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12月被確定為全國第三批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縣以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奇臺縣積極探索宅基地流轉管理方式創新,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先行先試,通過宅基地改革這根“針”,穿起“三農”工作多條“線”,激活了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一、重構治理模式,夯實改革基礎
一是推動權力重心下移、關口前移。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奇臺縣對原有治理模式進行重構,一方面,發揮好州、縣宅改專班包聯指導作用,成立專門的協調機構,高位推動;另一方面,重點發揮好集體主導和村民主體作用,在農村宅基地流轉管理環節,著力推動權力重心下移、關口前移,不斷夯實農村宅基地流轉管理的科學化基礎。
二是有效發揮土地民主管理理事會作用。州、縣宅改專班指導各村建立土地民主管理理事會,配備村級土地協管員,在有保有壓原則的指引下開展宅基地的流轉管理,探索建立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主導下的有償使用制度,明確標準,強化管理。在奇臺縣村級土地民主管理理事會的協調指導下,25戶農村居民通過有償使用方式取得了宅基地,增強了農戶節約用地意識;成功收回34宗66畝閑置宅基地,幫助有建房需求的農戶申請41宗宅基地。
三是提高宅基地的民主管理水平。州、縣宅改專班指導村集體制定土地管理村規民約,并經村民大會討論通過,對村級集體土地利用規劃、宅基地退出安排、宅基地征收補償費調配使用、宅基地還耕復墾、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內流轉交易以及違法用地處置等行為進行有效約束。同時,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宅基地的民主管理水平,配備建立土地管理事項民主決策和公開制度,最大程度上發揮村級土地的自我管理、自我監督和自我約束作用。
二、規范登記頒證,有序推進流轉
一是實現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全覆蓋。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是農村宅基地流轉管理的重要一環。奇臺縣于2021年9月印發《奇臺縣農村宅基地資格權認定暫行辦法》,自2021年12月中旬開始對全縣68個村的宅基地所有權、使用權人及地上房屋信息進行逐戶摸底排查。對地籍圖漏測的961宗宅基地進行重新補測,對6036戶進行了資格權認定,最終在2022年年底實現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全縣全覆蓋。目前已建成全縣統一的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統,將所有宅基地資格權一一對應錄入村級名錄庫,形成了“一張網監測、一條鏈管理、一張圖核查信息”的宅基地業務數字化管理模塊,順利完成房地一體的規范化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二是推進農村空閑宅基地流轉交易創新。農村普遍存在“人走宅閑”“建新房留老房”現象,不僅影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而且還造成宅基地資源浪費。奇臺縣積極探索制定了《奇臺縣農村宅基地流轉實施辦法》,探索通過“宅票”這一創新舉措有序推進農村空閑宅基地流轉交易,消除了村民對宅改政策的抵觸情緒,給村民吃下“定心丸”,解決了長期困擾農村的空倒房村集體“收不回、管不了”,農戶“舍不下、用不了”的老大難問題。
三是放活農村宅基地的用益權。奇臺縣推出的“宅票”有效期為15年,“宅票”上載明了宅基地的面積、四至邊界并蓋有鄉鎮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公章。“宅票”持有人在放棄宅基地使用權后仍保留宅基地農戶資格權,既可以跨村鎮申請新宅基地,也可以有償轉讓、入股、流轉。2023年7月21日,碧流河鎮戈壁村18位村民在該鎮舉行的農村宅基地“宅票”發放儀式上,領到了鎮上統一發放的“宅票”。西戈壁村村委會主任陳飛龍表示,給農民發放“宅票”,回收空閑宅基地,既有利于村莊規劃又促進了產業發展,還增加了村民收入,可謂一舉多得。
三、理順工作流程,保障農民權益
一是履行好農村宅基地分級管理職能。奇臺縣按照責、權、利相統一原則,履行好農村宅基地分級管理職能。在科學劃分管理職責的基礎上分級落實好“農戶申請、村級審查、鄉鎮審批、縣管轉用”新模式的相應職責,以管理環節細分來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奇臺縣規定,在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時,農戶要準確提供現有人口數、原有住房狀況、建房選址意愿等實際情況。村級組織要及時審查申請建房對象申請條件的真實性,按照民主決策要求做好集體會審、村內公示等工作,確保宅基地審批根據村民合理現實需求來作出合理調配,防止農村宅基地的不合理擴張。鄉鎮政府要制定農村宅基地審批有關規定,明確審批細則,縮短審批時限,公開審批結果,做好農民建房供地審批工作。通過科學規范的操作程序打消農戶的疑慮,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村宅基地的有序流轉。
二是有效化解農村宅基地歷史遺留問題。奇臺縣制定《農村宅基地歷史遺留問題處理辦法》,有效化解農村宅基地歷史遺留問題。僅2022年,通過每月10號的“村民說事日”、“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及下沉干部入戶走訪、信訪渠道反饋等方式,奇臺縣共匯總上報“一戶多宅”、權屬不清、非法購買等問題線索3120條。截至2023年6月,已銷號化解816件,為繼續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礎。
(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委黨校)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