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探索種植新模式 實現家庭農場集約經營
時間:2024-11-04 06:27:19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 字號:【

  聚鑫家庭農場開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探索發(fā)展林下種植和復種輪作模式,通過科學選種和水肥管理,提高糧油作物單產水平,生產經營效益顯著提升。

  聚鑫家庭農場成立于2020年5月,有家庭成員勞動力6人。家庭農場主負責管理和技術指導,各家庭成員分別負責會計、出納、田間管理等工作。近年來,農場積極開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探索發(fā)展林下種植和復種輪作模式,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雙贏。

  一、創(chuàng)新復合種植模式,提升糧食產量

  一是創(chuàng)新種植模式。農場實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300畝。農場創(chuàng)新發(fā)展大豆和玉米間作套種,采取“4行玉米+8行大豆”的種植模式,玉米和大豆都能獲得良好的通風和光照條件,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長,更符合收獲機具的作業(yè)幅寬,為機械收獲提供了便利條件。

  二是選用優(yōu)良品種。農場通過多方比對,選用了高產緊湊型大穗品種“京農科828玉米”和耐陰抗倒品種“齊黃34大豆”,并根據土壤肥力適當縮小玉米、大豆株距,實現凈作。

  三是精細施肥管理。在播種時,將玉米專用復合肥或控釋肥作底肥一次性施用;播后芽前進行雜草防除,出苗后用玉米、大豆專用除草劑實施莖葉定向除草;在分枝期與初花期,追施烯效唑可濕性粉劑實施控旺;玉米大喇叭口期或大豆花英期病蟲害發(fā)生較集中時,利用高效低毒農藥與增效劑進行防治。2023年,農場玉米、大豆畝產分別達到500公斤、260公斤,比當地平均畝產分別高出100公斤、30公斤;畝均效益2560元,比單一種植畝均增效超過1000元。

  二、發(fā)展林下大豆種植,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

  聚鑫家庭農場經營的林地,主要種植槐樹、白蠟樹等。近年來,為充分利用林地資源、提升經濟效益,農場探索發(fā)展林下行間種植大豆,利用大豆根系的固氮能力培肥地力,促進林木生長。

  一是選擇適宜品種。經過試驗,農場綜合考慮,選用了“齊黃34抗裂炸英”新品種作為林下種植大豆品種。

  二是科學用藥治蟲。農場配備專門技術人員,針對生長期大豆的病蟲害發(fā)生情況,開展科學防控。在豆株初花期及時追施氨素促進花的發(fā)育和幼莢生長,苗期加強薊馬、二點委夜蛾幼蟲等地下害蟲防治,花期重點防治點蜂緣蝽、綠盲蝽、棉鈴蟲,鼓粒期重點防治點蜂緣蝽、綠盲蝽、造橋蟲、大豆食心蟲等。噴藥時,同時噴施田間林木,防止林木成為害蟲的“安全島”。

  三是智能機械收獲。為保證大豆品相,農場在收獲作業(yè)前先拔除田間大草和青稞避免染色,采用智能型全喂入大豆專用收割機,科學確定留茬高度,盡量減少損失,確保顆粒歸倉。2023年,農場林下種植大豆平均畝產100公斤,按每公斤6元計算,除去成本,畝均純收益達400元。

  三、探索復種輪作模式,促進冬閑田利用

  為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資源,聚鑫家庭農場積極探索試驗“麥豆輪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了“冬小麥—夏大豆”一年兩熟復種輪作模式。農場利用冬閑田,在適宜農時播種小麥,精細田間水肥管理,增加糧食產量;利用大豆根瘤菌的固氯作用,提升了土壤中的氨元素含量,減少后期種植小麥時的氨肥使用量,達到了提高產量、增加收入、減少農業(yè)面源污染的綜合效果。2023年,農場小麥和大豆輪作種植面積達600畝,純收益達48萬元。

  (來源:農業(yè)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