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素有“京東寶地”、“冀東糧倉”之美譽。近年來,唐山市依托資源和區位優勢,聚焦現代農業發展,將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途徑,科學謀劃求發展,因地制宜創新路,家庭農場新增注冊連年倍增,經營模式遍布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種養結合、種養加等,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研學實踐等新產業新業態家庭農場同步興起,規模特色凸顯,呈現出“一家美”擴展為“全域亮”的發展態勢。以典型示范促發展,打造可復制能推廣的“家庭農場+”7種經營模式,多元經營蓄活水,引領全市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駛入快車道。
“家庭農場+合作社(公司)”聯合型經營模式。家庭農場依托合作社(公司)形成聯合體,合作社(公司)通過市場信息、資金和技術服務等,為家庭農場提供更廣闊的銷售渠道和管理經驗,家庭農場為合作社(公司)提供優質產品,形成較為緊密牢固的利益聯結機制,保證家庭農場農產品的銷售和效益,實現家庭農場與合作社(公司)雙贏的效果,可以有效地促進家庭農場的規模化發展。遵化市秀芝家庭農場占地面積110畝,經營范圍主要以無籽葡萄種植及采摘為主。秀芝家庭農場與罐頭生產企業遵化市亞太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合作,簽訂收購訂單合同和生產經營管理技術培訓協議,家庭農場與公司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公司從品種種植管理、技術服務指導、生產資料投入、產品回購銷售等與農場建立“四統一”(統一管理模式、統一采購、統一品種、統一銷售)管理,實行訂單式種植。農場作為公司的生產基地,享受提供的技術指導和新品種,按照生產技術規程及相關標準進行生產經營,葡萄品質優良,供不應求。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農場抓住時機充分利用清東陵及亞太觀光園的游客資源,推廣無籽葡萄采摘,效果非常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平均每畝利潤達1萬元。
“家庭農場+生產服務”服務型經營模式。家庭農場在做好自身生產的基礎上,積極發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為附近農戶和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提供代耕代收、農技推廣、農資供應、統防統治、烘干儲藏、加工營銷等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增加經營收入。玉田縣集強家庭農場流轉土地900畝,建設無公害糧田和高標準糧田。農場積極與中國農科院、河北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建立起長期合作關系,引進小麥、包尖菜等優良品種32個,創新農作物綠色防控等先進技術22項,不斷提高農作物品質,形成農場自身的拳頭產品和“金子”品牌。同時,農場利用42臺套耕種收大中型農業機械的設備優勢,開展耕種收多環節生產托管服務,日服務能力9800畝。其中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實行“五統一”,即統一種植規劃、統一農資供應、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植保服務、統一訂單銷售。農場效益可觀,家庭成員年人均純收入10萬元,是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3倍以上。
“家庭農場+訂單農業”產銷型經營模式。家庭農場與當地大型超市、批發市場等主體開展合作,以訂單為主要聯結紐帶,建立穩定的供貨關系,組織生產訂單農產品(如糧食、蔬菜等大宗農產品),聯合建立產品營銷體系,保障市場銷售。灤南縣優家家庭農場位于灤南縣姚王莊鎮,主要從事蔬菜等農作物的種植及銷售,蔬菜種植面積102畝。農場依托姚王莊“河北省蔬菜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等優勢,積極與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銷售市場等主體建立產銷關系,產品主要銷售到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地。為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農場不斷優化營銷模式,拓展多元營銷渠道,2023年與天津一家蔬菜配送公司合作,生產訂單蔬菜“結球生菜”20多萬棵,獲得良好的口碑,贏得了良好的知名度和更高的經濟效益。
“家庭農場+生態農業”有機型經營模式。家庭農場在生產經營實踐中,依據生態學原理,遵循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多樣原則,通過整體設計和合理建設,發展生態循環農業,采用生態農業技術,生產綠色生態農產品,獲得最大可持續產量,同時實現資源匹配、環境友好、食品安全,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曹妃甸區九農場春豐家庭農場堅持以建設生態農場為目標,走有機農業發展的路子。農場與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濱海研究所簽訂了長期科技服務協議,由研究所對土壤進行測土配方施肥,并進行技術指導,做到統一標準要求,統一供應有機肥作為底肥,按照有機產品生產技術規程及相關標準進行生產。水、土壤均達到種植有機農產品標準,生產的農產品全部使用有機肥、農家肥、菌肥、餅肥,不使用任何激素類藥品。2019年農場通過有機農產品認證,2023年實現所有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家庭農場近幾年經濟效益穩定,年平均實現利潤20萬元左右。
“家庭農場+農文旅”休閑型經營模式。家庭農場依托本地習俗和文化等鄉村旅游資源,結合自身生產經營實際,通過對自己經營的糧田、菜地、果園、牧場等進行改造和旅游項目建設,發展農業科普、餐飲民宿、農耕體驗、康養基地等產業,增加多元經營收入。遷西縣春雷家庭農場坐落在“遷西板栗”核心產區、“中國板栗第一村”楊家峪村,農場占地112畝,以板栗等特色農產品生產、農旅民宿開發等為主要經營方向。隨著休閑農業的蓬勃發展,農場依托獨特的板栗資源和深厚的地域文化,不斷拓展農場發展空間,開發出3大類70種親子教育、研學旅游等特色體驗項目和文創產品,建設了“住樹屋民宿、吃土窯坑烤、玩栗子樂園”等一系列特色體驗項目,將農場打造成極富辨識度的集“農、文、旅”于一體的綜合體驗地。2023年實現銷售收入360萬元,接待游客4萬余人次,成為京津唐地區小有名氣的網紅打卡地。
“家庭農場+新媒體”平臺型經營模式。家庭農場以互聯網為載體,充分發揮微信公眾號、互聯網站、快手、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優勢,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品牌宣傳和產品銷售活動,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不斷擴寬銷售渠道,增加產品銷量,實現口碑、效益雙豐收。玉田佳華家庭農場全力推進中華鱉、食用玫瑰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實現了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三位一體的融合發展。農場除利用傳統訂單銷售及休閑采摘外,還利用快手、抖音、互聯網站等新媒體平臺,進行品牌宣傳,促進產品銷售。玫瑰細胞液、玫瑰茶、玫瑰酒、中華鱉等特色產品遠銷上海、山東、安徽、東北三省及京津唐等地。在此基礎上發展休閑農業,平均每年接待來訪游客近5萬人次,旅游采摘收入達20萬元。截至2023年,農場實現產值880.8萬元,利潤322.4萬元。同時,帶動了周邊農民增收致富,僅2023年,帶動周邊200戶農民種植食用玫瑰、30戶農民養殖中華鱉,戶均增收1.2萬元,吸納60名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
“家庭農場+農戶”帶動型經營模式。家庭農場通過訂單收購、股份合作、吸納就業、服務帶動等多種形式,示范引領農戶采用新品種新技術,幫助農戶提升生產經營水平,拓寬增收渠道,帶動農戶共同發展,促進了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樂亭縣晟悅家庭農場經營土地114畝,主要種植蘋果、葡萄等,2023年營業收入78萬元,實現利潤20萬元。農場通過引進陽光玫瑰葡萄、油蟠桃、無核香梨等新品種,結合自身實際及本地氣候特點進行品種改良和優化升級,產品產量和質量得以大幅提升,畝均增收2萬~3萬元。同時,帶動周邊20多個家庭農場和300余戶農民種植特色新品種,指導從種植、生產、管理、采收等環節與農場實行統一的高標準。農戶的產品以高于市場價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價格銷售,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農業農村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