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央、省機構改革“三定”方案明確了農業農村部門要履行宅基地管理職能。2020年,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明確了宅基地管理職能由農業農村部門承擔。農村宅基地管理政策法規性強,歷史矛盾與現實問題交織,是一項復雜、繁瑣的系統工程,是土地管理中的基礎工作,各地情況千差萬別,考驗和檢驗著農業農村部門和三農干部的政策水平、方法策略、工作能力、工作作風和擔當本領。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馬街鄉通過不斷探索,總結出了采用“三保障”服務開展農村宅基地審批工作,獲得群眾好評。
主要做法
組織保障,明晰部門權責。組建農村宅基地建房申請聯審聯批工作領導小組,掛牌于馬街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專門負責處理農村村民申請建房相關事宜。具體職責分工為: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負責審查申請人是否符合申請條件,擬用地是否符合農村宅基地合理布局要求和面積標準,宅基地和建房(規劃許可)申請是否經過村小組、村委會審核公示等,綜合有關站所意見提出審批建議,核發《農村宅基地批準書》;負責指導村委會建立農村宅基地申請初審制度和農村宅基地協管員制度。符合申請宅基地占用農用地條件的,由鄉鎮人民政府分批次上報縣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組織審核。國土和村鎮規劃建設服務中心負責審核申請宅基地和建房是否符合村莊規劃,核發《鄉村規劃許可證》。自然資源管理所負責初步審查擬申請的宅基地是否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用地性質等要求。應急服務中心負責審核用地是否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及實施條例規定。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負責指導建立完善村規民約,協助開展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工作。林業部門按照《云南省林業廳關于農村居民建蓋住房使用林地相關問題的答復》文件辦理。村委會建立農村宅基地協管員制度,村“兩委”成員至少1人兼任村級宅基地協管員,村民小組中至少1人兼任村小組宅基地信息員,協助開展農村宅基地和建房的日常監管。鄉派出所、財政所、司法所、供電所等機構在鄉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履行各自職責。
程序保障,確保“三到位”落實落細。一是鄉宅基地聯審聯批領導小組“一到場”完成現場勘查,查驗申請人是否符合條件、擬用地是否符合規劃和地類要求等,繪制宅基地坐落平面位置草圖和材料聯審。
二是經批準取得宅基地建房的農戶,在開工前向鄉政府申請劃定宅基地用地范圍,鄉政府及時組織人員“二到場”進行開工查驗、實地丈量批放宅基地,確定建房位置。
三是農戶建房完工后,及時組織相關業務人員“三到場”開展驗收,檢查農戶是否按照批準面積、四至界線等要求使用宅基地,是否按照批準面積和規劃要求建設住房,并出具《農村宅基地和建房(規劃許可)驗收意見表》。
宣傳保障,注重典型引路。一是領導帶頭宣傳,強化村民守法用法意識。馬街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農村宅基地聯審聯批工作,分管領導積極抓好落實,逢會必提農村建房亂占耕地“八不準”及建房現行最新相關政策,并由鄉中心工作組配合各村“兩委”分工掛片宣傳包干。
二是落細責任,提高互相監督效用。嚴格落實村組10戶聯保、村組干部落實、村“兩委”干部主責、鄉分管領導及鄉宅基地聯審聯批領導小組監督的責任分解制度。
三是通過負面典型警示違法后果。對周邊村民建房違法、違規受到強拆承受損失和受到相關法律制裁等案例進行大力宣傳,讓聯審聯批工作和依法建房成為村民聊天談論最多的事,讓先批后建深入民心,讓宅基地政策從停留在紙上、貼在墻上真正走進農村村民家中、掛在嘴上、深入心中,謹防心存僥幸。
四是典型推動。例如村民王某家庭人口6人,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讀初中,小兒子讀小學,2021年6月,該戶申請擴建自家房子,原集體土地使用證面積115平方米,按政策該戶原則上可以擴建35平方米。鄉宅基地聯審聯批服務中心接到申請后,及時到場進行實地核實,發現該戶申請擴建地方占用基本農田,第一時間明確不能擴建,只能在原有宅基地基礎上建設。該戶以自己有兩個兒子為由,軟磨硬泡,希望批準他多建幾十個平方米,一次性把兩個兒子的住房建了。由于期望得不到落實,該戶認為鄉聯審聯批辦公室沒有設身處地替他解決問題,在鄉級不知情的情況下私自動工打好了175平方米的地基。村中“10戶聯保小組”及時發現后上報,村干部到家中勸阻未果后,鄉宅基地聯審聯批領導小組工作人員到場對王某下發“停工通知書”并要求停止建設。通過鄉宅基地聯審聯批領導小組工作人員三番五次上門做思想工作,以及該戶到縣級相關部門咨詢后才老老實實收縮地基,按照老證上的115平方米繼續申報,鄉宅基地聯審聯批領導小組向其頒發了《宅基地批準書》及《規劃許可證》。事后,該戶多次到鄉宅基地聯審聯批服務中心談心,言真意懇地說:“我在此向你們承諾:一定要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影響身邊人,告訴更多的農戶別在宅基地申請建房中心存僥幸,要遵守國家政策,規規矩矩建放心住宅。”
截至2022年6月底,馬街鄉共受理宅基地申請140宗,已審批128宗,共審批面積15952.32平方米,審批宗均面積125平方米,審批率達91%。未審批的12宗正在辦理中。
實施成效
有效解決了農村村民在宅基地建房申請中的急難愁盼問題。馬街鄉宅基地聯審聯批服務中心接到農戶宅基地建房申請后,第一時間到場,各司其職,了解情況,將農村村民在宅基地建房申請中的急、難、愁、盼問題第一時間就地解決,真正擔當作為,讓農村村民少走彎路、少跑冤枉路、不看臉色辦事。如少部分農戶因擬用宅基地上有電線存在安全隱患,供電所不予簽字蓋章,導致宅基地未能及時審批完成,馬街鄉宅基地聯審聯批服務中心及時聯系供電所協調,引導村民避開電線建房。
有效宣傳了宅基地政策法規。在聯審聯批和“三到場”工作中,向急需建房農戶解讀政策、宣傳政策,有效提高了農民群眾學法、用法、守法意識。
構建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安居才能樂業。馬街鄉通過“三保障”工作方法,實現了節約、集約利用農村土地與農村社會安居樂業的目的,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奠定了基礎。“一戶一宅”的政策舉措,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家鄉面貌的巨大變化,使農民生產生活更加便捷和舒心。
(作者單位: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