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屬于典型的丘陵山區,當地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迅速成長、服務市場持續擴大,服務模式持續創新、服務領域拓展延伸,小農戶對社會化服務的接受度、認可度逐步提升。筆者在回鄉調研過程中,既了解了部分服務典型,又了解到當地農業發展的一些情況。
一、服務典型
重慶市佰佑農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以下簡稱“聯合社”), 2023年營業收入756萬元,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13.76萬畝次,服務帶動小農戶50023戶。
整合資源,提升服務能力。一是組建聯合社,集聚資源。2020年,聯合社由為民農機服務股份合作社、堂佑農機專業合作社和群工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組建。聯合社提供土壤改良、農機銷售及維修、農資銷售等服務。二是用活現有設施設備,增強作業范圍。聯合社通過租賃等形式整合周邊合作社、家庭農場等主體的拖拉機、植保機、收割機、插秧機、糧食烘干機等農機具設備約200臺(輛)。三是培訓專業化人才,提升服務質量。邀請西南大學和大疆公司的專家對技術人員進行系統培訓,促進專業技能和質量提升。四是聯合農資企業,延伸服務領域。與先正達等農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確保農資保供保質。
創新服務模式,拓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新路徑。一是探索“聯合社+服務主體+糧食訂單”服務模式。聯合社通過流轉農田,用于種植水稻和高粱,通過與服務主體合作,采取糧權擔保融資保農資供應和定價收購保產品銷售的訂單農業模式,實現訂單式農業與農服雙結合的探索。二是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聯合社”服務模式。聯合社通過與璧城街道等4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采取“帶資整治撂荒地+免租耕種三年”的方式,全程代耕代種800余畝耕地,用于種植糧油作物,探索解決耕地撂荒的難題。三是合作研究山地農業適配新型農機具試驗。聯合社與重慶鑫源農機股份有限公司一起探索研發丘陵山區適用的農機設備。經過測試,已研發成功的SR1002履帶拖拉機能實現“巴掌田”作業,完成對山地農業農機適配的新突破。四是積極開展土壤酸堿性改良與重金屬阻隔和藥肥減量試驗。與公司合作,對水稻品種應用水稻重金屬阻隔技術,降低水稻對重金屬的吸收。實施了950畝的土壤改良,對PH值<5的土壤采用石灰施撒方法,提升PH值,促進作物生長。在璧山區大路街道三臺村,對2000余畝的高粱地實施了藥肥減量試驗,通過秸稈還田和選用低毒高效農藥等方法,有效減少了農藥和化肥施用量,同時實現增產5%。
二、對策建議
一是加強規范管理。加強日常工作指導,推廣使用服務合同示范文本,建立規范服務標準。二是開展人才培訓。將服務主體人員納入高素質農民、基層農機人員和重大協同項目等培訓范圍,定期組織開展創新經營、產品營銷、操作技術、安全生產等方面職業培訓。三是加大宣傳力度。秋收時聯系媒體集中開展系列報道,通過標語、橫幅等方式向小農戶宣傳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改變小農戶對農業生產托管認識。四是重點支持薄弱環節。支持項目資金用于補助農業生產薄弱環節,支持服務主體壯大服務規模。
(作者單位: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