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鎮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東縣南部,面積147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80個自然屯,居住著壯、漢、瑤等3個民族2.4萬人口。轄區內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素有“田東錳都”之美稱;天成農業公司建成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有機蔬菜生產基地和“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大型智慧育苗工廠,榮獲廣西四星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一條古榕江貫穿其中7個村,河流清澈,常年山青水秀,自然風光秀美,被譽為“田東最美鄉鎮”“攝影愛好者的天堂”。境內有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八仙山摩崖造像”,“牛魂節”被列為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人文氣息濃厚。近年來,江城鎮堅持黨建引領,重點在村民自治和數字鄉村上下功夫,走出一條鄉村善治之路。轄區內大諾村先后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自治區文明村、自治區生態村、自治區鄉村振興改革集成優秀試點村和百色市第二批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江城鎮和云林村分別被評為自治區文明鎮和文明村。
一、善用群眾智慧,推動村民自治
聚焦自然村這一微單元,把基層社會治理觸角延伸到屯一級,在更大范圍調動農村群眾參與村民自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一是組建村屯理事會。由群眾推選有經驗、群眾信任、責任心強的組長任理事長,屯內老黨員、群眾骨干為理事會成員,全鎮成立了101個屯級理事會,在推進村、屯大小事務中發揮了中堅作用。比如,通過理事會參與,推動供固村等5個村33個屯1600多戶農戶簽訂了土地流轉合同,流轉水田面積3000多畝,實現了天成農業重大項目順利落地投產。
二是組建鄉賢參事會。鄉賢參事會由村“兩委”、退役軍人、在外工作人士等組成,通過組建鄉賢會微信群、舉辦鄉賢會圓桌會,凝聚村內能人的智慧,為村屯發展出謀劃策、提供支持。江城鎮各類社會組織圍繞鄉村治理開展了“尊老愛幼”慰問活動10余次,組織成員返鄉創業30多項,救助患病、困難群眾120多人,“鄉親”這個詞得到了生動闡釋。
三是組建志愿服務隊。建立了以“用愛與責任,讓感動常在”為宗旨的“古榕江新風尚志愿服務隊”,設立江城鎮愛心助學基金,堅持開展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為主的“三關愛”志愿服務活動。目前,志愿服務隊有各類志愿者189名,開展了24場公益活動,捐贈的愛心款物達30多萬元。
二、打造線上安防,推動守法向善
結合“智慧江城、數字鄉村”建設,建立“互聯網+”社會治理模式,推動社會治理精細高效。
一是網格管理線上監控。打造江城鎮“智慧鄉村”綜合管理服務中心,搭建視頻監控平臺,主動融入天網工程、雪亮工程,在全鎮重要路段、各村進出路口安裝100個以上高清攝像頭,構建鎮村屯“三級網絡”監控,初步形成視頻監控“遍及式、實時化”安防體系。
二是法律服務線上預約。全面實施“一村一法律顧問”,開展黨員律師進駐干群連心室、法律援助進村、法律顧問進村等活動,推行法律服務線上預約,實現“普法面對面、服務零距離”,“有矛盾預約法律顧問”成為村民的口頭禪。全鎮多年來沒有出現群體性上訪、越級上訪、鬧訪現象。
三是法治教育線上普及。將普法陣地建在“古榕江在線”“智慧大諾”微信公眾號上,讓群眾第一時間能夠快捷高效地了解到常用的法律知識,同時,利用身邊人、身邊事“現身說法”“以案說法”等方式,推動法治宣傳教育鄉村全覆蓋。比如,深入村屯開設“古榕樹下大講堂”,通過現場直播、播放視頻等形式,宣傳掃黑除惡、打擊黃賭毒、農村矛盾糾紛調處等知識,受教育人數累計達18000多人次。
三、發展智慧農業,推動奔康致富
引進廣西長江天成集團,投資建設天成(田東)國家有機智慧農場。項目總規劃面積近2.6萬畝,涵蓋江城鎮的5個村,其中核心區5000畝、拓展及輻射區2.1萬畝,總投資預計10億元。已經建成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有機蔬菜生產基地和“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大型智慧育苗工廠,榮獲廣西四星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規劃建設年處理25000噸有機肥廠、科技研發中心及古榕江生態農業休閑旅游度假區等項目,致力于打造成為國家級一二三產業融合示范基地、國家級田園綜合體。
智慧農場通過建立物聯網監控系統、標準化生產管理系統、全流程溯源系統、大數據展示系統等四大系統,導入無人駕駛運輸車、三維建模地圖等應用,讓多種信息技術在農業中實現綜合全面應用。整合使用4900萬元財政涉農資金,通過產業配套、土地流轉經營、聯合經營、股份合作經營管理等四種模式,有效引導企業與貧困戶、貧困村建立利益聯結幫扶機制,帶動近500名村民就近就業。公司為項目所在地村集體支付流轉土地總租金的5%作為土地流轉管理服務費,每年村集體經濟增收3.5萬元以上;與縣內22個貧困村簽訂聯村幫扶協議,每年為每個村發放1萬~5萬元的收益分配。
(來源: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