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認真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關于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的通知》精神,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緊緊圍繞規范發展和質量提升開展指導、扶持和服務,引導其內強素質、外強能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全州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 6480 個,農戶成員25.96萬戶,2022年,社均可分配盈余7萬元以上,成員平均增收1800元以上。現有4238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為57.99萬個服務對象提供生產服務,其中,小農戶占服務對象的95.57%。服務型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比重明顯提升,有713個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面向小農戶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納入農業農村部名錄系統管理的家庭農場有11051個,2022年,年凈利潤總額10.81億元,平均每個農場9.04萬元,是當年農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的5.7倍。
開展示范創建,推動梯隊建設。在全面深入摸排的基礎上,推動激活一批未創建經營主體,深耕細作一批較成熟經營主體。將有發展潛力、有創建意愿的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納入示范培育對象,對照各級示范評定標準,扎實做好創建梯隊建設。每年初排出創建名單,對照名單實施精準服務指導。一是建立完善國家、省、州、縣四級示范社聯創機制,累計創建縣級以上示范社621,其中:國家級28個、省級151個、州級318個。賓川縣宏源農副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賓川縣冬梅蔬菜水果專業合作社近3年連續入圍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發展指數排名前300名榜單。二是有序推進示范家庭農場“三級聯創”活動,累計創建縣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649個,其中:省級71個、州級207個。三是培育產業化龍頭企業380個,其中:國家級7個、省級111個、州級182個。
實施清理整治,提升發展水平。抓好“空殼社”常態化清理機制、源頭治理的規范運行機制、暢通便利的市場退出機制、提升發展的指導服務機制等4個機制的落實。通過積極引導和規范發展,全州有973家合作社進行了自愿注銷,有373家合作社通過指導進行了規范辦社,推動形成“有進有出”的農民合作社動態良性發展趨勢。
開展專題培訓,規范財務管理。根據《云南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認真貫徹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制度>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會計制度>的通知》要求,強化對兩項制度的宣傳培訓,組織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交流和宣傳推廣活動。州級組織開展 “兩項制度”專題培訓2次,共培訓縣級、鄉鎮級輔導員200多人。督促指導各縣市采取電話、上門服務、微信等多種形式將“兩項制度”電子版發送至合作社理事長,使合作社輔導員、管理人員和財務會計人員充分掌握制度要求,推動兩項制度的全面實施。
強化數字管理,推動規范運營。加大家庭農場“隨手記”APP推廣力度。把使用情況作為評定示范、實施項目、入選典型的必要條件之一,力促每年使用“隨手記”APP的家庭農場數量有增長、質量有提升。對1101個家庭農場積極宣傳推廣“隨手記”記賬軟件,指導督促361個家庭農場注冊“隨手記”軟件并進行記賬,促進家庭農場生產成本核算和規范化管理。全面實行“一碼通”管理服務制度。開展輔導員培訓,結合“千員帶萬社”行動,指導督促全州419個家庭農場完成 “一碼通”賦碼工作,為全州建立家庭農場“一碼通”管理服務機制打下了基礎。通過賦碼實現家庭農場與市場的直接對接,進一步激發了家庭農場發展活力。
創新利益聯結,推動融合發展。鼓勵新型經營主體通過服務協作、訂單生產、流轉聘用、利潤返還、保底分紅、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與農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逐步探索形成了“公司+合作社+成員+農戶”“黨支部+合作社+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等全產業鏈組織發展模式。2022年,全州家庭承包耕地經營權流轉總面積69.59萬畝,占家庭承包經營耕地面積的16.61%,其中流轉入新型經營主體的有42.16萬畝。賓川縣宏源合作社“合作農場”、必軍合作社“積分返利”、彌渡博潤合作社“雙綁”利益聯結、祥云縣泰興公司“業主負責制”等聯農帶農產業發展典型經驗模式在全省推廣。
開展案例征集,培樹典型樣板。總結帶動致富典型,共精選了40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50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先后編印了《大理州農民專業合作社典型材料匯編》《大理州家庭農場典型材料匯編》《大理州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典型案例選編》。通過典型培育和宣傳推介,樹立了一批可學可比的榜樣,有力促進了全州新型經營主體規范提升和高質量發展。
創新金融服務,深化社企對接。在全省率先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平臺推廣應用,目前,全州農業經營主體通過新農信貸直通車申請貸款14475筆,申貸金額16.68億元,實現授信8825筆,授信金額11.65億元,平均貸款利率4.82%,為經營主體發展注入了“金融活水”。同時,和大理州郵政分公司聯合下發《關于共同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助力鄉村振興實施方案》,郵政郵儲系統為農民合作社量身打造產前、產中、產后全產業鏈的服務包和金融產品,做好精準服務;進一步加強雙方信息共享互通,郵政郵儲系統把信用度好、產品市場銷量大的合作社反饋給農業農村部門,農業農村部門把管理規范、帶動力強的合作社推送給郵政郵儲系統,共同促進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在農村電商方面,緊扣鄉村產業振興,開展郵政農品基地項目培育工程,推進直播帶貨、社區團購,上半年,全州農產品交易額達到415.26萬元。在寄遞物流方面,持續推進三級物流體系建設,積極推進綜合便民服務站的建設,上半年,快遞進村業務量達到 200.78萬件,同比增長282%,全州農產品寄遞業務收入722.84萬元。在金融信貸方面,郵銀協同開展“整村授信、整村開發”,達成整村開發整村推進指標的有8個信用村,建成鄉村振興金融工作室4個,全州融資E貸款發放4838.23萬元。
搭建服務平臺,精準服務主體。制定下發《大理州“千員帶萬社”行動方案》,建立完善全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輔導員名錄庫,積極開展培訓,努力培養一支熟悉法律政策、熱心合作社事業的輔導員隊伍。不斷完善全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輔導員名錄庫,到2025年底,入庫輔導員人數達到130人左右,可為1300個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提供精準輔導服務。
開展帶頭人培訓,促進能力提升。依托中央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資金,采取“專題授課+典型經驗交流+實地案例教學”模式,連續3年組織舉辦全州示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能力提升培訓班。通過政策解讀、融資分析、市場注冊登記、稅收優惠政策、農產品電商營銷、農擔公司政策與業務、普惠金融產品等方面的專題教學,以及對新型經營主體融合發展、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農業產業發展模式進行觀摩學習,培養一批懂政策、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增強了其經營活力。2020-2022年共培訓縣級以上示范經營主體帶頭人800人次,參訓人員滿意度測評均達到100%。
(作者單位: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