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石村位于大冶市金山店鎮西側,面積2.8平方公里,村民385戶、1410人,黨員40名。近年來,村黨支部通過“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以抓牢“黨建引領活力村莊”改革為契機,充分發動群眾發展產業,探索出一條“村美、人和、民富”的鄉村振興之路。
黨建引領強保障。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主心骨”作用,選優配強村“ 兩委”干部,將有理想、有情懷、有抱負的返鄉能人吸納入村“兩委”,將7名優秀退役軍人、返鄉青年、創業能人發展為黨員,堅持黨組織領導村級各類組織、黨員幫帶聯系群眾,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村莊建設、產業發展積極性。建立健全“黨支部領導、村委會主導、其他村級組織補充、駐村工作組和農民廣泛參與”的農村治理格局,嚴格執行重大事項“四議兩公開”,落實“互聯網+”平臺監督,推選村民代表組成監督工作組,在重大工程建設、耕地地力補貼發放等群眾關心問題上全程參與,有關信息及時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滿足群眾需求。
規范管理促發展。整合各類涉農政策、項目、資金,成立村經濟合作社,明確主要業務范圍、收益分配機制、管理機構設置等事項,設置辦公場所,內設辦公室、財務室、會議室、產品展示室等,方便處理各項日常事務。建立健全議事決策、財務管理、檔案管理、內部管理等系列管理制度。按照“財務分開、民主監督”原則,穩步推進村委會與村經濟合作社“功能分離、分賬管理”工作,完善鄉村治理體系,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村集體年收入從不足5萬元到如今的近50萬元,實現了從“落后貧窮小山村”到“幸福美好明星村”的“蝶變”。
優化結構促提升。在村黨組織的領導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組織群眾赴山東、江西等地考察學習10次,反復征求群眾意見,引進麻城、濰坊等地白菊品種,形成了以鮮切花、中藥材種植為主導,經濟作物種植為輔的產業結構。2019年利用省級集體經濟扶持資金50萬元種植藥用菊花,2020年收益9.5萬元,2021年收益42萬元。2022年建設產品加工車間、冷庫、烘干房,形成菊花烘干、分揀、包裝一條鏈,收益30萬元。2023年建設鋼架連棟大棚35畝、設施農業大棚50畝。走品牌化發展路線,注冊“西埜”商標,涵蓋農產品、農副產品等九個類別,建立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產品知名度,增加收益。目前,集體經營性資產總額達到800余萬元。
聯農帶農促增收。堅持以村“兩委”為主導、群眾為主體,大力發展村級企業,以集體經濟發展帶動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吸引了大批村民返鄉定居、創業。2021年,山東十芳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牽手大冶市桃花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火石村經濟合作社,注冊成立黃石億豐源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商品觀賞菊花項目,流轉土地500畝,新建50畝鮮花種苗生產區、150畝鮮切花生產區、280畝盆栽觀賞生產區、2000平方米冷藏庫及烘焙車間,年產值達1000萬元,稅收200萬元。結合“共同締造”活動,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探索出“村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聯結模式,鼓勵農戶以土地、資金等方式入股村辦公司,按照“原始股、土地股、資金股”進行分紅。2022年村級集體經濟產值達300萬元,純收益近50萬元,每名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可享受原始股分紅200元,土地入股分紅260元/畝,資金入股每股享受分紅1120元,累計帶動132位村民人均年增收3000元。
(供稿:湖北省大冶市金山店鎮火石村)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