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西辛莊村有了新發(fā)展,該有的咱村里都有啦。”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濮陽縣慶祖鎮(zhèn)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成在河南代表團小組會議上發(fā)言,操著一口濮陽話細細盤點了村里五年來的變化。
李連成說,農村集體經濟咋壯大、咋能找到好的村干部、農民的思想咋進步、科技咋下鄉(xiāng),都是他每天思考的問題。今年他也帶來了相關建議。
加強對村干部的培訓
“發(fā)展集體經濟要會干巧干。”李連成對記者說,再窮的地方,也有自己的優(yōu)勢。
2016年,西辛莊村成立了農村黨支部書記學院,專門對農村黨支部書記進行培訓。李連成結合三十多年的村支書經歷,總結出了當好村支書必須具備幾個能力。第一就是腦中的思路要清,對中央、省、市的政策都能理解明白。第二是要會做群眾工作。做群眾工作不能蠻干,要能做巧做。第三是能干會干,要有發(fā)展的能力和手段,要懂經營。對此,他提出建議,要加大對村干部的培訓力度,有關部門要組織村干部,尤其是村支部書記進行專業(yè)學習,以提升其能力水平。
人心齊,泰山移。發(fā)展集體經濟的前提是統(tǒng)一思想。李連成說,去年市里交給了他一項新任務,要合并5個村成立大黨委,還任命他為黨支部書記。“我首先做的就是充分交流。”李連成說,先召開黨員大會對基本情況進行摸底,從解決眼前的緊急困難入手,贏得農民的信任。“村民只有先信任你,從心里感到你實實在在對他好,才有統(tǒng)一思想的可能。”
李連成認為,村里做每件事都不能著急,要一步一個腳印,每一步都要穩(wěn);有事大家坐下來一起商量,若大家的思路不一樣,就先緩一緩,不急于一時,但要弄清楚不同意見的背后原因是什么,解決了顧慮,事情自然就順理成章。“村里修路、發(fā)展大棚都是這樣,一旦決定開始干,速度就快了。”
建立村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激勵機制
“農村集體經濟要想發(fā)展,不能不靠國家資金政策支持,也不能全靠國家支持。”李連成對記者說,現在農村缺能人,缺技術人才。
他認為,近年來各級部門組織了不少科技下鄉(xiāng)活動,請了專家來農村講課,讓農民了解最新的農業(yè)科技信息,但在“接地氣”上還有待加強。“專家講完了一走,上過的課也跟著帶走了,新技術落不了地,農民原來啥樣還是啥樣,聽再多大道理也是徒勞。”
在他看來,創(chuàng)新成果要與農民的需求緊緊連在一起,農民需要的是田間地頭看得見摸得著的改變,需要的是自己能掌握的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
一方面是要讓科技落地,另一方面也要有能人帶動。李連成說,當前村干部的待遇還有提高的潛力。不能一刀切,干好干壞一個樣,村集體經濟發(fā)展得好要有激勵,但激勵要有標準,要全體村民都認可。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