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因地制宜整理細碎田塊
時間:2024-11-07 08:28:49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岳茂銳 張曉霞 趙華偉 朱乃濤 字號:【

  山東省肥城市安駕莊鎮轄71個行政村,共有8.9萬人,現有耕地面積10.5萬畝,其中小麥、玉米、大豆等主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8.2萬畝,大部分位于大汶河岸。筆者通過調研發現,安駕莊鎮立足本地實際,通過細碎田塊整理,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益,增加了集體收入,得到了群眾的認可。

  一、當前現狀

  調研發現,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安駕莊鎮的糧食生產存在一些挑戰。一是存在勞動力不足的情況。安駕莊鎮常住人口為2.7萬人,60歲及以上占70%,農業生產勞動力不足。二是存在“不愿種地”的情況。安駕莊鎮在外務工人員多從事建筑、安裝行業,以電焊技工為例,一名具有操作資質證書的電焊技工,日均收入達500元,年收入達15萬元;而在家種地,按糧食高價算,每畝地去除成本每年純收入僅900元,種植100畝地每年收入才9萬元,種地對年輕人不具備吸引力。三是存在“不會種地”的情況。雖然當前耕、種、管、收等基本環節均可由農機完成,但仍有部分環節需要人工開展,穩產增產也需要豐富的種植經驗,這對大多年輕人來說是一項挑戰。

  二、探索實踐

  筆者在調研中發現,安駕莊鎮探索細碎田塊整理的核心要義是發揮基層黨支部“統”的功能和“領”的優勢,推動“承包地細碎化”向“經營權連片”轉變。在具體操作上,因村制宜、精準謀劃、穩慎推進,大多以50畝土地為標準田,不貪大求強、不貪多求快,循序漸進推動形成“連片田”。

  (一)加強政策引導

  以保障農民承包權為基礎。以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為前提,探索農戶土地經營權電子證照,解除群眾擔憂。將農戶土地確權證中土地承包信息、地塊衛星圖片等電子化,上傳到“愛山東”電子證照系統,農戶在手機端即可查詢地塊信息。

  堅持優化土地資源配置。針對散戶多、田塊小、經營分散的村,在堅持農戶自愿的原則下由集體牽頭進行土地空間調整,分類劃定地塊,將有種地意愿的群眾集中到統一地塊種植;鼓勵沒有種地意愿的群眾將土地經營權流轉給集體經營;由集體負責,對村內的“四荒地”、低效田、二級地進行整治,通過土地平整、提升肥力、完善配套設施,推動地力升級增產。

  堅持政策吸引。集體經營種地,“首”在穩糧增產,保障糧食安全;“要”在種糧得利,在促進集體增收的同時,還能單獨拿出增收利潤,給農民“二次分紅”。要引導農民認識到,堅持種糧收益“留足土地運營的,配足村級發展的,剩下的都是群眾分紅的”,以此吸引群眾將土地流轉給集體,形成土地流轉市場良性競爭機制。

  (二)推行科學運營

  鎮級成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探索“統一供種、統一收儲”模式,深化與省內種業龍頭企業合作,保障良種供應;做大糧食儲備產業,加強與省內相關公司聯系,提高糧食收儲價格,增加收益,助力扶持各村“連片田”運營。

  村級成立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理清村級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與鎮級農業公司的從屬關系,明確村級黨支部是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的管理主體,村黨支部書記是主要負責人。村級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要建立健全一系列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全面構建“基層組織有號召力、黨員干部有經營力,集體經濟有支撐性、群眾收入有穩定性”的利益共同體。

  選準用好經營模式。堅持因村制宜,根據“連片田”規模,精準選擇耕、種、管、收等各作業環節的經營模式。一是統管統收模式。明確1~2名村“兩委”干部負責“一塊田”運營,在耕耘、種植、灌溉、施肥、除草、收割等管護環節,聘用村內閑散勞動力務工。二是專業托管模式。村級將集體“連片田”委托給鎮現代農業公司管理,由公司委托給星級社會化服務組織管護,提前約定好成本支付、利益分配等,確保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或是與社會化服務組織簽訂托管協議,除供種和售糧外,其他管護均由該服務組織托管,根據服務質量支付管護費用。三是契約定產模式。集體將“連片田”委托給綜合實力強、管護鏈條全、服務質效優的新型經營主體,簽訂種植契約,設置糧食產量保底線,每畝地小麥、玉米產量達到保底線,村級全額支付管護服務費,產量超出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分紅;未達“保底線”,按比例扣除服務費。

  (三)做好收益分配

  算好增收賬。要把村級“連片田”當成村黨支部書記的“自家田”“責任田”管好管實。根據安駕莊鎮實際,按照小麥、玉米產量和價格保守估計,在集體運營平穩有序的情況下,每畝地小麥產量能夠達到1100斤、玉米產量能夠達到1250斤,按照當前小麥1.5元/斤、玉米1.4元/斤市場價格計算,每年每畝地小麥收入1650元、玉米收入1750元,兩季共收入3400元,去除土地租金、農資投入、機械作業等所有成本2500元,每年每畝地可純收入900元。

  算好分紅賬。針對“連片田”收益,按照“留足土地運營的、配足村級發展的、剩下的都是群眾分紅的”原則,以3︰4︰3為例,每畝地可為群眾分紅300元。通過構建利益聯結機制,能夠有效激發群眾幫助村集體“主動管、多打糧、多增收、多受益”的主動性。

  三、經驗啟示

  (一)選良種是基礎。種子是決定作物能否豐收的重中之重。要根據土壤性質、地力肥力、旱澇現狀等要素,強化與種業龍頭企業合作,篩選使用高產、優質、高抗品種,綜合考量選擇品種。

  (二)抓聯動、集約化是增收根本。堅持鎮村一盤棋,發揮鎮級公司資源整合、市場開拓、政策扶持等作用,引導鼓勵村級“連片田”起好步、邁穩步;村級要服從鎮級公司業務指導,走好走實“統一供種、統一收儲、保證品質、共闖市場”路徑,依托“農資聯采聯購降成本、糧食定向銷售提價格”,進一步擴大糧食種植利潤空間。

  (三)靈活化、精準化是發展導向。村級要立足村情實際,精準選擇適合的經營模式。總的原則是集體經營“連片田”,總的目標是集體增收翻一番,在堅持兩個導向的前提下,謀準用好自種自收、專業托管、契約定產等不同經營方式,確保實現統籌協調有力、組織推進有序、節本增收有效。

  (四)村支部統領是關鍵。要堅持黨委統領、支部引領、黨員帶領,把“連片田”作為激活集體增收的引擎。村黨支部書記是“第一責任人”,要統領好全村黨員干部群眾,全面發揮起經營管理和生產服務作用。同時,加大風險監管力度,確保把集體經營過程置于“陽光”之下,促進“連片田”建設健康、有序開展。

責任編輯:段伊鳴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