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加強鄉村金融需求側管理。在農業產業體系上,通過農牧結合、三產融合等途徑發展供應鏈金融。在農業生產體系上,朝著綠色低碳、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在農業經營體系上,朝著規模化、社會化方向發展。為此,需深化農村改革,繼續把住處理好農民和土地關系這條主線,把強化集體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實現農民集體成員權利同激活資源要素統一起來,搞好農村集體資源資產的權利分置和權能完善,讓廣大農民在深化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改善農村信用環境,加快農業生產經營信息庫建設,全面推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寓信用體系建設于鄉村治理和推進鄉風文明之中。
——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研究員葉興慶在《經濟日報》撰文提出。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公共服務和治理現代化的綜合體。農業農村現代化則是城鄉融合背景下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相互交融的有機整體。其中,農業現代化是從產業角度界定的,表現為農業全產業鏈各環節及相關領域的現代化,內含了農民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的部分要素;農村現代化是從地域角度界定的,表現為農村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各領域的現代化,包含了農業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的主要內容;農民現代化體現為在農業農村發展中堅持追求人的現代化,既是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的必要條件,又是其最終目的。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在《光明日報》撰文提出。
縣域大致上分為三種類型:一是穩定極縣域,以農業生產、生態安全、社會穩定為核心工作,大概占到縣域總數的70%。二是發展極縣域,以工商業生產為主,大概占到縣域總數的20%。三是創新極縣域,以科技創新和高端商業服務業為主,大概占到縣域總數的10%。鄉村振興需要建立在空間分類的基礎之上,尤其是縣域分類的基礎上。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員林輝煌在《北京日報》撰文提出。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