉僅憑口頭協議的現象較普遍。2021年全縣鄉鎮土地流轉中心受理的鑒證合同僅53份。即使簽訂了書面合同,也多是自行擬定的合同,未使用規范的合同文本,這些自擬合同往往不夠嚴謹和具體,存在不少法律漏洞。還有的直接由村集體與主體簽訂合同,沒有農戶書面委托,存在糾紛隱患。二是土地管理部門未參與指導。流轉雙方進行流轉時未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登記備案,常常事后涉及項目申報才想起補鑒證,流轉的隨意性、盲目性較大,為日后糾紛留下了隱患。

  (三)土地細碎化、點多面廣。因村集體經濟組織通常綜合土地質量、肥力等因素來發包土地,而經繼承、撂荒等后天因素影響,土地越發細碎化。寧化縣戶均耕地面積7.34畝,戶均地塊數5.43個,耕地細碎化、經營小戶化等問題也加大了土地流轉的成本和難度。以石壁鎮元紅家庭農場為例,承租了石壁鎮禾口村渡橋外、增坊段等地段253.5畝土地用于糧食種植,涉及農戶達65戶,戶均流轉面積僅3.9畝,造成土地集中連片、土地整理的成本上升。

  (四)農戶流轉意愿不強。農戶作為土地承包方,是決定土地流轉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經走訪調查發現,農戶普遍表現出對流轉的不積極、不信任態度,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傳統思想的制約束縛。受小農意識影響,農戶通常把土地作為自己的退路和歸屬,寧可將土地拋荒、粗放管理,也不愿意進行土地流轉。寧化縣農業戶籍人口28.3萬人,其中常年外出人口12萬人,全縣撂荒地面積達38715.3畝,而造成耕地撂荒的重要原因就是農戶進城后無人料理土地,且不愿將土地進行流轉。二是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很多農戶進城后無法加入城市居民社會保障體系,普遍存在年老后回到農村依靠承包地維持生活的現實考慮,因此進城農戶對土地流轉持謹慎態度。三是流轉帶來的收益不大。經了解,寧化縣流轉土地畝租金為100公斤稻谷/年或者500元/年,土地流轉為農戶帶來的收益缺乏足夠吸引力。四是可能影響享受國家補貼。在調研中發現,一些地方在流轉土地后,因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等國家支農政策補貼究竟歸誰這個問題,產生了一些糾紛,導致農戶流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受到了影響。

  (五)土地流入方資金和技術支持不到位。土地規模化生產經營需要流入方有相當的經濟實力,持續投入技術和資金。而在調研中發現,許多流入方在流轉初期明顯低估了農業規模化經營所需的投入,導致后續農業生產經營中缺乏技術投入和融資渠道,難以產生足夠的農業生產效益,最終造成退租后果。如福建省石壁現代農業有限公司于2015年流轉了石壁鎮楊邊村220畝土地用于葡萄、哈密瓜等水果種植,因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效益不理想,而后續也缺乏融資渠道,造成資金鏈斷裂,目前流轉土地已全部退租。

  二、對完善農村土地流轉路徑的思考

  (一)優化土地流轉市場服務體系。一是健全高效的土地流轉服務平臺。進一步完善縣鄉村三級土地流轉信息系統,建立土地資源信息庫,定期收集發布供需信息,探索實現土地流轉合同網簽,實現縣、鄉、村三級聯動,提升土地流轉規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二是完善社會服務體系。以土地承包管理部門為基礎,協商農、林、工商等職能部門,建立土地流轉社會服務機制、土地質量評估與定價機制,鼓勵保險機構為土地流轉提供流轉履約保證保險等服務。

  (二)規范土地流轉行為。要充分發揮政府的服務職能,加強流轉過程監督管理,鼓勵鄉鎮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村委會積極參與其中,利用合同、制度等手段保障農戶的合法權益,加強對業務人員的知識培訓,更好地解決政策咨詢、合同簽訂指導、利益關系協調等問題,進而推動農村土地流轉依法、規范、有序開展。發揮村“兩委”監督作用,確保土地流轉工作行穩致遠,更好地促進鄉村振興。

  (三)提高農戶流轉的積極性。一是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要充分利用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渠道或上門走訪進行土地流轉政策宣傳,消除農戶對流轉土地的顧慮,在尊重其個人意愿基礎上,力促農戶積極參與土地流轉。二是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要擴寬就業渠道,加大對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提高勞動者素質,讓農戶進城后能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加速土地流轉后分流出來的勞動力轉移。要完善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農戶保障水平,解決農戶土地流轉后的后顧之憂,讓農民積極自愿參與土地流轉。

  (四)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財政支農政策力度。通過項目扶持、連片標準農田改造、增加農業基礎設施投入等方式,吸引真正有經營能力的主體進入農村參與土地流轉,發展一批有實力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一步優化土地資源配置。二是要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管理能力。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農業經營主體科學經營農業的整體水平,培育一批扎根農村知農、愛農、專農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保證土地流轉的穩步發展。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貸款機制,探索土地經營權的抵押擔保機制,鼓勵金融機構推出適合本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金融創新產品,為有前景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資金支持,助推農村土地流轉。

  (五)探索解決農村土地細碎化有效路徑。以承包地確權成果為基礎,在穩定土地承包權不變的情況下,結合農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發揮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能動性,推動土地“小塊變大塊、多塊并一塊”,探索土地規劃整理集中經營,鼓勵土地規模流轉,創新承包地集中連片后的經營方式,構建村集體、農戶、經營主體“三方共贏”利益聯結機制。

  (作者單位:福建省寧化縣農村合作經濟經營服務站)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