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北省玉田縣緊緊抓住省級農村宅基地規范管理和閑置宅基地閑置住宅盤活利用試點契機,堅持一切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定思路、找方法、破瓶頸、求實效,通過系統總結、健全完善、鞏固提高,扎實推進試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夯基礎,搭建宅基地創新管理體系
推動檔案信息數智化。為掌握農村宅基地最新數據,制定以農戶為單位的《玉田縣農村宅基地基本情況統計表》,在全省率先開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覆蓋農村宅基地普查登記,實現“一戶一表”“一村一冊”。按照省宅基地基礎信息調查工作安排部署,再次補充調查完善數據,及時將宅基地現狀信息錄入平臺,全縣共有17.49萬戶農戶、20.96萬處農宅,涉及土地面積9.2萬畝,其中閑置宅基地4941處、涉及土地面積2381畝。投資28.5萬元,聘請專業設計單位,建成高標準、數據化、智能化農宅檔案室,將全縣農村宅基地檔案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全部移交到縣農業農村局,促進了工作效率提高。
推動規范管理制度化。在深入探索實踐的基礎上,相繼制定出臺了《玉田縣農村宅基地審批和住房建設管理辦法》《玉田縣農村宅基地規范管理和閑置宅基地閑置住房盤活利用試點示范實施方案》等指導性文件;20個鄉鎮全部建立健全聯審聯辦制度、動態巡查制度,保障了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縣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住建局聯合建立了宅基地審批及轉讓新機制,依托“玉田縣不動產登記中心”交易平臺,有效管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規范轉讓,在全市率先開展了審批和轉讓業務,頒發了全市首本農村宅基地房地一體不動產權證。
推動隊伍建設網絡化。成立了由常務副縣長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縣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住建局等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農宅改革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縣農業農村局,并從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抽調3名骨干力量從事日常農宅管理工作;20個鄉鎮對農宅管理人員進行整合,明確由鄉鎮自然資源和規劃所對接縣農業農村局農宅管理科;全縣750個行政村每村明確了1名協管員,構建了縣、鄉、村三級聯動工作機制。
推動政策宣傳多樣化。針對農村群眾對宅基地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采取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促進廣大群眾轉變舊思想,樹立新意識。在市集日等人群聚集時間發放政策“明白紙”,通過縣廣播電視臺開展政策講座,懸掛張貼宣傳條幅、標語等,為試點示范工作營造良好氛圍。以法律法規、規范管理、操作程序等內容為主,組織開展農村宅基地管理人員培訓工作,截至目前,全縣開展以會代訓、分類指導培訓30多場次,1000多人次參加,實現了鄉鎮主管領導和鄉鎮、村宅基地專兼職管理人員業務培訓全覆蓋。
推動督導檢查常態化。縣委、縣政府督查室將試點示范工作納入重點督查事項,不定期深入鄉鎮開展專項督查,推動試點工作落實落地。縣農業農村、住建、自然資源和規劃等部門健全了聯合執法和督導機制,經常性開展專項執法活動,有效增強了對違法違規行為的震懾力。
促盤活,讓閑置農宅得到有效利用
玉田把化解“五個難題”作為盤活利用閑置農宅的主攻重點。“五個難題”即農產品加工業用地指標不夠,農戶建房用地儲量不足,鄉村振興公益事業性設施用地短缺,農村閑置宅基地難以統一開發利用,閑置宅基地閑置住房農戶間互補流動不暢。
把閑置宅基地閑置住房盤活利用與產業振興結合起來。探索以大安鎮龍瓜子村玫瑰莊園為代表的“盤活利用閑置農宅+產業振興”試點模式,在龍爪子村盤活閑置宅基地6處、5.9畝,用于玫瑰花儲藏和初加工簡易設施占地。
把閑置宅基地閑置住房盤活利用與解決農民住房難結合起來。在全縣范圍內探索“閑置+流轉”“建設用地存量+審批”“申報農用地轉用指標+審批”試點模式,解決了一些農民住房問題,起到了保障民生作用。
把閑置宅基地閑置住房盤活利用與改善農民居住條件、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探索打造以鴉鴻橋鎮劉現莊村為代表的“拆舊+建新”試點模式,村民以自有宅基地面積按一定比例置換購買樓房,村集體將原有農宅改建成庫房,出租給鴉鴻橋商貿物流有限公司,改善農民居住條件的同時,也促進了村集體增收,受到農民群眾的歡迎。
把閑置宅基地閑置住房盤活利用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起來。探索以虹橋鎮“玉菜源”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為代表的“舊宅改造+休閑觀光”試點模式,改造提升村內空置民房、老房、集體所有房產等105處,經過加固、修繕、再裝修后,改造為特色驛站、農家小院等。
再深化,做好新形勢下農宅改革“大文章”
為進一步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玉田堅持探索多條路徑,推進農宅管理體制機制創新,下一步將從四方面發力:
深入探索農宅翻建、改擴建審批制度的有效實施,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流轉的合同化、規范化管理方式,閑置宅基地閑置住宅盤活利用的合法路徑,做好省級試點規定動作。
深入探索農村宅基地改革同鄉村振興有機結合,打造通過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推進鄉村振興的樣板標桿,逐步形成適合本地實際情況的模式。
深入探索基層農宅管理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其地緣、人緣優勢,對農村宅基地實施有效管理;探索健全農村宅基地村級自我管理機制,把農宅管理納入村“兩委”干部職責,寫入村規民約。
深入探索多種宅改發展模式,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在“農房+休閑體驗”“村莊+農民公寓”“產業+集體經濟”“特色+村落保護”“資本+土地開發”“市場+商貿物流”等方面,充分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
(作者單位:河北省玉田縣農業農村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