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福建省云霄縣:建立提升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效率的新機制
時間:2024-11-01 10:55:53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 字號:【

  福建省云霄縣針對“低價包”“長期包”“關系包”以及失管漏管等方面問題,探索建立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四立一督”工作機制,推動集體資產管理規范高效。

  “四立”明規則,源頭靶向施治

  針對群眾反映的合同簽訂等集體資產領域突出問題,云霄縣在調研和試點中逐步摸索出“四立”。一是確立資產交易價格指導。分區域、分類別明確資產資源發包最低指導價。如,東廈鎮條件好的魚蝦池發包指導價不低于2500元;火田、和平等山區鄉鎮山地每畝發包指導價不低于25元。二是設立發包最高年限參考。通過綜合考量村級任期和各類資產資源收益回報期等因素,規定發包最高年限參考,除林地30年、耕地10年外,其他資產資源最高發包年限建議不超過5年。如,云陵鎮享堂村擬對停車場發包10年,經綜合評判后改為5年。三是建立資產交易流程圖。重新梳理明確11道村集體資產資源交易流程,要求發包必須按“四議兩公開”原則,確保交易全過程民主決策、全公開接受監督。四是訂立五個嚴禁約束條款。制定7類資產資源合同統一模板,將“嚴禁進行非農建設,嚴禁私自轉包,嚴禁私自延包,嚴禁合同簽訂未收取履約保證金,嚴禁將村集體資產資源進行私自抵押”等“五嚴禁”寫入格式化合同條款,解決由于合同簽訂不規范導致的法律糾紛問題。

  “一督”促落實,推動常治長效

  “一督”就是紀檢監察部門全過程監督。縣紀委監委梳理制定了集體資產管理“一圖、六清單”,縣、鄉、村三級開展全過程監督,讓干部照圖辦事、照單履責。一是“一圖”管全程。梳理制定集體資產管理工作全流程以及4方面監督重點、20個廉政風險點,明確監督重點和監督目標,做到監督精準化、可持續、見效果,促進集體資產良性循環。二是“六張清單”明責任。制定縣、鄉、村集體資產管理任務清單和監督清單,明確“四方責任”。實行“一月一督導、一季一分析、一年一盤點”,村級看臺賬有沒有建立、制度有沒有上墻、發包程序是否規范、底價年限有沒有突破、合同限制條款有沒有寫清楚;看農村集體會計事務監管中心、公共項目交易監管中心、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監管中心對村集體資金收付、資產資源處置、合同審核把關、項目招投標等各環節是否認真審核。三是全程監督促落實。堅持縣紀委監委下沉監督、鄉鎮紀委跟進監督、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和村級紀檢員貼身監督的“三級”全過程監督。如,對云陵鎮2022年以來集體資產交易情況開展調查,督促整改合同履約金繳交不足的4個村13個交易項目,收回補繳合同履約金8萬元。

  分類施策,實現清倉見底

  開展專項清理,全域摸清村集體資產底數,建立問題臺賬,有效糾治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難題。2022年以來,建立2502個集體資產管理不規范問題臺賬,其中村級財務528個、資產資源560個、問題類合同939個、其他475個。一是動員清退一批。針對43宗涉及黨員干部是承包人的清理對象,由縣委組織部、紀委協助,鎮村干部負責與承包人談心談話,動員黨員干部帶頭主動清退。如,荷西村原黨支部書記主動清退山地700畝。二是協商收回一批。對存在215個承包到期但因合同條款不全導致糾紛至今被占用情況的鎮村,督促其積極與承包方談判,通過交易轉讓金過渡、訴諸法律、重新簽訂補充協議等方式,合情合理合法收回。如,荷中村與5宗蝦池原承包人,通過協商擱置附屬物賠償爭執,及時收回并公開發包,以154.1萬元價格成交,5年增加村集體收入44.3萬元,增幅達40.3%。三是依法收回一批。對于明顯違反法律法規的11個問題,其中改變用途10個,超過現有法律規定最高年限出租1個,均通過法律訴訟,穩妥收回。2022年以來,通過“四個一批”方式,收回欠款528筆,合計151萬元;整改合同不規范問題939個,收回拖欠租金1155萬元;收回或處置各類資產資源1105個,增加村集體收入2971萬元。

  多措并舉,確保監管規范化

  云霄縣結合推進“點題整治”,把規范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作為強化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一是高位推動,促進機制落實落細。開展“一鄉鎮兩格局(好壞)”調研,建立“縣委常委+黨委書記”微信群周通報制度,定期召開專題現場會等方式,推動治理走深走實,以小切口整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群眾共享改革成果。二是“三統五規”,實現程序規范化。“三個統一”即:統一實行“村級重大事項報告”制,強化事前監管;統一實行鄉鎮集體研究審批制,落實事中監管;統一執行集體成員代表會議表決制,嚴格落實民主決策程序。“五個規范”即:規范招標公告文本、規范報名登記和評標備案、規范中標公告、規范中標告知、規范使用合同范本。三是“四位一體”,實現交易信息化。依托鎮村兩級公開欄進行“欄上貼”、縣級融媒體“電視播”、各級政府采購網“網上曬”、群眾微信朋友圈“掌中看”,營造了良好交易氛圍,實現集體資產增值增效。如,“四立一督”實施后荷東村通過鎮村兩級公開欄公開,規范處置程序,公開發包收回山地73畝,最終以每年234.5元/畝價格成交,溢價率472%,增加村集體收入8.6萬元;再如,列嶼鎮青徑村在政府采購網發布175畝蝦池招標信息,最終以114萬元/年價格成交,溢價率334%,增加村集體收入10.8萬元。

  (來源: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