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安徽省滁州市:系統集成改革成果 聚力解決耕地保護難點痛點問題
時間:2024-01-05 09:00:56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 字號:【

  安徽省滁州市所轄的鳳陽縣是中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擁有耕地1000多萬畝,是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前些年種糧比較效益有所下滑,個別地方出現非農占田、違建毀田、撂荒閑田等“三田”現象。作為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滁州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聚焦關鍵環節,堅持系統集成農業農村改革,強機制,增動力,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扛牢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政治責任,取得了階段性實踐成果。今年夏糧喜獲豐收,量質價實現“三增”,小麥播種面積502.9萬畝、總產量達到186.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9%、3%。

  聚力把耕地“管”好,推動黨政同責要求落地

  以“五個一”為抓手,全面強化耕地用途管制,確保“農田就是農田”。一是堅持壓實“一票否決”黨政監管。堅持實行黨政同責,將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工作納入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層層簽目標管理責任書,帶圖斑帶位置下達到任務,年底考核對沒能完成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以及耕地凈流出的實行“一票否決”。二是堅持強化“一張圖”剛性監管。堅持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行“長牙齒”的監管措施,做到一張圖管到底。部分鄉鎮增設了規委會,進一步強化“前置審批”、落實“批后監管”責任。三是堅持抓實“一張網”基層監管。各村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劃分監管網格。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包保村民組,組織開展常態監管巡查,對耕地閑置“荒田”、種樹種草“占田”、違規建房“毀田”現象做到“早發現、早制止、早報告”。目前,已及時發現和制止違規占用耕地行為435起,整改恢復耕地面積2263.07畝。四是堅持推廣“一平臺”高效監管。全市統一開發自然資源全生態智能監管系統平臺,天長等地把高清探頭裝備到田間地頭,為監管裝上“千里眼”“順風耳”,實現巡查、識別、定位、分析、預警、推送“六個自動化”,推動問題發現在初始、解決在萌芽。五是堅持推行“一支隊伍”執法監管。結合鄉鎮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整合鄉鎮自然資源所、農經站等機構職能,開展土地、宅基地等綜合執法。2020年以來,全市發現查處土地違法案件206件,已移交紀檢監察機關83人,移送公安機關10件。其中今年以來,全市發現查處土地違法案件21件、面積80.7畝,同比分別下降38.24%、65.46%。

  聚力把農田“建”好,提升質量管護水平

  認真落實“農田必須是良田”要求,積極改革創新,統籌綜合土地整治,合力建設高標準農田。一是做好規劃引領。編制了《滁州市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優先布局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優先實施江淮分水嶺高標準農田建設,在已建成610多萬畝的基礎上再新建260萬畝,并提升改造早期低水平建設區,確保全域高標準農田覆蓋面不低于90%。近三年,全市年均農田水利建設投資是前10年年平均的2.5倍。二是堅持量質雙增。堅持多增地、多節地、多改水“三多”導向,因地制宜開展“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綜合治理,大力實施宜機化改造、水系暢通等工程,著力提升地力等級。近三年來,全市耕地質量平均提高0.5個等級,“旱改水”面積60000余畝。今年以來,已驗收旱改水項目16000多畝。三是統籌建管并重。2021年,針對長期普遍存在的重建設、輕管護等問題,滁州市大膽探索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保險改革試點,按建設工程決算金額的5%投保,在工程質保期滿后10年內,由承保保險機構或“共保體”負責橋、涵、路、閘、渠和泵站等重點工程全程監管,并及時修復損毀工程,有效解決了項目建后管護資金不足、設施損毀得不到及時修復等普遍性難題,提升了建后管護水平,保障了項目長期高效運行。四是堅持強化保障。積極加大財政投入,今年滁州市財政土地出讓收入預算用于鄉村振興的比例達到9.4%,并優先保障高標準農田建設。積極用足“占補平衡”政策,提高補充耕地指標有償調劑費標準,激勵縣(市、區)生產補充耕地指標的積極性。今年,市本級已撥付有償調劑費1.57億元。積極創新融資模式,市級明確市文旅投公司統一承擔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融資,以新增耕地指標調劑收益為擔保撬動金融投入。定遠、明光、南譙等地還發放了專項債、專項貸,開展了“民建公助”,引導社會資本投入。

  聚力把耕地“種”好,搭建糧食生產體系

  以“怎么把地種好”為導向,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著力強化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一是激發農民積極性增產量。近三年來,滁州市認真落實農業支持保護政策,完善糧價穩定機制,持續提升種糧積極性。全市水稻、小麥、玉米等糧食種植面積穩步擴大,撂荒現象基本解決。2021年,全市糧食種植總面積達1245萬畝、總產量94.08億斤,分別增長0.42%和1.01%,糧食總產量占全省11.5%,多年穩居全省前三。二是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強體系。不斷深化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持續強化政策扶持,大力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鼓勵農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開展股份經營,積極推廣“大托管”社會化服務,著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近三年來,全市新增耕地流轉面積118萬畝、流轉率達55%,家庭農場總數達13251家,合作社總數達7560個。三是良種良法融合增動能。深入實施科技強農、機械強農和種業振興融合等工程,著力推動農業提質增效。2021年,全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分別達66%、83.4%和98%,較上年分別提高0.5個、0.4個和0.5個百分點。

  聚力把土地“護”好,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現路徑

  一是深入推動農藥化肥“減量增效”。大力開展測土配方、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等綠色植保技術。2021年,全市化肥使用量31.1萬噸(折純量)、較上年減少0.6%;農藥使用量4760噸(實物量)、同比下降1%。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覆蓋率均超過50%。二是深入推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大力推進規模養殖場糞污無害化治理,大力發展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等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到2021年底,全市主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3.5%,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農膜回收率達82%,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達75%。三是深入推動綠色產業提升。以全國農村改革實驗區建設為抓手,著力創建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大力發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目前,全市綠色、有機和地標農產品總數達318個,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178家,總產值逾100億元;創建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27個,產值達128億元,同比增長18.3%。同時,大力推廣“稻蝦共作”等綠色種養模式,總面積已突破115萬畝,有力帶動農民增收。

  聚力把資源激“活”好,挖掘土地要素價值

  用足用活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等政策,為農村土地賦能,激活耕地“地”“錢”多重發展要素功能。一是聚力增地活存量。積極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整市試點,不斷完善獎補政策,引導進城定居就業農戶自愿有償退出宅基地資格權和使用權,并結合“增減掛”及時開展復墾,著力盤活農村土地存量。2020年以來,全市農村宅改復墾耕地9.48萬畝,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9500畝。二是聚力增效活政策。用好設施農業用地政策,通過引導合理選址、強化論證等服務措施,規范保障現代種養業設施用地需要。三年來,全市累計備案設施農業用地8596.89畝,為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三是聚力賦能活資源。積極探索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定遠縣通過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全國試點,累計為4484戶家庭農場、小農戶等經營主體發放抵押貸款3.31億元;天長市通過將農戶土地經營權與村集體資產股權捆綁抵押,建立風險補償機制、創設“農權貸”,累計發放貸款3516萬元。積極引導農戶自愿有償退出宅基地,并及時整治復墾,穩慎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目前,全市已出讓38宗、754畝,出讓價款7348萬元。

  (來源: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

責任編輯:劉天承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