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
在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三路里鎮有這樣一種特色產業,不僅能讓荒山變綠,還能帶動農民增收致富,這就是米槐產業。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三路里鎮溝東村黨支部書記、鹽湖區鑫中晟槐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雷茂瑞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研究米槐產業。他認為,米槐產業雖然是一個新興的特色中藥材產業,但已經讓數十萬山區農民、一大批旱塬山村走上脫貧致富道路,前景可觀。
雷茂瑞所在的溝東村屬于典型的旱塬地區,干旱少雨,全年降雨量只有300毫米,多年來,種植的小麥只能靠天收,一年也就收獲100多斤,貧窮就像一座大山沉重地壓在村民身上。看到父老鄉親的生活狀況,雷茂瑞立志要改變村莊的貧困面貌。經過一番考察,他發現國槐特別耐干旱、耐貧瘠,而國槐的花蕾——槐米在醫藥、保健、化工等方面都有廣泛的利用價值。雷茂瑞跑遍了全國30多個省份,研究了十幾萬株國槐樹,相繼成功培育出米槐新品種——雙季槐、米槐1號、米槐2號。
“我們現在這個米槐新品種,蘆丁含量在全國范圍內最高,每斤售價20~40元,一畝地收入可達五六千元,高的能到1萬多元。我們這邊人均6~7畝土地,所以去年我們溝東村人均槐米單項收入達到了2.5萬元,未來將突破3.5萬元。”雷茂瑞很看好米槐產業。
如今,在山西省相關部門的大力推動下,溝東村所在的三路里鎮4萬畝土地有3萬多畝種上了米槐樹,運城全市發展米槐產業30多萬畝,年產值20多億元,并輻射到陜西、甘肅、河北、重慶、廣東、廣西等十余個省(區、市),總面積達200多萬畝,一大批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目前,運城米槐不僅贏得了國內市場的關注,而且還贏得了世界市場的青睞,出口量逐年增加,并被泰國、新加坡等國的客商定為長期供應基地。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雷茂瑞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認為,米槐極其耐貧瘠干旱,它覆蓋的是荒山旱塬,能夠真正幫助當地農民提高收入,不違背“防止耕地非糧化”的國家政策。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能綠化荒山禿嶺,改善生態環境,既是農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又是環境治理的“生態樹”。因此,他建議,大力發展米槐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一是建設米槐種質創新與利用運城重點實驗室。良種是米槐產業的“芯片”。作為中國米槐產業的發源地,運城米槐具有十分突出的區域特色和優勢,擔負著引領我國乃至世界米槐產業發展的重任。建議依托運城米槐種質資源豐富、種植面積大、品質優良的優勢和運城迎波米槐開發有限公司20余年的育種基礎,在運城建設“米槐種質創新與利用重點實驗室”,組建高水平的米槐研發團隊,推動米槐種質創新,以優良品種推動我國米槐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培育壯大精深加工龍頭企業。米槐產業發展的最主要問題,是如何延伸產業鏈、增加價值鏈的問題。建議對米槐產業予以政策傾斜,按照“扶優扶強扶大”原則,在運城培育一批高起點、帶動型、關聯度高、市場競爭力強的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并引導企業加強新產品研發,深入推進運城米槐精深加工。
三是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建立米槐產業發展專項基金,通過“一流企業+一流科技團隊”“一流科技團隊+一流產品”的研發生產相結合模式,從原料采收、槐米加工、枝干利用、槐花槐莢槐豆利用、提取物處理等各個環節進行產品研發和課題攻關,使每一個環節都有一家龍頭企業利用資源優勢進行產品開發,形成資源聚集、產業集成、產品集合,建成全產業鏈生產、各個環節相互融合的產業集群。
四是打造運城米槐品牌。積極推進標準化生產,建立健全品質監督管理可追溯體系。加大“三品一標”認證力度,舉辦宣傳推介與產銷對接活動,喚起運城槐米“優質、生態、安全、綠色”的認同。讓運城成為米槐產業發展的品牌標桿,推動運城槐米走向世界,進而帶動全國米槐產業高質量發展。
五是打造國家級米槐全產業鏈示范區。運城市鹽湖區三路里鎮是運城米槐的核心區域,總面積35000畝,人均米槐單項收入25000元,有望突破50000元,有“天下米槐第一鎮”的美譽。建議集中優勢資源,在三路里鎮打造“國家級米槐全產業鏈示范區”,帶動我國米槐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