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以“黨建+”為抓手 健全“三治”鄉村治理體系
時間:2023-08-21 09:57:29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井立義 鄭允恩 王 敏 字號:【

  近年來,山東省東平縣立足農村人口結構變化大、村莊遷建社區化實際,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基礎上,深入開展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改革與探索,取到了良好效果。

  一、基層黨建引領改革,提升鄉村治理整體新高度

  東平縣將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鄉村治理體系改革的基礎性工作,以黨建為引領,以調動黨員干部力量為重點,在強化黨組織領導核心的同時,不斷提升基層黨支部的組織能力和服務能力。

  一是強化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切實增強黨建引領功能,強化黨組織書記領導地位,明確基層黨組織“一把手”親自抓工作落實,做到“事有人管,責有人負”。同時,選優配強村“兩委一社”班子特別是村黨組織書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雙效領導作用,推行村黨組織書記經法定程序兼任村民委員會主任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2021年換屆,全縣98.3%的村實現了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村集體經濟組織理事長“一肩挑”。

  二是實施基層黨組織能力提升工程。首先,制定優秀干部全面素質提升計劃,實施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育苗升級”工程,建立優秀干部“儲備庫”和“后備庫”,優化提升農村帶頭人隊伍。對經濟薄弱村、扶貧重點村、軟弱渙散村選派第一書記;對班子產生難、黨支部書記人選匱乏村,選派機關干部直接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在新型農村社區推行黨總支書記公職人員兼任制,由鄉鎮(街道)選派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兼任書記。其次,實施軟弱渙散黨組織攻堅行動。建立縣級領導聯系、專班指導、鄉鎮(街道)班子成員包保、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支部聯建“五幫一”機制,合力包保軟弱渙散黨組織。各村建立后備人才干部培養機制,確定1~2名后備干部,參與村莊事務和跟班鍛煉。再次,加大黨員干部培訓力度。每年至少舉辦兩次農村黨組織書記能力提升培訓班,按照經濟強村、脫貧重點村、鄉村旅游村、特色產業村等類型,有針對性地開展菜單式培訓。

  三是激發黨員干部模范帶動作用。通過建立黨員積分獎勵機制,以設崗定責等形式明確黨員責任。實施“黨員特色服務崗”“黨員責任區”等活動,激發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通過設立“黨建文化墻”,集中展示當地黨建工作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事跡,使農村黨員真正成為鄉村治理和鄉村振興的先鋒模范。大羊鎮西王村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38名黨員主動亮身份,自愿擔當便民服務員,主動參與村莊公共決策、村民矛盾糾紛調處、物業管理服務、公益事業興辦等。彭集街道魯屯村對黨員積分獎勵機制進行改進,除設置村級日常工作23個加分項和8個扣分項,還按照黨員年齡設置不同的基礎分,年齡越大,基礎分越多,以此提高老黨員發光發熱的積極性。

  二、多樣化自治釋放活力,帶動鄉村治理全局新模式

  一方面,優化自治服務體系。積極推進網格化管理服務自治,不斷優化自治服務體系。建立以黨員為主體的網格化自治服務組織,按片區規劃網格,村黨支部書記擔任網格總長,村“兩委一社”成員擔任網格長,每個網格員負責聯系5~10戶,依托“小網格”推進“大治理”。老湖鎮鳳凰家園社區打造以“黨總支—行政村黨支部—黨小組—黨員樓長”為基本框架的組織體系,大羊鎮西王村根據職能設置鄉賢議事員、人民調解員、治安巡防員、物業管理員、法律宣傳員、環境保潔員等“六大員”,為網格內居民提供精準服務。

  另一方面,豐富多樣化自治形式。立足當地農情村情,積極探索多樣化自治形式。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基礎,大力培育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民合作社等經濟組織,促進監管自治和經濟發展。充分利用鄉賢能人和內部人才,培育紅白理事會、老年協會、婦女協會等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同時科學引導村莊成立村民理事會、議事會等自治管理組織和載體,促進村民自治有效實現。接山鎮肖莊村成立50余人的婦女協會,通過大喇叭、樣板戶等多種方式,對美麗庭院創建廣泛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人人參與。

  三、寓法于治內外兼和,推動法治進村入戶新思潮

  (一)著力加強普法宣傳工作。以“一村一法律顧問”工作為著力點,通過引進專業律師,創新普法宣傳形式,化解“最后一公里”普法難題。通過建設法治文化宣傳一條街,讓法治文化融入農民生活,將法治理念送到群眾家門口。組織有關職能部門廣泛開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依法治村、以德治村、村民自治等方面的普法宣傳,同時根據村實際情況,開展村“兩委一社”干部涉農、維穩基本法律知識培訓,提高廣大農村基層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管理事務、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二)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水平。通過創新“1+5”法律服務模式,每個村配備1名兼職法律顧問,加上5名有威望的老黨員、退休教師、退休村干、退休工人、老復退軍人(簡稱“五老”)擔任矛盾糾紛調解員,組成村級法律服務隊。法律顧問幫助聯系村制定、修改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審查經濟合同,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為農村公共法律服務、民主法治建設提供保障。“五老”以坐班理事或入戶調解等形式,化解村民之間大小矛盾。有的村在矛盾調解室加掛“村民話心室”“鄰里和睦室”“鄉親交心室”牌子,使法律服務更為人性化。

  四、以德賦能弘揚正氣,煥發鄉風文明建設新風貌

  (一)發揮德治教化作用。有的村莊以德倡樹新風,建設文化活動中心,定期舉辦文藝活動,在豐富村民娛樂生活的同時,架設村民之間相互溝通的文藝橋梁,為鄉村注入文明之風。有的村莊開展文化墻建設,以孝老愛親、愛國愛家為主題的文化墻不僅為鄉村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蘊,而且對村民起到了教化作用。通過設立“四德榜”,開展先模人物評選活動,每年選出“仁、愛、孝、信”道德模范榜樣,宣傳孝老愛親、忠義仁信等先進典型,弘揚崇德向善的感人事跡,使村民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營造和睦孝道的家庭氛圍,不少村莊開展“好媳婦”“好婆婆”等評選活動,以文明鄉風促進社會新風。

  (二)提升德治治理能力。各村普遍將村規民約作為文明鄉風的重要抓手,把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弘揚孝道、愛護環境等鄉風文明建設內容納入村規民約,成立村莊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等群眾性組織。紅白理事會通過限制村民大操大辦,提倡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破除陋習陳規,減輕農民負擔,以道德約束力消除鋪張浪費等行為,凈化鄉村文明之氣。彭集街道陳流澤村紅白理事會規定,村里喜事婚宴飯菜標準不超過300元/桌,白事不超過100元/桌;接山鎮姜莊村紅白理事會則實行喪事“一碗菜、不上酒、不發煙、不雇吹鼓手”,從簡不丟“面”。建立村規民約踐行評議機制,組織能人、有威望老人、村民代表等成立評議團,每季度組織評議,對遵守規定的模范道德示范戶進行表彰,對違規的反面例子進行勸誡和引導。

  (三)豐富德治載體和形式。按照有陣地、有機構、有隊伍、有制度、有標準的“五有標桿”,大力開展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并實現全覆蓋,進一步提升文明實踐軟硬件條件。大多數村莊經常組織村民跳廣場舞,很多村莊成立文化隊,統一配備音響、表演服裝等,將文藝演出與新風建設有機融合,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揚新風。新湖鎮竇府營村、小河涯村文化隊,免費為村民在婚喪嫁娶時開展演出活動。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德治活動,不僅加強了村莊內部鄉風文明建設,也帶來顯著的輻射效應,形成內外兼和的鄉村文明新風尚。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平縣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

責任編輯:劉天承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