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河北:集體種地的“金扁擔”
時間:2023-10-16 09:29:42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本刊記者 陳 娜 字號:【

  6月11日,河北省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牛進莊鄉趙莊子村賣出了今年夏天的第一車小麥,談好了的價格是每斤1.3元,車輛過磅顯示凈重千克數“34180”,賬本上記錄下合計數“88868元”,參加人員全部在當日小麥出售日定價單上簽了字。趙莊子村黨支部書記趙立華對記者說:“這是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種的第一季小麥,多虧了MAP中化現代農業的托管服務。”

  去年以來,越來越多的黨支部領辦土地專業合作社扎根燕趙大地,通過集體種地、規模化經營,為鄉村振興注入動能。他們以勇于擔當、滿腔熱情和巨大的付出,帶動村民走上集體經濟發展之路。說起了趙莊子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黨支部書記趙立華充滿了自豪,他說:“村民的積極性讓我感動,人聚到一起,是人群,心聚到一起,是團隊,我們現在一個村,就是一個強大的團隊了。”

  起步維艱,在兩個種植季結束后,定興縣高里鎮景安村在給村民分紅500元后,還形成了80余萬元的集體積累,但起步時,黨支部書記滿術平說:“當時村里沒有錢,我和老婆要了4萬元,后來澆水、用電、用工等,4萬元遠遠不夠,又從家里拿了13萬元。想想當初不容易,但看看現在,村里有錢了,能為村民辦更多福利了,非常高興。” 滿書記說:“也多虧了有MAP的支持,不然,我們可能也沒有勇氣流轉這么多土地。”

  MAP以其專業性、全面性等突出優勢,成為了河北省保定市定興縣、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多地鄉村的合作伙伴,為集體種地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啥選MAP?種地更專業!

  在趙莊子村委會外,67歲的村民趙樹華給記者算起了自家的賬:“家里的3塊地一共8畝,每年投入不少可收入卻不高,大多數年景也就賺個人工錢。” 去年十月初,一聽說村里要流轉地他就來報了名。趙莊子村大部分是鹽堿地,定的流轉費是每畝地600元,多出的收成農戶與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六四分。

  “我們種地的底氣就來自MAP的支持!” 牛進莊鄉黨委書記吳世璽對記者說。去年,吳世璽帶著鄉里23個村黨支部書記到正定縣、定興縣參觀了MAP模式后感到十分激動:“我們這大部分村基本沒啥資產,想發展集體經濟只有靠土地,他們給了我們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底氣。”

  據吳世璽介紹,自從決定村集體流轉土地,有不少單位、公司來尋求合作提供種地方案,有的甚至提供啟動資金。“我們選擇MAP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看中了MAP‘會種地’這個技能。”

  MAP給村里配備了專業的農藝師。“都是農學畢業的大學生,種地比老把式還有經驗。” 吳世璽說,在今春澆第一水地的時間上,農藝師耿立宮就提出了新標準。“村民都是按節氣澆地,今年立宮提出澆地要根據地溫濕度等綜合判斷,比往年晚了幾天,但效果的確更好。” 趙立華說,“隨著一項項科學種田方法的引進,存在的質疑聲越來越少。”

  景安村是MAP整村推進落地河北的第一個村,也是去年吳世璽參觀考察過的村。

  景安村黨支部書記滿術平談起集體種地頭頭是道:“我們最早和MAP合作的模式是‘兩自五統’。” MAP負責“五統”,即統一提供良種、統一農資供應、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收割服務、統一糧食回收;村集體負責“兩自”,即自主按季播種、自主依需灌溉。“頭一年,我們定的流轉費是1000元一畝,當年就實現分紅200元。” 滿術平說,“這多出來的收入主要得益于MAP的科學種地。”

  定興縣北南蔡鄉東辛莊村黨支部書記閆福來是2018年返鄉回來的能人,原本開箱包廠的他沒啥種地經驗。當記者問及為啥托管給MAP時,他這樣回答:“大企業值得信賴。”

  據中化現代農業河北有限公司總經理未俊歧介紹,定興技術服務中心自2020年入駐,服務涉及定興縣16個鄉鎮,截至2022年底,定興縣托管面積共計2.5萬畝以上,助力村集體增加收入超500萬元。

  種地咋保障?保險來幫忙!

  “我們選擇MAP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保障比較全面。”吳世璽對記者說。

  在災害面前,農業保險就是農民的“定心丸”。隨著農業適度規模化經營的快速發展,農戶風險保障需求日益增長。

  去年以來,河北省在86個產糧大縣推開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試點工作,完全成本保險在原來直接物化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基礎上,進一步覆蓋全部農業生產成本,小麥、玉米保險金額從原物化成本的500元/畝、400元/畝提高至950元/畝、800元/畝,分散了種糧風險。

  MAP合作的保險公司推出了“大數據產量保險”,進一步為糧食生產“遮風擋雨”。結合目前政策險,根據當地平均產量水平, 將保險金額提高到每畝最高1200元,而且保險項目從原來的只保旱災、澇災等重大自然災害擴展到了也保火災等人為風險。

  “有了這份補充保險,這下托管就放寬心了。”滿術平對記者說。據悉,MAP針對合作的村集體提供65%的保費補貼,村集體實際僅需承擔保費的35%,實際繳納保費降至保額的1%~2%。“現在每畝地僅多花了不到5元,所有保費加起來總共不到20元。”定興縣高里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呂仁猛介紹說。

  在景安村地頭,滿術平拿出手機點了一下,伸縮式噴灌從地里冒了出來開始澆地。滿術平介紹,去年景安村集體種的1200畝地全部改造成了高標準農田,再加上保險,“這下真正是旱澇保豐收。”

  賬目清晰,種地成了村級增收新來源

  7月3日,趙莊子村秋玉米播種完成,灌溉接近尾聲。“麥收后又有十幾戶找到大隊,把地交了上來。”在村委會辦公室的墻上,記者看到一張全村耕地圖,大部分地塊已被標注了紅色,是已經流轉的地。趙立華對記者說,預計今年年底前能實現整村100%流轉。

  無獨有偶,東辛莊村陸陸續續有幾十戶村民來找閆福來,想要把地流轉給村里統一種。短短幾季、甚至一季,整村托管模式就交出了一張張令人驚喜的成績單,生動詮釋了實干是最質樸的方法論。

  “從最開始的一個鐵鍬都沒有,到現在有了噴灌設備等小型農機具和固定資產,賬上還有結余現金,以前都不敢想。”閆福來說,目前,東辛莊村集中耕種的土地有650畝,分為一大塊和三小塊,下一步的思路是要以此為基礎從周邊開始擴大。

  在東辛莊村托管地塊旁的活動板房里,記者看到上下兩個證書,一個是2019年12月定興縣農業農村局頒發的定興縣北南蔡鄉東辛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一個是今年2月在定興縣行政審批局登記的東辛莊土地專業合作社。閆福來介紹,從今年起股經社和專合社的賬目完全分開,都在鄉農村“三資”委托代理中心代管,分別有各自的開戶行賬戶。“賬目分得越清楚,農戶越放心。”閆福來說,去年的盈余分配比例實際是50%,遠高于既定的30%。

  “集體增收了,我們農民也受益。”說起整村托管,趙莊子村76歲的村民趙相河直豎大拇指。今年收完小麥一直不下雨,而搶種玉米必須立馬灌溉才能保證出芽,村里租了泵機把大浪淀排水渠的水抽了過來才播了種。“集體種地比個人種更有力量,要還是個人種的話,澆地就很難了。”趙相河說。

  整村托管后,適度規模經營的優勢體現出來了。據測算,農作物播種成本普遍能降低200元左右,產量則提升10%~20%。收麥后麥秸打捆賣給周邊養殖戶,一畝地還能多20元收入。

  6月28日一大早,牛進莊鄉的22個村黨支部書記冒著酷暑來到趙莊子村觀摩整村托管。“我來學習整村托管怎么在村里落地。”小徐市村黨支部書記張超說,村里一共800畝,回去也得抓緊醞釀走托管增收的路子。吳世璽介紹,今年要實現牛進莊鄉全鄉試點,讓整村托管成為撬動集體增收的支點。

  

責任編輯:劉天承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