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城鄉資源全域激活、全面提升、全民共享,山東省膠州市委、市政府聚焦城鄉資源“閑置、散亂、荒廢、低效”等問題,通過做好排查摸底、清理回收、盤活利用、建章立制,推動實現資源效益更“大”目標。截至目前,全市共計盤活非家庭承包地7409畝,盤活可規模經營的土地43362畝,整改問題合同7227份,清收逾期債權2178萬元,收回被私占亂占資產38宗、2308萬元,收回被私占亂占資源4817畝。
精心謀劃部署抓落實
一是制定印發《關于貫徹落實<膠州市黨建統領城鄉資源共享行動試點實施方案>做好農業農村領域相關工作的通知》,組建工作推進小組,并就具體工作明確細化8個重點目標、5步工作步驟、4項保障措施,確保工作有序推進不偏差。二是制定“七個工作臺賬、四個進展統計表”,明確工作思路,指導鎮(街道)全面摸排集體所有的資產資源被侵占、霸占、亂占、無償使用的底數和所有經濟合同及相關債權的底數。三是組織召開鎮(街道)專題工作會議,對相關文件和報表進行解讀和強調,研究解決在工作推進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堵點痛點,并通過座談交流、現場查看工作臺賬、進村走訪等形式,指出問題、提出建議,為各鎮(街道)找準改進工作的著力點指明了方向。
強化宣傳引導塑氛圍
一是做好信息公開工作。結合全省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問題專項整治工作,聯合市民政局、財政局設立公開監督舉報電話和膠州市政務網專用郵箱,接受群眾咨詢和舉報,及時解釋政策、回應群眾訴求。二是做好宣傳推廣工作。印發《關于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問題專項整治工作致全市農民朋友的一封信》,指導鎮(街道)村莊張貼公開、入戶宣傳,全市累計張貼、發放15萬余份,制作墻體標語、宣傳條幅千余條,把相關政策宣傳工作做到位。三是做好問題整改“后半篇文章”。針對清理的資產資源、問題合同和相關債權,進行分類規范、收回,并做好相關問題的整改工作。比如,洋河鎮黃墩后網格村黨支部采用“分級激勵法”,規定具體收繳時間節點,不同交款時間采用不同的減免優惠政策,逾期未交的依法依規收回土地,僅用3天收回承包費27萬元,10天收回土地850畝。
優化數字平臺管“三資”
一是完善“數字農經”信息化平臺。指導鎮村充實人員力量,將摸排的資產資源及時納入平臺管理,實現村級“三資”管理全覆蓋、無死角。二是落實資產資源陽光交易。通過完善市鎮村三級農村產權交易服務體系,實現農村產權權屬登記、交易和融資等“一條龍”服務。指導鎮村通過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公開流轉交易集體資產資源。
細化工作方式抓盤活
指導符合條件的村集體立足實際,通過多種方式,利用閑散地塊、房屋發展鄉村民俗、旅游和現代高效農業等項目。比如,膠萊街道依托上合綠色農產品博覽交易中心、瑞信天佑酵素產業園、綠村智慧農業項目,引導王疃、沙梁等新村流轉土地,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王疃新村流轉土地239畝進行規模經營,建成90個冬暖式大棚,預計每個大棚年產果菜17噸、收入7萬元,有效解決周邊300戶村民就業問題,每年為新村集體增收30萬元。
(作者單位:山東省膠州市農業農村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