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農村經管隊伍,是做好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前提。自2022年開始,山東省青島市將農村經營管理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作為加強經管隊伍建設、提升能力素質的重要抓手。今年9月20日,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又聯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總工會主辦了青島市第三屆農村經營管理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本屆競賽產生2名“青島市技術能手”和6名“青島市農村經營管理行業技術能手”,賽事網絡直播共吸引近8萬人次觀看,為農村經營管理政策宣傳形成良好輿論氛圍。
堅持問題導向
確定競賽“新思路”
近年來,各級農村經營管理部門除常規的農村集體資產監管工作外,還承擔了大量的壯大集體經濟、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等任務。這些工作政策性強、專業要求高、業務涉及面廣、聯系群眾緊密,事關黨的農村基本政策貫徹執行和農村改革各項措施落地見效,任務重、責任大。同時,下轄各區市、鎮(街道)經管隊伍普遍存在人員年齡較大、人員穩定性不足等現象。如青島市從事農經工作5年以上人員430人,僅占實有人數的43.8%,且工作人員大部分非財務會計專業出身。經管人員隊伍專業化能力水平亟待提升,干事創業激情有待于進一步改善。在此背景下,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從激發經管隊伍人員專業水平和干事激情出發,一方面,希望通過以賽代訓的形式,用自發學習代替被動學習,激發能力提升內驅力;另一方面,希望用培育技能人才的思路提升經管隊伍能力。
加強統籌協調
提升競賽“含金量”
確定競賽工作思路后,青島市農業農村局通過多次會商研討、征求意見等形式,用好人力資源和工會等部門的激勵政策,從2022年開始,策劃開展全市農村經營管理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競賽分為農村集體“三資”和財務管理職業技能競賽、農民合作社職業技能競賽兩個項目,參賽選手從各區市、鄉(鎮、街道)農村經營管理部門工作人員中選拔產生,通過初賽和決賽兩個賽段決出團體獎和個人獎。個人獎分獲兩項競賽決賽前三名的6名選手獲得由市農業農村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授予的“青島市農村經營管理行業技術能手”稱號,賽項個人總成績第一名獲市人力資源保障局授予的“青島市技術能手”稱號,并按規定程序向市總工會申報“青島市五一勞動獎章”。三屆競賽共產生3名“青島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4名“青島市技術能手”和16名“青島市農村經營管理行業技術能手”。
用好社會力量
提升競賽“知名度”
為確保技能競賽的業務專業性和形式專業性,采取農業農村部門全程策劃實施,廣電機構配合承辦,銀行提供支持的組織模式。競賽方案、競賽題目、賽事組織均由青島市農業農村局政策改革處負責,并邀請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相關人員、青島市財政局會計處人員和中國海洋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等高校教授擔任現場評委,確保競賽的專業性和公正性。決賽邀請青島市委組織部、市紀委等部門相關負責同志蒞臨指導,提升競賽影響力。
前兩屆行業技能競賽,均由青島廣播電視臺在青島廣電大廈400平方米演播廳承辦,第三屆技能競賽升級至800平方米演播廳,賽事體驗感大幅上升。從第二屆競賽開始,賽程還通過青島廣電集團“藍睛”“愛青島”等手機軟件實現了全程網絡直播,第二屆網絡觀眾超過5萬人次,第三屆更是達到近8萬人次。賽前,通過青島電視臺節目預熱;賽后,青島電視臺和《青島早報》《青島晚報》、大眾網、鳳凰網等媒體均對賽事情況進行報道,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官方微信公眾號“青島農業農村”發布賽事視頻,擴大社會影響面和美譽度。同時,發揮好國有銀行助力鄉村振興的責任感和積極性,三屆競賽均由中國農業銀行青島分行提供支持。
豐富培訓形式
牢固監管“強基石”
近年來,青島市結合實際,除以賽代訓形式外,創新形式多維度提升經管隊伍素質能力。
創新方式求實效。堅持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全市范圍的業務培訓,并創新培訓方式,如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調解仲裁培訓方面,采取實地觀摩仲裁庭審方式;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培訓方面,采取到標桿鎮(街道)實地觀摩工作全過程等方式;在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培訓方面,采取“點菜式”培訓方式,將培訓內容選擇權交給被培訓人員,提升培訓實效。
專項整治促練兵。通過開展多輪次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問題專項整治、農村集體代管資金問題專項整治、鄉村公共資源共享行動等,以干促學、以干促練,提升全市經管隊伍專項工作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標準。今年以來,在全市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提升年”活動中,突出分類提升鎮街“三資”監管能力一個關鍵,將經管隊伍素質能力提升作為八項提升任務之一,持續發力隊伍建設。
制度建設強根基。結合政策要求和當地實際細化制度體系,為經管隊伍更好履行職責打好制度基礎。青島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實施意見》,就“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監管”專項強調;印發《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運行和管理的通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和股權管理辦法(試行)》,強化集體經濟組織管理;針對群眾反映較多的村級財務公開不規范問題,梳理相關法規政策,將其中最核心、最管用的措施要求,精簡形成《村級財務公開六條規定》印發,并在各村公開欄張貼,切實提升基層經管隊伍落實政策的效能。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