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系統部署了深化農村改革重要工作任務,具有很強的思想性、針對性和指導性,為我們用改革驅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化農村改革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了強大動能。新征程上,建設農業強國目標要求更高,任務更艱巨,改革的驅動力也需要更加強勁。新一輪農村改革要立足新形勢新任務,把握住新階段農村改革的新特征新要求,以處理好農民和土地關系為改革主線,在激活資源要素、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推進城鄉融合等方面,注重突出改革的系統集成和協同高效,不斷提高農村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為加快農業強國建設提供更有力的制度支撐。
激活鄉村資源要素,讓廣大農民分享更多改革成果。農村土地等資源要素是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全面激活鄉村資源資產要素潛力,有利于做大“蛋糕”,夯實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因此,下一步深化改革,一方面應注重“穩”,扎實做好承包期再延長30年的各項工作,確保大多數農戶原有承包權保持穩定、順利延包,保持現有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另一方面要注重“活”,落實集體的所有權,明確農民的成員權和集體資產的收益分配權,放活集體資產資源的使用權,通過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激活農村資源要素,讓農民獲得更多財產性收益,更好分享改革成果。
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讓小農戶搭上現代農業快車。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前進方向和必由之路。要立足于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農情,不斷深化改革,建強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要不斷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強化家庭農場指導服務扶持,提升農民合作社規范化水平,提高新型經營主體聯農帶農能力;要健全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讓先進適用的品種、技術、裝備、組織形式和人才、資金等現代生產要素有效帶動小農戶。通過構建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體制機制,把小農戶服務好、帶動好。
完善權益保障機制,讓農民合理分享土地增值收益。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都是事關農民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大局的重要改革試點內容。要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扎實搞好確權、穩步推進賦權、有序實現活權。要注重賦予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城鎮國有建設用地同等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權能,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確保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廣大農民群眾。
破除二元結構壁壘,讓更多要素服務流向鄉村。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實現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有利于提高農民收入,擴大農村市場消費需求,進而暢通國內市場需求大循環。首先,應暢通人口流動。城市入鄉人才是促進城鄉其他要素流動的重要力量,要加快建立城市人口向鄉村流動的制度性通道,完善城市人才入鄉激勵機制,從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其次,要率先在縣域內破除城鄉二元結構??h域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最具現實可行性和內在驅動力。最后,要加大財政支持農業農村力度。通過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營造有利于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的環境,撬動更多資源要素流向農村。
建設農業強國是篇大文章,要靠大家齊心協力的共同耕耘來書寫。新的偉大征程上,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切實抓好新一輪農村改革各項任務,早日把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藍圖化為生動現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