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是黨和國家“三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負責農村生產關系管理指導和服務的專業工作,擔負著貫徹執行黨的農村基本政策、鞏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維護農村基本經濟秩序、保障農民基本財產權益等一系列重大任務。承擔這些任務的廣大農經干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若要把黨和國家的各項任務要求細化為職責使命、實化為工作擔當,必須下足“四項功夫”。
肯下“笨功夫”。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政策性強、專業要求高、業務涉及面廣、聯系群眾緊密,工作內容包括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穩定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實施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會計審計、開展農村經營管理統計等。農經干部特別是新加入隊伍的農經干部要想圓滿完成這些工作任務,必須要有扎實的“功底”。因此,農經干部必須肯下“笨功夫”“苦功夫”,認真學習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業務知識和操作技能,著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增強勝任農經工作的“底氣”,真正做到“站起身來能干、拿起筆來能寫、走上臺去能講”,把自己鍛造成為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行家里手。
會下“巧功夫”。農村經營管理工作千頭萬緒、繁瑣復雜,涉及“三農”工作的方方面面,處理稍有不慎極易造成負面影響。因此,作為農經干部要熟悉處置復雜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必須會下“巧功夫”“妙功夫”。干農村經營管理工作,必須時刻關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趨勢,立足三農實際,采取農民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式,用情、用心、用力依法依規依紀解決好各類問題和矛盾,力爭把有限資源的效用發揮到極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達到上級領導、基層干部、農民群眾三滿意。
多下“實功夫”。農村經營管理工作上接天線、中接實情、下接地氣,關乎廣大農民群眾實實在在的利益,推進過程中來不得半點“華而不實”,要嚴禁脫離實際、好高騖遠,避免淺嘗輒止、蜻蜓點水,多下“實功夫”“硬功夫”。針對“三農”工作的現狀和問題,要牢記“上為國家分憂,下為百姓解難”宗旨,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深入基層、走近群眾、撲下身子,摸實情、查實因、謀實策、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切實解決基層干部群眾的“急難愁盼”。
善下“細功夫”。農村經營管理工作事關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可以說“牽一發而動全身”,絕不能對此有“大而化之”“應付了之”“一笑置之”的思想和行動。“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農經干部必須善下“細功夫”“精功夫”,對待每一項工作都要秉持認真負責的態度,以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情懷,細分服務對象、細密工作標準、細化落實措施,千方百計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鄉、到村、到戶、到人,將黨的溫暖送到農民群眾的心坎上,讓農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平縣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