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羅鎮是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沙坡頭區的東大門,處于“一帶兩廊”沿黃生態經濟帶的中心區域,區位優勢明顯、民風淳樸、產業基礎良好,鎮域面積 348 平方米,轄 12 個行政村、116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 3.3 萬人。近年來,鎮羅鎮深入貫徹落實“從服務入手抓治理、靠服務優化促治理”的新發展理念,積極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整合綜治、民生、公安、司法等各部門資源力量,打造了寧夏首個以黨建為引領的鎮羅鎮鄉村治理中心,推進基層治理落到實處,實現鎮、村兩級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凝聚強大合力。
一、做好三篇融合文章,形成治理強大合力
一是機構人員融合。以綜治辦為主導,信訪、人民調解、綜合執法、司法部門全員入駐,法院、人社、民政、醫保等單位派員常駐,集中辦公,共同為群眾服務,實現群眾進一個門、見一個人、一攬子解決。
二是職能作用融合。各部門堅持各自職責,在依法履職的基礎上,對重復、交叉的職能進行整合,制定了統一受理、集中梳理、制定預案、組建專班、下沉調處、定期回訪的閉環式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切實提高效率,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組織建設融合。整合中心黨員,成立功能性黨支部,由政法委員擔任黨支部書記,派出所所長、司法所所長擔任黨支部委員,在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協商議事處理各種問題,黨支部黨員率先垂范、爭做表率,形成了黨建引領、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鄉村治理新格局。通過促進三個融合,實現黨建工作和鄉村治理中心工作同頻共振。
二、健全四個工作體系,推進集約高效運轉
一是下沉巡回矛盾糾紛調處體系。從各種渠道搜集群眾即時反映的問題,即時辦結;每半月組織各村全面排查,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逐一分析、研判,制定一案一策;下沉巡回調解小組每半月一次深入各村,根據糾紛性質采取現場調解、上門調解等方式,主動把化解矛盾端口向各村、各村民小組、各戶深入推進,將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群眾家門口,消除在萌芽狀態。
二是“人民調解”+七聯動工作體系。健全仲裁、公安、法院、檢察等多部門聯動體系,聯合調處、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推動各類糾紛解決機制之間的互聯互通、協同協作,實行疑難重大糾紛“集中式”會診、跨區域糾紛“攜手式”聯調、不穩定因素“一體化”防控模式,推進聯動化解糾紛無縫銜接,切實解決執行難問題,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三是到村、到組、到戶的網格化管理體系。組建黨員網格化管理隊伍。根據各村巷道分布情況,劃定網格,將一些熱心村級事務、積極為群眾服務的優秀黨員吸納進網格員隊伍,擔任網格長、隊長、巷道長,走村入戶宣傳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在走訪過程中對網格內的苗頭性問題進行排查,及時調處化解,真正實現了處處有組織、事事有人管,“人在網中走,事在網中辦”的良好格局。
四是“一窗受理、一站辦結”便民服務體系。對民生所有事項進行整合重塑,設置綜合服務窗口,群眾來訪后立即進行登記受理,即辦件立即辦結,承諾件按照程序,群眾提交全部資料后,工作人員通過后臺將辦理實行分流至相對應的窗口,在規定的期限內辦結,及時將辦理結果反饋給群眾,大大簡便了辦事程序,徹底改變了以往群眾多頭跑路、辦事效率低下的問題。
三、聚力自治德治法治,續寫新時代“楓橋經驗”
一是以村民為主體,村干部為主導,激發區域自治源動力。隨著農村改革不斷深化, 鄉村治理主體已進入了多元化的趨勢。首先確立了村民治理主體地位,明確村委會干部職責定位, 已為村民自治提供渠道與途徑,如政務公開、民主選舉、民主評議、民主監督等。加強村民主人翁意識,鼓勵村民主動參與鄉村管理事務,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擴大村民有序參與。培養農民調解員,積極發展農村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引導基層組織、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共同參與鄉村事務的處理。
二是人治轉變為治理,實現鄉村治理有序。積極發揮“老范工作室”“律師講堂”“法治陣地”等在矛盾調解、普法教育、法律服務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律師“坐班值守+流動服務”模式,推進鄉村法律顧問“法治體檢”深入開展。推進“網絡+普法”常態化建設,訂立鄉村“法律明白人”培養計劃,有效服務基層民主管理,提升鄉村依法治理水平。針對農民知識結構和認知特點,創新鄉村法治宣傳教育,增強人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自覺。
三是以德治為基,激活鄉村文化價值。通過農民培訓、發放政策宣傳冊等方式,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定期開展鄉村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好鄰里、好媳婦等評選表彰和宣傳活動,大力營造尊老愛幼、勤勞節儉、誠實守信、崇德向善的良好德治環境,聚力志智雙扶,村風民風進一步好轉,激活鄉村文化價值。
四、做好“加減乘除”,穩步提升治理新格局
一是完善“1+4”機制,促進三個提升。鎮羅鎮通過完善鄉村治理機制,推動宗教治理、企業治理、學校治理和社團治理進一步改善,鎮羅鎮實現了社會治理水平明顯提升,社會治理方式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明顯提升。
二是打造聯動體系,實現三個下降。鎮羅鎮在沙坡頭區率先開展鄉村治理中心試點,培育了一批創新成果,取得了顯著成效。有效運用“人民調解+七聯動”工作體系,自 2021年 1 月以來,綜治中心共處理矛盾糾紛案件 110件,其中交辦函完成 7 件,12345 信箱 10 件,網上信訪 6 件,各村矛盾糾紛調解 71 件,重大信訪遺留問題解決 16 件,化解了 100 件,重點人員無越級上訪。通過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工作方式,以事實為依據,道德為標準,法律為準繩,切實解決群眾來訪問題。普通矛盾由 15 個工作日縮短到 7 個工作日,鎮羅鎮實現了矛盾糾紛數量下降,同一問題重復上訪下降,民轉刑案件下降,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的良好格局,切實提高了工作效率,形成合力。
三是融合治安建設,展治理新面貌。以融合發展為契機,聯動鎮羅鎮派出所,實行“雪亮工程”建設,始終堅持以群眾滿意為標準,以基層單位創建為原則,以平安村、平安企業、平安學校、平安農莊、平安寺院、平安單位創建為重點,自下而上,累進創建,通過宣傳先進典型,弘揚社會正氣,打造“平安鎮羅、和諧鎮羅”。
四是除頑祛疾,優化辦事環境。整合重塑鄉村治理中心信訪答復、民生服務、司法調解等有關事項,做好“層層加碼”的除法,切實解決集中服務群眾陣地缺失、基層綜合治理力量分散的問題,牢固樹立“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務體系,統一服務流程,精簡辦事手續,提升服務意識,營造高效為民的辦事氛圍。
(來源: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