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村際融合”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時間:2024-01-05 09:14:13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井立義 鄭允恩 李雪燕 朱 昊 字號:【

  山東省東平縣舊縣鄉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通過組織聯建、產業聯營、治理聯抓,探索“村際融合”發展新模式,精心打造吉城片區聯合黨委基層黨建觀摩點,制定片區跨村發展方案、聯席會議制度及聯合議事規則,以點帶面,不斷創新,力促整個片區基層黨建全面進步、特色產業全力發展、村莊治理全速推進,為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組織聯建,讓核心作用在鄉村振興中發揮

  片區通過大村帶動小村,強村帶動弱村,中心村輻射周邊村的方式,以組織聯建帶動產業聯營、活動聯辦、人才聯育、治理聯抓,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聯動共贏的黨建引領鄉村建設新格局。一是成立片區聯合黨委。以“黨建示范村”吉城三村為中心,吸納吉城一村、吉城二村、吉城四村、吉城五村4個村,成立由5個村組成的吉城片區聯合黨委,由吉城三村黨支部書記擔任黨委書記,其他村黨支部書記任黨委委員,根據各位委員的年齡、特長、性格特點等,明確各自分工及其職責。二是建立健全運行規則。建立定期議事機制,每周召開1次“片區黨委+支部”聯席會議,實現“大事共議、實事共辦、要事共決”;監督各村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等民主決策制度;每月對各村“三務”公開情況進行督導檢查;按照“問題收集、集中研究、分層執行、防患未然”的原則,定期走訪黨員群眾,廣泛了解各類群體訴求,今年1-7月共收集意見建議36條,共同研究解決黨建及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問題5件。三是規范開展各項活動。通過組織生活聯辦、主題黨日聯過、黨員培訓聯動等方式,促進各村“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黨員教育培訓、“三務”公開、“四議兩公開”等一系列活動規范開展,每季度邀請1名鄉黨委班子成員、黨代表等為黨員集中上黨課。截至目前,片區黨委已牽頭5個村開展聯合主題黨日活動6次,列席指導各黨支部規范開展“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黨內活動8次。

  產業聯營,讓特色優勢在富民強村中共融

  片區按照5個村“一盤棋”的思路,統籌現有產業布局、用地規模、人力物力,整合連片土地資源,制定南部、中部、北部“三大產業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實施連片行動、優勢互補、抱團發展。一是優化布局,做強特色產業。采用“黨組織+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在南部,借助吉城四村奇異果產業優勢,聯合吉城五村,發展600畝奇異果園區;在中部,發揮吉城三村維納斯黃金蘋果產業示范帶動作用,聯合吉城二村、吉城四村,發展1400畝維納斯黃金蘋果園區;在北部,以吉城二村蟠桃園為基礎,聯合吉城一村,發展400畝蟠桃園區。同時,三大園區還可帶動周邊5個村200多名群眾就近就業。二是融合共享,培育經營主體。區內現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5家,片區充分發揮融合共享作用,指導5家經營主體開展品牌創建,與阿里巴巴“盒馬鮮生”“百果園”兩大公司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將奇異果、黃金蘋果和蟠桃通過商超訂單模式營銷出去,真正讓農村資源聚起來、農業經營活起來、農民錢包鼓起來。三是整合資源,延長產業鏈條。片區整合各類項目資金200余萬元,推動“林果+文旅”深度融合,大力發展觀光林果業。通過鋪設瀝青路面、設置安全圍欄、安裝太陽能路燈、設置網絡等,對三大園區的基礎設施進行配套升級,在短視頻平臺進行宣傳推廣,吸引游客前來觀光采摘、認領果樹、體驗農事。

  治理聯抓,讓和諧村莊在多元參與中建設

  片區縱深推進基層治理模式創新,以“統一標準、統一機制”為核心,協同“紅黑榜”設立、議事平臺搭建、文明鄉風倡樹,精準把脈農村治理實際問題,推動形成“片區黨委統一抓、村黨支部經常抓、網格員重點抓”的齊抓共管治理工作格局。

  一是推進安全片區建設。成立8支安全巡邏小隊,承擔整個片區村莊安全、生產安全、山林防火等巡邏任務,并由片區定期組織開展聯合演練,不斷提升搶險救援、避險抗災等應急處置能力。

  二是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設置“鄉風文明紅黑榜”,組織片區黨員志愿者、網格員從環境衛生、文明村民兩個方面,每月開展一次評議考核,對每戶進行量化打分,張榜公布,引導群眾養成講衛生、講文明、講誠信的良好生活習慣。

  三是搭建議事平臺。用足用好片區黨員、鄉賢、“五老”人員的專長,制定“三五”工作日聯席會議制度,每月5日、15日、25日召開聯席會議,重點分析研判、協調處理村村之間、鄰里之間的矛盾糾紛等。平臺搭建以來,共召開聯席會議10次,解決村鄰糾紛、亂堆亂放、環境污染等矛盾問題30余件。

  四是樹立文明新風尚。依靠吉城三村地理位置及演藝資源優勢,利用村民廣場液晶屏,每月播放一期愛黨愛國愛家優秀電影;組織文藝團隊,每季度開展一次巡回文藝表演活動,自編自演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推動整個片區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平縣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

責任編輯:劉天承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