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深山小村的善治路
時間:2023-08-31 10:01:46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本刊記者 韓晨雪 字號:【

  早春三月,位于太行山北麓的河北省蔚縣仍是一片寒意,但草溝堡鄉白家莊子村黨支部書記白剛心中早已春意盎然、期待滿滿:“村里重新鋪了路,栽了800多棵綠化樹,每個路口都放了垃圾桶,安好了污水處理管道,在村里生活像城市里一樣方便,民宿產業要‘起飛’了。”

  白家莊子村地處太行山余脈的深山區,大山困住了村民外出的腳步,也鎖住了村莊發展的道路,脫貧、脫困,成為村民們最大的期盼。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上級單位的傾力幫扶下,村“兩委”團結帶領全村百姓艱苦創業、增收致富。從上級重點幫扶貧困村到“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100個特色村莊”之一,從基層組織缺乏凝聚力到隊伍堅實、有戰斗力,從陳規陋習到文明新風勁吹……這些點滴變化,匯聚成白家莊子村華麗的蛻變。

  產業突圍,夯實發展“底子”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把村莊產業發展好了,才能帶動大家一起過上甜蜜生活。白家莊子村的治村之路,就是從發展蔬菜產業、提振集體經濟開啟的。

  白家莊子村生態優越,種出的蔬菜品質上乘,幾乎家家戶戶都種大白菜,然而,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沒有統一組織,蔬菜銷售渠道不暢,導致“好菜賣不出好價錢”,種菜賣菜的經歷給村民們留下的多是慘痛的記憶:“太難了,最慘的一次,成堆的白菜扔在地里沒人收,最后全喂了牲口。”

  2011年,年僅28歲的白剛被村民推選為村支書。如何徹底改變大白菜難賣的局面,帶領村民打開致富之門,是新一屆村“兩委”心頭的一件大事。解決難題,就要找準癥結,在上級幫扶干部的指導下,村“兩委”終于摸清問題所在:大白菜種植以散戶為主,缺乏組織化、規模化和標準化。銷售上依靠田頭交易,價格是菜販子說了算。農民要想增收,只能靠降成本、提畝產。然而,一味追求產量反而破壞了大白菜的生態品質,把“高山旱地大白菜”種成了普通白菜。傳統的大白菜種植方式、經營理念,同農產品市場化、品牌化的趨勢相去甚遠。

  找到了關鍵,出路就明確了——引入現代農業企業,合作發展大白菜產業。2017年春,白家莊子村貴錄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幫扶單位的協助下,與北京富平創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創建高品質大白菜試驗田,從種植、維護到經營、銷售共同決策,“草溝堡”牌大白菜逐漸走俏北京、天津、石家莊的市場。雖然成本從每畝的800元左右漲到了2000元,但每畝收益還是達到了1.8萬~2.3萬元。

  大白菜的高收益銷售,讓村“兩委”和所有村民看到了發展高品質蔬菜產業的光明前景。在村企合作帶動下,村民們紛紛開始種植金蓮花、西葫蘆、紅蘿卜、白蘿卜等,并嘗試網上銷售,擴大品牌產品的影響力,蔬菜產業逐年升級。2019年,村“兩委”趁熱打鐵,以“發展旅游,做強農業,實現脫貧,提速發展”為目標,強力打造高山生態蔬菜產業基地,依托多業態融合發展的模式,實施品牌戰略,讓有機大白菜成為農民持續增收的支柱產業。

  群策群力,創建示范村莊

  過去,垃圾遍地的村容村貌,陰暗雜亂的居住環境,還有部分村民缺乏生氣的生活狀態,都是白家莊子村振興路上的“攔路虎”。村“兩委”找準切入口,努力念好“治村經”。

  “當了村支書,就要想辦法帶領村民過上新日子。”回想起剛當選時的感受,白剛感概地說道。想治理好村莊,關鍵在取信于民,而取信于民,關鍵在選好群眾的“代言人”。為做實做好這關鍵一步,白剛下定決心改掉以往村支書隨意點人當村民代表的做法,組織全體村民投票選村民代表,為工作開展建立了群眾基礎,村里各項事業也逐漸發展起來。

  2012年,村“兩委”上崗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大家一起加寬村路。有了代為傳遞民意的代表們,說三道四、指指點點的人沒有了,工作開展得異常順利,有錢出錢、有車出車、有人出人,村莊道路加寬了,也更加暢通了。同年,白家莊子村成為鄉里第一個裝路燈的村。通過這些工程,凝聚起了“心往一處使,把日子過好”的力量,擦亮了治村的底色。

  隨著推廣白菜高標準種植,種植的成本有所提高,規矩也多了,一些村民便產生了排斥心理。村“兩委”挨家挨戶做工作,苦口婆心地講新觀念、新思路。“村里沒跟我吵過架的不出三戶人家,村里很多事都是越吵越辯越明白。”白剛回憶說。通過不斷給村民講事實、擺道理,大家逐漸接受了新方式,試驗田項目得以順利開展。

  為了改變村民過去“懶、散、閑”的生活方式,村“兩委”宣傳發起了“四星四戶”評選活動,在全村定期評選出勤勞致富星、尊老愛幼星、文明誠信星、清潔衛生星,以及脫貧光榮示范戶、貧困戶發展生產示范戶、感恩愛黨示范戶、環境衛生最差戶。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村內一座堆積了多年的垃圾山被清理了,垃圾遍地、雜草叢生、破敗不堪的舊貌換了新顏。2017年,白家莊子村被評為全國人居環境改造示范村。

  “村‘兩委’說話算數,領著大家掙到錢了,大家伙兒對他們很信任。”村民們表示。新冠疫情防控期間,村里各項防控政策落實到位,核酸檢測等工作有條不紊、秩序井然,這些都得益于村“兩委”班子多年積攢的群眾基礎,也離不開村子多年治理凝結的公信力。

  創新“三招”,培育文明新風

  “通過幾年的努力,村里產業有了一定發展,我就想著要改變一下村里的面貌,‘物質’‘精神’兩手都要抓好。”白剛說。他說的改變,就是設立孝心浴室、鄉村大講堂、愛心超市,這已成為白家莊子村的新名片。

  為發揮村民監督的作用,讓農民自己“說事、議事、主事”,白家莊子村設立了“鄉村大講堂”。村民匯聚一堂,或學習黨的農村政策特別是扶貧政策、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傳統美德,或對村里各項工作表達意見,或討論“四星四戶”評選,或編排表演文藝節目。“通過大講堂講為人處事的經驗,講怎么孝順父母、怎么尊老愛幼,鄰里街坊矛盾明顯減少了。”白剛說,鄉村大講堂成了村莊治理的重要抓手。

  “白家莊子不洗衣”,這樣的口頭語一度在鄉里流傳。為了提振精神面貌,白家莊子村從“洗手洗臉”抓起,在村里蓋起了草溝堡鄉第一個“孝心浴室”,引導群眾以孝敬父母為前提,換取免費洗澡資格。“最開始沒人去洗,后來讓黨員志愿者幫身體不便的老年人洗澡,洗了澡還可以領一套內衣。大家從不愿洗到搶著洗,精氣神就這樣被喚起來了。”白剛樂呵呵地說,“如今的白家莊子,再也找不到‘不洗衣’的痕跡了。”

  村里設立的“愛心超市”讓村容村貌更上了一層樓。保持干凈衛生、做好人好事、孝敬父母……這些向善行為均能被評定折算為積分,憑積分可以在“愛心超市”兌換生活日用品。村民好習慣養成了,房前屋后干凈了,小輩對父母也更孝順了,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參與村務,鄰里團結、家庭和睦的良好風尚逐漸形成。

  如今,“孝善可敬、安貧可恥、勤勞光榮”的觀念已蔚然成風,村民的思想境界也大為提升。2019年初,得知武漢發生新冠疫情后,剛剛脫貧的村民們自發組織了捐款,黨員干部捐、村民捐、脫貧戶捐……共捐款9150元。68歲的村民白余是村里的“自愿脫貧戶”,靠公益崗生活,盡管生活很困難,仍然捐了200元。

  2021年10月,白家莊子村被評為2020年度河北省衛生村。在各項治理措施下,村莊大變樣,群眾的幸福指數大幅提升。隨著越來越多的落地產業項目給村民吃下“定心丸”,村民臉上的笑容越來越濃。

責任編輯:劉天承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