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六微”同創文明生活新風尚
時間:2024-10-31 01:54:15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 字號:【

  臨翔區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臨滄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歷史上稱緬寧,1954年7月更名為臨滄縣,國務院于2003年12月26日批準撤銷臨滄縣設立臨翔區,轄7個鄉、1個鎮、2個街道,有105個村(社區),人口37.1萬人,面積2652平方千米,山區面積占97%,有林地264.1萬畝,耕地34.3萬畝。有傣、彝、拉祜等23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8.12萬人,占總人口的21.9%,其中世居民族11個。2022年臨翔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00.06億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2元。臨翔區有“中國象腳鼓文化之鄉”“中國碗窯土陶文化之鄉”之譽。

  近年來,臨翔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黨建為引領的鄉村治理體系不斷完善、治理能力不斷提升。針對農村環境臟亂、治安混亂、基礎設施不配套等突出問題,圍繞“綠美云南、醉美臨滄、花園臨翔”的目標定位,積極探索“六微”同創模式:搭建“微網格”,兜起民生大小事;開設“微講堂”,轉變思想提素質;開展“微治理”,分類施策解難題;推行“微服務”,真情關愛暖民心;匯集“微積分”,激發動力齊參與;創建“微庭院”,綠美家園共同建。促進人居環境提升,創新鄉村治理,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搭建“微網格”,兜起民生大小事

  結合持續推進基層黨組織體系網引領社會治理體系網融合成“一張大網”工作,健全完善黨組織領導下的五級網格治理體系,以“鄉鎮(街道)黨(工)委,大中專院校黨組織,中央、省屬駐臨單位黨組織”為單位劃分一級網格39個,以“行政村(社區)黨總支,有獨立辦公區域或住宿區(集資房)的市(區)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大型國有企業、大型民營企業黨組織”為單位劃分二級網格305個,以“村(居)民小組黨支部、城市居民小區黨支部”為單位劃分三級網格509個,以“村(居)民聚居點黨小組、城市居民小區樓棟單元黨小組”為單位劃分四級網格1920個,按照“五戶聯防、十戶聯保”的標準劃分五級網格9756個,開列“十二包保”責任清單,把政策宣傳、信息收集、服務群眾、矛盾調處等責任明確到網格,讓每個網格都有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基層治理。按照“群眾報事、網格議事、分級辦事”模式,建立網格院壩議事機制,保證群眾“話有地方說、事有地方辦、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管”。2023年以來,五級網格快速收集并化解安全隱患、環境衛生、矛盾糾紛等民情訴求800余件,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二、開設“微講堂”,轉變思想提素質

  整合網格村民小組活動場所、黨群服務站點、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陣地資源,將在職黨員、鄉土講師等納入師資庫,開展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政策輔導、技能培訓。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及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群眾家門口。分期分批組織開展法律知識、就業、移風易俗等專題培訓,豐富了鄉村精神文化生活,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說身邊理,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的社會風氣更加濃厚,豐富了鄉村精神文化生活,教育引導全區農村廣大干部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三、開展“微治理”,分類施策解難題

  圍繞破解高額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及“廁所革命”、垃圾整治、生活污水治理等重點領域的突出問題,組織群眾共同研究修訂村規民約,將遏制婚喪大操大辦、薄養厚葬、高額彩禮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采取互聯網推文、印制宣傳資料、召開群眾會等多種形式加強宣傳教育,加強對不文明行為的監督引導。積極整合調動掛鉤幫扶單位資源力量,廣泛發動群眾參與村莊清潔行動,提升公共區域風貌品質,開展綠美村莊建設。嚴格執行“周五全域潔凈日”制度,發動群眾自覺參與公共衛生維護。廣大群眾的“主人翁”意識進一步增強,參與鄉村治理的熱情在“扮靚家園”行動中得到進一步激活。

  四、推行“微服務”,真情關愛暖民心

  立足暢通群眾參與公共事務的渠道,結合建立“小網格院壩議事”機制,組建由村(社區)“兩委”成員、“兩代表一委員”、網格長、黨員骨干、群眾代表等組成的網格協商議事隊伍,按照“民事民說、民事民議、民事民辦”的原則,把美麗家園建設的實事、影響和諧穩定的難事、惠民利民便民的好事納入議事范圍,規范訴求申報、訴求受理、承辦反饋、跟蹤回訪、臺賬記錄等處理流程,保證群眾“話有地方說、事有地方辦、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管”。網格長(員)常態化進村入戶開展地質災害知識宣傳,巡查災害隱患點,轉移風險點群眾,提高群眾的防汛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同時,因地制宜組建負責治保調解、應急處突、幫扶助困等工作的志愿服務隊伍,在三級、四級、五級網格員中選聘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作為“調解醫生”,化解社會矛盾。建立“小課堂幫民增智增趣”機制,常態化開展時事政策學習、法律法規宣講、節慶文娛活動。

  五、匯集“微積分”,激發動力齊參與

  推行黨群積分管理機制,結合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廣泛開展“黨員亮身份、公開亮承諾、設崗定職責”行動,將黨員、群眾推進自家庭院提升和參與村莊環境提升等情況納入積分管理體系,采取建立“積分兌換超市”,以積分兌換物品獎勵等方式激發群眾遵守村規民約及參與積分管理的內生動力。臨翔區共有89個行政村、646個自然村建立了積分管理制度,建立了以戶為單位的“微積分”臺賬,村黨組織牽頭建設“紅色超市”9個,采取以表現換積分、以積分換收益、年度得分靠前發放榮譽證書等方式,引導群眾通過積分改善習慣、通過勤勞改變生活,有效激發了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

  六、創建“微庭院”,綠美家園共同建

  將“綠美庭院”創建作為調動群眾參與綠美鄉村共建的重要載體,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引導黨員帶頭在打造“綠美庭院”、發展“綠美經濟”上出點子、找路子,鼓勵和引導農戶以自家庭院及其周邊閑置用地為基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打造有花、有果、有樹、有菜的“四有庭院”,廣泛開展“美麗庭院”評比活動,進一步激發了比、學、趕、超的創建熱情。提升人居環境,潛移默化地帶動了文明新風的養成、鄉村環境的好轉。臨翔區探索在鳳翔街道石房村細嘎組、博尚鎮碗窯村、螞蟻堆鄉螞蟻堆村龍洞組等地開發了露天餐吧、特色民宿、拉祜民族射藝競技等鄉村新業態,在忙畔街道青華社區的忙崗自然村開發了一批私廚小院、共享茶室、花卉銷售庭院。越來越多的鄉村推門見綠、開窗見花、抬頭賞景、起步聞香,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本文系第五批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