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江蘇省昆山市: “五個一”推動百村共治
時間:2024-03-19 19:28:32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 字號:【

  編者按:江蘇省昆山市深入實施百村共治工程,探索開展“五個一”行動,打造了一個“海棠花紅”品牌、一套小微權力清單、一項民主議事機制、一項美麗庭院行動、一個村務公開平臺,切實轉變治理理念,積極推動鄉村治理從“大管家”到“大家管”。  

 

  昆山市位于江蘇省“東大門”,毗鄰上海市,轄3個區、8個鎮,有165個行政村(涉農社區),戶籍人口106.7萬人,常住人口209萬人,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達4748億元,城鄉居民收入長期位居全省前列,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42400元,城鄉居民收入比僅為1.83 ∶ 1,綜合實力連續17年位居全國百強縣首位。近年來,昆山市堅持系統治理久久為功,以“五個一”為抓手,深入實施百村共治工程,全面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打造一個品牌,“海棠花紅”讓紅色印記映入群眾心中 。昆山市堅持黨對鄉村治理工作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領導作用。創新打造“海棠花紅”黨建服務品牌,建設“海棠花紅”三級黨群服務體系,全面下沉各類黨群服務資源,以更加開放、集約、共享、高效的黨群服務推動鄉村振興,讓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一是搭建陣地統一標識。采用“中心—站—點”逐級布局的網絡架構,分別在區(鎮)、行政村和自然村建設黨群服務中心、黨群服務站和黨群服務點,把陣地建到群眾家門口,全市共建成投用各類黨群服務中心、站、點346個。每個陣地統一標識“海棠花紅”,通過規范標識體系讓陣地“看得見”,規范功能設置讓陣地“能感知”,規范網點建設讓陣地“有溫度”。二是依托陣地服務惠民。以黨群服務陣地為依托,吸納黨政部門、各類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入駐,把黨建工作指導服務與綜合性便民服務等融為一體,變“各自為戰”為“集團作戰”,讓陣地真正為民解難題辦實事,讓“海棠花”真正開進每位村民的心中。三是發揮陣地先鋒作用。以黨群服務體系為載體,積極推進“行動支部”建設,先后組建了“263”先鋒、“蜜蜂戰隊”等441個“行動支部”,積極發揮戰斗堡壘作用,讓“海棠花紅”成長為昆山的“紅色風景線”。

  二、梳理一套清單,監督規范讓基層微權力有規可依。昆山市聚焦基層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將基層的小微權力監管納入鄉村治理體系建設。一是以“一人一委一網”強化基層監督力量。在全市行政村建立由村紀檢委員、村務監督委員會、三級廉勤監督網組成的“一人一委一網”基層監督隊伍,開展村級紀檢委員“專職化”管理、村務監督委員會“規范化”建設、廉勤監督工作“實體化”運作,實現黨內監督、民主監督、群眾監督“同頻共振”。二是以“一單一圖一環”規范基層權力運行。按照權力清單化、流程圖表化、監督閉環化的要求,構建由村級小微權力清單、權力運行流程圖、權力運行監督閉環組成的“一單一圖一環”,市級層面制定7類30項村級小微權力共性清單及流程圖,各區(鎮)增設個性清單,幫助村(社區)厘清權力邊界,實現“小微權力進清單,清單之外無權力”。三是以“大數據+”提升基層監督質效。通過“昆山市網上村委會”“智慧e陽光”等微信公眾號,群眾可隨時查看各項村級小微權力和流程圖,在線反映廉勤類或民生類問題,實時監督村級工程項目等重點權力事項運行過程,實現權力事項“碼上知”、問題訴求“碼上辦”、權力運行“碼上督”。

  三、強化一項機制,村民議事讓鄉風文明走進千家萬戶。昆山市全面強化“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機制,構建新時代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一是議事有場所。成立老書記工作室、百姓議事庭、吃講茶等議事平臺,為廣大村民廣泛協商、協調利益、化解矛盾提供場所。二是實現全覆蓋。建立了“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制度,議事內容覆蓋經濟、政治、社會等方方面面,讓村民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參與,建立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全覆蓋閉環鏈。三是權益有保障。民主議事由“做群眾工作”向“由群眾做工作”轉變,通過廣泛深入地討論、論證、協商,求得最大公約數,最大程度體現全體村民的利益和愿望,讓村民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和受益者,推進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四是弘揚新鄉風。把民主議事與提高村民素質結合起來,培育新居民,弘揚新風尚。比如制定村規民約,促進和激發村民參與自治,革除陳規陋習,弘揚公序良俗,培育文明鄉風。全市村規民約覆蓋率達100%,2021年累計開展80余項協商議事活動,提交意見建議430條,其中258條被采納。

  四、開展一項行動,美麗庭院讓美村美居成為鄉村名片。昆山市充分發揮積分制在精細化管理、人居環境整治等具體事務中的導向性作用,創新開展美麗庭院行動,引導村民積極參與鄉村振興,繪就“宜居、融合、善治”的鄉村新圖景。一是增強政策扶持力度。結合運用積分制,出臺《昆山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庭院管理辦法》,提出美麗庭院“百千萬”建設目標,開展一星、三星、五星“星級戶”評選,評上“星級戶”的家庭將獲得表彰和適度獎勵。不斷完善宣傳教育、入戶指導、互評互曬、督查檢查等長效機制,推出宣傳引導、創評活動、平臺申報、名單公示、掛牌亮星、獎勵兌現“六個全覆蓋”,營造家家參與、人人動手的創建氛圍。二是提高群眾參與熱情。結合美麗庭院行動,建立涵蓋生活安全、人居環境、村規民約等內容的家庭戶積分評價體系,通過榮譽表彰、實物獎品、優質服務、金融優惠等方式,對評價較高的農戶予以星級評價和獎勵,鼓勵家家戶戶爭做美麗鄉村建設的參與者和帶頭人。組織“曬曬我的美麗庭院和最美家庭”風采展示、美麗庭院“茶花會”、美麗庭院擂臺賽等各類群眾性創建活動256場,評選十佳“最美庭院”。截至2021年底,全市53.86% 的農村家庭創建成美麗庭院“星級戶”,達到17331戶。三是改善人居環境水平。用“小積分”撬動鄉村“大治理”,村民由“冷眼看”變成了“爭著干、搶著做”,人居環境整治由“老大難、無人應”逐步向“大家管、齊參與”轉變,農村生態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昆山市獲評2019年度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激勵縣。

  五、建設一個平臺,數字賦能讓維農惠民變得高效便捷 。昆山市積極推動農村數字化治理,構建農村集體“互聯網+三資管理+ 陽光村務”管理體系,建立了“昆山市網上村委會”(線上公開)、“智慧e 陽光”(線上互動建議)、“馬上辦”服務平臺(線上服務咨詢)和“鹿村通”(線上監督)等多個數字平臺。一是線上線下同步公開。聚焦農民群眾關心的民生實事和重要事項,完善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制度,接受農民群眾監督,實行線上公眾號、線下公開欄雙公開機制,確保農民及時知曉村情動態。二是暢通群策群議渠道。拓寬農民群眾反映意見和建議的渠道,“智慧 e陽光”微信公眾號服務市、鎮、村三級200家組織和14萬多名村民,推動村集體與村民雙向互動,保障村民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三是實時動態監管資產。通過“鹿村通”平臺,實現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全部線上監管,可以及時查詢、統計、管理集體資產收支和發包租賃、合同簽訂和收繳、數據運用和分析等,守好集體“錢袋子”。

  (本文系第四批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