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安徽舒城:走穩深化宅基地改革路
時間:2024-01-02 11:06:11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江 龍 字號:【

  近年來,安徽省舒城縣堅持把保障農民合法權益、維護農村穩定發展作為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工作的基本方向和目標,多措并舉積極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改革,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釋放農村宅基地價值,吸引社會資本投入農村,取得了一定實效。

  一、規范集體宅基地審批管理,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

  近年來,舒城縣堅持宅基地集體所有是改革的制度底線,重點完善宅基地集體所有權行使機制,將宅基地所有權確權到不同層級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并依法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代表集體行使所有權。

  自宅基地管理職能移交以來,舒城縣持續健全機制,出臺《進一步做好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工作意見》《農村土地日常巡查工作制度》,為做好宅基地審批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開通一站式服務受理窗口22處,全面接受群眾咨詢及舉報,進一步要求落實“四到場”“八不準”等相關制度規定,有效遏制了違法占地建住宅行為。明確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宅基地規劃、分配、調整等方面的具體權利內容,完善了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宅基地重大事項程序、議事協商機制和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建立了動態巡查制度,各鄉鎮負責對轄區范圍內農民個人建房行為進行日常巡查指導,落實干部巡查責任制,實行分片巡查、定村包干、責任到人、嚴格考核的違法建筑聯合動態巡查機制,及時掌握違法建設情況。舒城縣農業農村、自然資源和規劃、城管執法、交通、水利、林業、生態環境、文物、住建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能范圍,落實巡查指導工作。據統計,今年以來舒城縣宅基地新建審批116件,新建審批面積為20.5畝;翻建審批280件,翻建審批面積49.9畝。

  二、探索集中統建等方式,保障農戶宅基地資格權

  宅基地的獲得一直都是基于集體成員身份進行福利分配的,這種制度優勢為農民安居樂業創造了良好的居住條件。近年來,舒城縣積極探索宅基地農戶資格權保障機制,解決了合理界定資格權的問題,明確了什么樣的農戶可以取得宅基地分配權,明確了具體條件和實施辦法。在土地資源緊缺情況下,探索出除分配宅基地以外的資格權多種實現形式,對享有宅基地資格權的農戶自愿放棄申請宅基地或退出已有宅基地的,給予購房優惠,實行貨幣補償、統拆自建、購房券等形式。選擇貨幣補償和購房券安置后,被拆遷戶不得再申請宅基地和保障性住房。

  為重點保障“戶有所居”,舒城縣探索了集中統建、多戶聯建、農民公寓、農民住宅小區等方式,同時健全農民建房新增建設用地規劃和計劃指標保障機制,保障農民住房需求。如,和襄高速G4222舒城段項目房屋征遷時,桃溪鎮、柏林鄉、千人橋鎮、棠樹鄉四個鄉鎮有116戶選擇放棄宅基地,涉及宅基地面積18560平方米,其中選擇貨幣補償的79戶,選擇購房券的37戶,涉及安置人口454人。同時,舒城縣鼓勵在建筑風格上注重村居整體的錯落有致,注重保護和傳承鄉村特色,村莊建設堅持分類引導,使山水田林湖草自然風貌得到保護,圩畈地區更具田園風光,丘崗地區更具錯落有致風貌,山區更具生態山村風貌。

  三、開展“兩閑”盤活利用,放活宅基地使用權

  放活宅基地使用權,重點是農村閑置宅基地、閑置農房的盤活利用。舒城縣鼓勵探索農村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閑置農房,支持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和返鄉下鄉創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通過探索自營、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種方式,依法依規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發展符合農村特點的農家樂、休閑農業、鄉村旅游、餐飲民宿、文化體驗、電子商務等鄉村產業,提高了農村宅基地、閑置農房利用效率,增加了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產性收入。

  穩慎推進宅基地改革以來,舒城縣摸排出農村閑置宅基地1160宗,面積為172.6畝,其中已盤活利用92宗,盤活面積15.4畝;閑置農房1836宗,面積為157.7畝,其中已盤活利用156宗,盤活面積25.7畝,增加村集體收入17萬元,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100.2萬元,帶動農民就業64戶。如,舒城縣棠樹鄉邱崗村結合農旅融合目標,成功盤活農村閑置農房面積7.5畝,吸引社會資金480萬元,帶動本地群眾就業12戶,增加工資性收入20萬元,農戶增加財產性收入12萬元,村集體年增收2萬元。同時,該村積極推廣當地的農產品和特色美食,既助推了旅游發展,讓食客嘗到地道的農家菜肴,又方便農民群眾在家門口銷售自家種植的優質果蔬和自家養殖的家畜,形成了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態勢。如,舒城縣廬鎮鄉大橋村積極引進安徽幸福家休閑養生有限公司,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打造幸福家民宿,已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3畝,吸引社會資本170萬元,公司依托現有自然林地資源,以生態休閑康養為主題,開發民宿、發展林下經濟,帶動就業和周邊農副產品銷售,提高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

  四、提升資料管理信息化,促進隊伍建設體系化

  一是規范信息平臺管理。自2022年安徽省農村宅基地信息管理平臺建成使用以來,舒城縣堅持按照“一戶一檔”要求及時收集、整理、完善、上傳農戶使用農村宅基地建房相關檔案資料,建立了檔案信息數據庫,統一管理和保存,實現了數據能入庫、檔案可查詢。二是進一步加強宣傳培訓。毫不松懈持續開展農村宅基地申請審批和農村建房法律法規政策宣傳,各相關部門積極開展宅基地糾紛調解等業務培訓,促進工作人員成為業務精練“行家”,老百姓成為知法守法“專家”的良好局面。三是進一步加強隊伍力量。隨著宅基地管理與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舒城縣陸續開展鄉鎮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認證通用法律知識考試,將對農村村民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等行政處罰權力逐步下沉至鄉鎮人民政府,統籌鄉鎮、村(社區)網格監管力量,對轄區內土地違法行為進行巡查的力度不斷增強,基層執法工作力量得到進一步保障。

  (作者單位:安徽省舒城縣農業農村局)

責任編輯:劉天承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