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山西省沁水縣:靶向發力 提升集體資產監管水平
時間:2024-11-01 10:54:37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 字號:【

  為解決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中政策觸不到、資金管不好、資產盤不清等問題,山西省沁水縣堅持問題導向,靶向發力,全面提升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規范化水平。

  聚焦建制度,規范監管全鏈條

  沁水縣出臺《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等制度,實現會計委托代理、預決算管理、收益分配管理、審計監督等17個方面全鏈條規范。聚焦問題易發多發關鍵點,出臺“五個管住”。一是管住決策。實行“四議兩公開+事前征詢民意+鄉鎮黨委審核把關”決策流程。二是管住資金。對村集體資金收支及審批審核實行多方聯簽制。三是管住合同。對經營性建設用地、集體機動地和“四荒地”等8類發包合同文本進行統一規范。四是管住工程。實行承包商預選庫和“黑名單”制度,小型工程項目發包全部納入縣鄉產權交易平臺管理。五是管住公開。明確公開的內容、流程和時限。

  聚焦清家底,增強監管針對性

  沁水縣逐村建立“清化收”工作臺賬、資產清查管理臺賬,集體資產全部登記造冊,以臺賬管理“兜清家底”。該縣中村鎮“三查一訪”亮家底,采取查會議記錄、查會計賬簿、查合同文本,走訪歷任村干部的方式,全面厘清資產資源、債權債務底數,全部建立工作臺賬,確保清倉見底。在此基礎上,采取“六環相扣”方式收回債權。一是下函對賬。以會計賬簿為依據,采取賬內賬外相結合的方法,逐筆下達對賬函,依法依規核對認賬。二是專人清收。組織各村干部分片包干,對各類債權進行專項清收,共下達書面清繳通知1249份,清繳532.3萬元。三是打包封存。對因農業稅費等遺留問題產生的221.6萬元債權打包封存,暫不清繳。四是沖銷沖轉。對主體消失、債務人死亡的,通過“四議兩公開”程序沖銷;對與村民之間的“三角債務”,協商后沖轉抵消。五是訴前調解。在中村鎮人民法庭設立“清化收”工作調解室,由鎮法律調解員和法庭工作人員聯合辦理調解案件47件。六是依法追繳。對有償還能力拒不償還的企業,通過法律程序依法清收;對違規使用、侵占集體資金形成的債權,涉及村干部的,及時移交紀檢監察或司法部門處理。

  聚焦強創新,探索監管新模式

  針對集體資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隨意決策、任性支出、違規交易等問題,沁水縣創新舉措強管理。一是規范會計委托代理。針對農村會計隊伍業務水平低等問題,在全縣12個鄉(鎮)實行村級財務委托鄉(鎮)代理記賬和聘請會計師事務所代理記賬模式。明確代理機構建賬、記賬、會計報表、資金結算、檔案管理、財務公開等6項職責。實現鄉(鎮)對農村財務審核的再監督,有效解決記賬不規范、不及時等問題。二是實行村級財務預決算制度。在縣鄉農經部門指導下,經民主決策程序,推動村集體在年初編制村級財務預算,在年底進行財務決算公示,將決算報告作為下年度預算編制依據,有效解決了違規舉債、債權債務不入賬等問題。三是充分發揮平臺規范化作用。出臺《農村產權交易管理辦法》,建立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實行交易品種、交易流程、合同簽訂、交易鑒證、風險防控“五統一”。線上搭建“官方網站+微信小程序”交易平臺,線下構建“縣級有廳、鄉鎮有站、村級有點”三級交易體系,有效解決資產資源交易低價發包、無償占有等問題。2023年1~6月,沁水縣產權交易平臺有1476筆業務掛牌交易,成交986筆,交易金額3737.8萬元。

  聚焦提效能,形成監管聚合力

  沁水縣充分發揮村集體內部、各級管理部門、審計部門等多方監督力量,有效提升監管效能。一是規范內部監督。構建了村(社區)黨組織紀檢委員、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村級紀檢監察聯絡員、村集體經濟組織監事長“四員一體”的監督模式,實行靠前監督、全程監督和動態預警。二是加強提級監督。建立縣紀委監委提級監督、縣農經部門提級指導、鄉鎮黨委提級審核、會計師事務所業務把關的監督體系。三是用好審計監督。建立“1+N”聯動審計模式,變村干部任職離任審計為部門聯動審計,不斷強化日常審計、重點審計和專項審計力度。

  聚焦建隊伍,提升監管保障力

  沁水縣從人員、管理、能力、待遇等四方面發力,著力強化集體資產管理隊伍建設。一是配齊人員力量。按照鄉5~7人、鎮7~9人的標準,推動縣鄉編制資源向農經人員傾斜,配強鄉鎮農經力量。將“鄉村振興萬人計劃”統一招錄的182名大學生充實到農村會計隊伍,實現到村任職大學生報賬員兼監督員“全覆蓋”。二是強化人員管理。出臺《關于規范村級報賬員工作的辦法》,明確人員選配、崗位職責、工作權限。采取“季評+年考”動態考核方式,對鄉鎮農經員隊伍、村級報賬員和監督員隊伍實行分級分類量化考核。三是提升專業能力。采取專題培訓、崗位鍛煉、導師幫帶等方式,全面提升集體資產管理隊伍素質。到村任職大學生在鄉鎮鍛煉期間,全部安排在農經崗位鍛煉,由縣鄉農經人員、會計事務所專業人員“一對一”指導。四是提升人員待遇。縣財政每年列支300萬元專項經費,足額保障農經人員培訓、工作運行經費,發放鄉鎮農經員、村級報賬員工作補助,營造愿干事、干得好、有激勵的良好氛圍。

  (來源: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