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村集體經濟“由弱變強”的轉化之道
時間:2024-12-16 14:52:42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王 霞 買世瑜 朱繼海 字號:【

  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按照“消除空殼村、扶持薄弱村、壯大一般村、提升富裕村”的發展思路,結合區位特點、發展基礎、資源優勢,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探索并廣泛推廣了資源利用型、產業帶動型、經營服務型、股份合作型、地區特色型等多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全區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實現了“從小到大、由弱轉強”和多元化發展,整體實力明顯提升。截至2023年年底,全區共有村集體經濟組織2238個(含31個涉農社區),農村集體資產總額達到282.4億元,較2019年增長130%;村集體總收入24億元,較2019年增長83.3%;村集體經營收益達到5億元,較2019年增長336%。

  主要做法及成效

  加強資金扶持,增強發展動能。堅持抓項目促發展,把實施好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作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2016年以來,累計投入中央和自治區財政資金23.6億元,扶持2058個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覆蓋率達到92%。在項目資金的示范帶動下,寧夏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勢頭迅猛,截至2023年年底,全區87.2%的村實現了穩定的經營收益。

  建立健全機制,形成工作合力。自上而下建立由黨委組織部、黨委農辦牽頭,財政、農業農村、審計等部門協同推進的村級集體經濟工作聯席協調工作機制,凝聚起了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強大合力。研究出臺《關于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意見(試行)》《激勵村干部大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實施辦法(試行)》等文件,積極探索發展路徑,規范項目管理運營,調動村干部發展能動性,全面賦能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搭建了貫通區、市、縣、鄉、村五級的寧夏農村集體資產監管平臺,將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合同、財務等內容納入平臺管理,推進資金有賬、資產有冊、資源有簿的信息化和規范化管理。在全區12個縣(區)63個鄉鎮推行“銀農直聯”服務平臺,實現了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有效提升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效率和農民群眾的滿意度。

  拓寬發展路徑,突出聯農帶農。各地立足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地區特色,緊緊圍繞自治區“六特”產業和地方富民產業,深入挖掘鄉村多元價值,充分發揮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資產、開發資源、發展經濟、服務成員的橋梁紐帶作用,鼓勵農民以土地、資金、技術等要素入股村集體,村集體通過自主經營、合作經營、參股經營等多種方式,突破產業層次低、發展模式單一瓶頸,探索出資源利用型、產業帶動型、經營服務型、股份合作型、地區特色型5種發展模式,形成了“上聯產業、下聯農戶”的發展格局,激發農民發展集體經濟的積極性,實現了村集體、農戶“雙增收”。截至2023年年底,全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累計分紅2.2億元。

  健全完善制度,扎緊制度圍欄。出臺了《關于推進村民委員會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分賬管理的指導意見》,積極推進村民委員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分賬管理,為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全面修訂了寧夏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三資”管理制度,涵蓋資金使用、資產經營、資源開發等關鍵環節,進一步扎緊制度“圍欄”,有效保障了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強化業務培訓,激發內生動力。全區各地聚焦人才培育,分層次、有重點、多渠道組織開展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和鄉村干部培訓,5年來累計培訓基層干部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有關負責同志近20萬人,持續推動全區上下解放思想、開拓思路、增強信心,不斷提升發展能力和水平。

  制約因素

  發展不平衡。全區川區和山區差距比較大,川區普遍好于山區。村與村差距大,有的村經營收益達到了百萬元,有的村基本無經營收入,甚至有的村還處于虧損狀態。村干部個人能力素質強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明顯好于其他村。據統計,2023年全區村集體經濟經營收益低于5萬元的村有286個。

  項目選擇不精準。有的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脫離了本村特色優勢、脫離了群眾種養習慣,效益低,群眾受益少;有的村選擇項目時缺乏市場調研,項目建成了,但產品賣不出去;有的村重建設輕經營,廠房建成了,設備安好了,但處于閑置狀態;甚至有的村將項目資金簡單投到企業等吃利息。據統計,全區近30%的村將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資金投入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獲取5%左右的固定收益。

  管理經營比較粗放。大部分村未按照現代企業化經營管理制度建立農村集體經濟各項制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法人治理、收益分配機制運行不夠規范。村集體發展缺資金、缺基礎、缺資源,產業規模小、層次不高、競爭力不強等問題在各地均不同程度存在。

  內生動力不足。部分鄉村干部存在“穩妥保本”“守攤子”的想法,發展魄力不足。當前,寧夏93.2%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理事長由村黨支部書記兼任,工作任務重、精力有限,難以兼顧村集體經濟發展。懂經濟、會管理、有經驗的復合型人才缺乏是制約寧夏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主要瓶頸。

  對策建議

  強化政策扶持。圍繞“錢、地、人”等關鍵要素,統籌抓好資金、土地、金融、人才等政策扶持,強化要素供給。探索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項目支持長效機制,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列入申報財政支農項目實施主體,指導各地統籌安排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建設用地指標,為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預留發展空間。積極探索與金融部門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將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納入金融機構評級授信范圍,增加授信額度、降低貸款利率、延長貸款期限。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通過村企合作、聯合開發、參股經營、租賃經營等方式,參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拓寬發展路徑。堅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分類施策,穩步推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指導村集體經濟組織立足自身實際,積極探索資源發包、物業出租、居間服務、資產參股等經營風險小、收益穩定的途徑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支持資源優勢明顯的村充分挖掘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資源和自然風光價值,探索發展休閑旅游、健康養生、農耕體驗等深度融合的新業態。適當在有條件的地區探索開展跨村聯合發展,與各類經營主體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

  強化資產管理。建立健全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體系,健全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運行管理風險評估機制和風險預警機制,合理規避運行風險,有效化解市場風險和經營風險。全面推行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和會計機構委托代理模式,逐步探索建立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充分保障集體成員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堅決防止少數人控制和外部資本侵占集體資產。

  建立激勵獎勵機制。支持和鼓勵各地制定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獎勵辦法,允許從當年村集體經營收益增量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獎勵兼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的村干部,并依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同時,探索建立容錯糾錯機制,細化規范容錯糾錯工作程序,最大限度保護責任心強、積極干事的村干部,消除干部“干多錯多”思想顧慮,充分調動村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作者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