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龍頭企業與農民利益聯結機制創新的佳沃實踐
時間:2023-10-16 09:06:02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 孔祥智 魏廣成 字號:【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龍頭企業通過與小農戶建立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機制,在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佳沃集團涉農業務蓬勃發展,其子公司深圳市鑫果佳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果佳源”)在云南、海南兩省大力發展藍莓與鳳梨種植產業,通過訂單農業、土地流轉等多種方式與農戶構建了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助農增收成效顯著。為深入了解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的具體做法,筆者對佳沃集團旗下的紅河佳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裕公司”)和海南菠蘿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菠蘿哥公司”)與農民構建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進行了調研。

  一、創新舉措

  佳沃集團是聯想控股的全資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現代農業和食品產業集團,其產業布局包含水果全產業鏈、優質蛋白全產業鏈、智慧團餐和創新協同等四大事業群,其中水果事業群中的鑫果佳源是一家集藍莓、鳳梨等水果的種植、倉儲、加工、銷售、研發等于一體的全產業鏈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企業通過構建水果全產業鏈與供應鏈,帶動農戶圍繞水果產業增收,以多元化的聯結方式與農戶形成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雙方互利共贏,形成了以“土地流轉+農戶就業”“全程服務+農戶創業”為基礎、標準化數智化生產為提升的“農業企業+農戶”新型利益聯結機制。

  “土地流轉+農戶就業”的統一經營模式。土地流轉方面,佳裕公司的經營模式以統一流轉、集中經營為主。經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政府協調,該公司從村集體統一流轉土地,簽訂合同期30年。農戶以租金的形式獲得基本收益,畝均土地租金收益2500元/年,戶均流轉收益10000元/年。為解決土地細碎化的問題,政府和村集體發揮了積極作用。一方面,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政府為整合分散的土地提供支持,推動鄉鎮政府和村集體動員農戶流轉土地,實現土地連片化。另一方面,政府和村集體為該公司穩定土地流轉關系提供保障,引導簽訂長期土地流轉合同。在吸納勞動力就業方面,佳裕公司優先雇用本地流轉土地的農戶,與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農業農村部門聯合構建產業扶貧長效增收機制,吸納當地失業農戶和脫貧戶到藍莓生產基地就業,帶動200名農戶實現就業,人均增收3萬~4萬元/年,有效實現農戶增收。

  “全程服務+農戶創業”的分散經營模式。全程服務方面,菠蘿哥公司與普通農戶、種植大戶簽訂訂單協議,引入“保底價格”機制,為農戶提供從種苗、技術到銷售的全程服務,并以“訂單保底、合同價收購”的訂單農業方式與農戶開展合作。首先,公司制定了最低收購保護價,盡管農產品價格會隨市場價格變化而變化,但公司收購的最終價格不會低于最低保護價和平均市場價。農戶通過訂單銷售給菠蘿哥公司的鳳梨每斤溢價1元,以平均畝產2500斤計算,農戶畝均增收約2500元。其次,公司為農戶提供價格優惠的臺農17號鳳梨苗,同比每株降低0.1元,畝均為農戶降低成本320元/年,種苗成本降幅達12.5%。最后,農戶嚴格按照合同規定為公司生產符合要求的鳳梨,并得到公司全程的技術支持與服務。農戶創業方面,2023年初,菠蘿哥公司牽頭成立種植聯盟,與種植戶和種植公司簽約7000畝鳳梨種植訂單,預計每畝為農戶節本增收4500余元,戶均增收3.6萬元。以種植大戶袁錫廉為例,該農戶流轉羅門村、南邊村、北邊村、上村、中村、下村等10余個村和農場的集體土地3200余畝,統一種植鳳梨,畝均增收1250元/年,年增收200萬余元。

  標準化數智化生產。佳裕公司與菠蘿哥公司應用現代種植技術、數智技術建立標準化、規范化的品牌品質標準,實行統一供種、統一技術、統一收購、統一服務“四統一”的種植生產經營模式。以統一經營為主的佳裕公司為例,該公司從國外購進全自動的水肥一體化系統,根據不同株齡、不同時令的需要自動為藍莓植株配肥,現能同時滿足700畝藍莓的用水用肥需求,對提高藍莓品質發揮了重要作用,產值溢價率達20%。以分散經營為主的菠蘿哥公司為例,該公司投資800萬元建成四條菠蘿分選線,日產能提升至40萬斤,較人工篩選效率提高300%。此外,菠蘿哥公司還廣泛開展與鳳梨相關的各類技術培訓,邀請國內外知名農業專家授課,為農戶開展豐富的農業技術培訓,主要內容包括農業機械培訓、病蟲害綠色防控、有機肥施用、無人機植保等農業技術。公司成立以來年均開展農技培訓人次數超過1000人次,切實發揮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的引領作用,增強了菠蘿哥品牌的市場競爭力,有效帶動了農民實現增收致富。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土地流轉存在制度性障礙。一方面,企業統一流轉土地難度大。由于土地流轉周期短、集中度低、流轉規模小,農村又缺乏土地流轉中介服務組織,農業企業統一流轉大規模土地開展經營非常困難,但小規模土地又無法滿足農業龍頭企業的種植需求。另一方面,企業流轉土地缺乏長期保障。企業在流轉土地上投資廠房、大棚、設備、滴灌系統等耗費了大量的投資,需要穩定的土地流轉關系以確保長期經營,目前仍缺乏相應保障,存在著較強的違約風險。

  二是脫貧農戶就業增收壓力大。首先,脫貧農戶就業增收缺乏長效機制。以佳裕公司為例,盡管該公司每年帶動當地200余名農戶實現就業,但長期職工僅有30余人,其他雇工以短期就業為主,因此脫貧農戶通過就業增收缺乏長期保障。其次,脫貧農戶創業效果不佳。由于脫貧戶受教育程度偏低,多缺乏技能和工作能力,盡管企業在前期脫貧攻堅期間已經幫助其脫貧,但創業增收效果仍較有限。最后,脫貧戶生產的農產品附加值低。目前,菠蘿哥公司扶助的脫貧戶種植規模較小,缺乏種植技術,產品質量不高,導致其鳳梨產品的附加值較低。

  三是利益聯結機制有待強化。一方面,農戶與企業的利益聯結機制不緊密。目前,“佳裕公司”僅僅是通過土地租金、工資方式促農增收,且大多數農戶以短期務工為主,尚未完全構建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另一方面,交易方式主要以訂單交易為主。盡管菠蘿哥公司已經與100余名農戶簽訂了7000余畝優質鳳梨訂單合同,但兩者的關系僅僅是以訂單交易為主。部分農戶因臺風、水澇原因導致歉收而得不到全方位保障。由于市場風險大,菠蘿哥公司與農戶尚未構建“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聯結機制。

  四是普通農戶標準化數智化生產程度不足。首先,農戶生產方式較為傳統。果農仍以傳統的種植方式為主,其生產的水果具有品質較差、溢價較低的特征,難以滿足大眾對高品質水果產品的需求。其次,水果市場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由于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水果行業存在著一些過量使用化肥農藥的問題,進而導致水果品質降低,擠壓了優質水果的發展空間。再次,普通農戶缺乏技術服務與指導。目前,水果行業缺乏相關的社會化服務組織,普通農戶得不到新的生產技術和知識,進而難以實現標準化生產。最后,農戶不具備數智化轉型的能力,無法通過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農業生產方式實現節本增收。

  三、政策啟示

  一是構建土地流轉長效機制。一方面,完善和構建農村土地流轉專班機制。有效落實市場化運行管理制度,協調集體經濟組織與農戶開展成方連片的土地流轉,為農業龍頭企業土地流轉工作提供指導和協調。另外,支持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統一整合撂荒地和流轉承包地,為企業提供連片的土地,提高農地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為農業企業流轉土地提供長期保障。鼓勵農業企業與農戶簽訂長期土地流轉合同,為農業企業投資土地提供切實保障,提高農業企業對土地的長期投資意愿。

  二是構建就業創業保障機制。首先,完善“龍頭企業+農戶”的就業幫扶機制。優先使用當地勞動力從事生產經營,在生產管理中對農民開展培訓,積極培養“田秀才”“土專家”等,著力推進農民穩定就業。其次,鼓勵農業龍頭企業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支持龍頭企業開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農產品產地開展初加工,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把更多的農業產業鏈增值收益留在農村。最后,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創業增收。支持農業龍頭企業與普通農戶開展多方面的合作,通過股份合作、訂單農業、技術培訓等多種方式帶動農戶創業增收。

  三是構建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一方面,構建長效利益聯結機制。建立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穩定機制,龍頭企業應著眼于長遠,與農戶共享收益,真正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切實保護農戶與龍頭企業合法利益,發揮好企業帶動農戶作用。另一方面,發揮中介組織橋梁與紐帶作用。積極構建農民專業合作社等中介組織,且中介組織應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機制,構建信息化網絡體系,及時為龍頭企業和農戶提供準確全面的市場信息服務,協調利益關系。

  四是引導開展標準化數智化生產。首先,支持農戶開展標準化生產。切實把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納入按標生產、依標監管的軌道,以農業標準化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其次,支持農業企業持續開展農業標準化示范創建。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作用,支持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及龍頭企業等創建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實現標準制定、組織實施到跟蹤評估的一體化推進,以點帶面,帶動全產業鏈標準化。再次,以社會化服務帶動農戶參與標準化生產。把標準化嵌入投入品管控和作業流程,通過社會化服務、訂單農業等方式,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引導小規模農戶步入標準化軌道。最后,支持農業企業開展數智化標準化生產。農業龍頭企業建立數智化試點開展標準化生產,提升品牌溢價,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

責任編輯:劉天承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