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陽信市億利源清真肉類有限公司是以肉牛產業為主導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民族特需商品生產企業、中國畜牧業協會牛業分會副會長單位,《鮮、凍分割牛肉》國家標準起草單位。公司聚焦“育好牛、養好牛、宰好牛、賣好牛”,打造國內首家5G高端肉牛智慧牧場,創新實踐“七位一體”金牧融合服務模式,通過多元社會化服務推動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主要做法
一是公司供種源。億利源公司積極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肉牛新品系——魯蒙黑牛,填補我國高端黑牛種質資源的空白。公司向養殖戶提供懷孕母牛,將母牛交給養殖戶飼養,生產的犢牛也由養殖戶飼養,公司為養殖戶統一提供授精、疫苗獸藥、技術指導、飼料配方等保姆式服務。養殖戶飼養的犢牛經過大約6個月達200公斤后,由公司高于市場價1000元回收用于品系培育,難懷孕母牛和生三胎后的母牛交還公司,公司將3萬元保證金退還養殖戶或者為養殖戶重新更換母牛。如果母牛意外流產難孕退回億利源公司調換,前期飼養費用由公司承擔。目前累計向54家養殖戶提供懷孕基礎母牛1850頭,公司累計收購犢牛1120頭,交易額達1008萬元,較養殖普通母牛,養殖戶收入增加值可達168萬元。
二是合作社定標準。養殖合作社選擇具有一定規模養殖場所和母牛養殖經驗的養殖戶,并對養殖戶進行養殖環節和貸款用途監管,防止出現養殖環節不規范和用于購牛的貸款挪作他用的情況。目前54家養殖場戶自發組織成立9家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發揮社員的技術互助、資金互助作用,實施“五統一”管理,統一飼養標準、統一飼草料配制供應、統一防疫消毒、統一能繁母牛發情檢測及凍配、統一出售犢牛,既保養殖安全,又降資金風險。
三是農擔來擔保。省農擔公司為養殖戶提供“養母繁犢”擔保服務,并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總授信額度3億元。省農擔提供擔保以及母牛活體抵押,擔保費率約為0.5%,3萬元3年期總擔保費為450元。
四是銀行保融資。銀行按基準利率加補貼方式,針對每只基礎母牛活體,按3萬元/頭、期限3年提供信貸資金給養殖戶,作為養殖戶向億利源公司交的可繁育母牛保證金,相當于養殖場戶只辦理貸款手續,母牛即可領養,解決了養殖戶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五是保險可兜底。保險公司為養殖戶飼養的母牛和犢牛投保政策性保險(保費300 元,保額10000元)和意外傷亡商業保險(保費490 元,保額14000元),保費由億利源公司承擔,大大降低養殖戶風險,打消了母牛養殖過程中流產、死亡引起經濟損失的顧慮。
六是數字優管理。數字科技公司建立母牛數字化5G監控系統,免費給每頭母牛佩戴監控項圈,通過耳標和智能項圈實現對牛的個體身份識別及體征信息的自動獲取,對牛的行為進行實時監測。通過環境監測感知設備,進行智能化控制,提供良好的養殖福利,聽音樂、喝啤酒、做按摩、吹風扇、睡軟床。大數據平臺保障了對母牛養殖情況全程數字化管理,確保了養殖各環節安全可控。通過數字技術,政府監管部門可監管到養殖各環節,保證了食品安全。
七是養殖戶受益。養殖戶按照協議要求建好牛舍,配合辦理保證金貸款手續并按時繳納利息,備好喂牛精飼料和粗飼料,加強飼養管理,科學養殖繁育。養殖戶以3萬元/頭的價格購買億利源懷孕母牛,正常情況下養殖1頭魯蒙黑牛費用分別為,魯擔惠農貸款補貼后銀行利息及擔保費約1340元/年,基礎母牛養殖成本約3900元/年,犢牛半年養殖成本約600元,醫藥費、水電費約550元/頭,合計總費用每年6290元/頭,犢牛成交價為12000元/頭,每年純收益為5610元/頭。每戶養殖30頭,按每年賣27頭犢牛計算,毛收入可達32.4萬元,純收入約15萬元。
二、取得成效
肉牛種質資源實現新突破。公司堅持自主創新,充分挖掘地方牛品種優勢基因,利用分子輔助育種和胚胎移植技術進行群體選育,建立核心群、擴繁群、改良群三位一體的開放式育種體系,利用安格斯牛早熟易配,渤海黑牛遺傳性能穩定,澳系和牛肌內脂肪沉積能力強的優勢進行雜交,然后導入蒙古牛耐粗宜牧的優勢基因,篩選并組建基礎育種群,實現高端肉牛種質資源的新突破。
肉牛養殖價值實現新提升。“七位一體”服務模式既破解了養殖戶缺銷路不敢養、缺資金不愿養、缺技術不會養的問題,又解決了公司優良品種和飼料來源以及飼養人員、飼養場地短缺問題,實現年出欄良種肉牛2萬頭,每頭可增加A3級以上高品質牛肉45公斤,增值3.6萬元。
肉牛飼料供給實現新增效。在數字化牧場建設中央廚房智能飼喂系統,通過監控項圈識別牛只月齡,為養殖農戶提供便捷的科學配比飼料,實現精準飼喂、降本增效。公司建有2萬立方米的青貯玉米貯存池,與五征集團合作,為養殖戶青貯飼料種植、加工等環節提供優惠機械服務,并為農戶提供青貯玉米貯存池,該模式深受無青貯池的養殖大戶歡迎。
肉牛糞污處理實現新節約。專業化封閉糞污運輸車對周邊及托管養殖戶產生的糞污集中收集,有機肥加工車間通過生物發酵制作有機肥,向青貯玉米種植農戶優惠出售,畝均增收300元,實現讓種地人賺種地的錢,養牛人賺養牛的錢。
(作者單位: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山東省農村經濟管理服務總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