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科技引領發展產業 農旅融合強村富民
時間:2024-11-05 08:27:32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 作者: 字號:【

  浙江省瑞安市金川高山有機稻米專業合作社利用當地獨特的高山梯田地理環境,組織成員統一種植有機稻米,提供管理、技術、加工、銷售等綜合服務,借助中國農民豐收節打造“云端梯田·浙里稻鄉”農旅品牌,健全線上線下多種營銷渠道,結對幫扶低保邊緣戶獲得穩定產業收入。

  浙江省瑞安市金川高山有機稻米專業合作社成立于 2009年,位于浙江省瑞安市西部山區林川鎮,有成員 135人,主要從事梯田稻米種植及加工銷售,種植有機稻米 1275畝,帶動周邊農戶近 300戶。合作社先后被評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首批國家級生態農場。有機品牌“川和”被認定為溫州市知名商標,產品先后獲得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食味評比味佳獎、浙江好稻米金獎。2022年,合作社經營收入 617.49萬元,實現盈余 47.21萬元,向成員返還盈余 43.92萬元。

  科技引領,增強產業發展效能

  合作社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積極應用現代生態農業技術,規范生產過程,獲得稻米種植、加工有機產品雙認證。

  立足產地環境,發展有機水稻。合作社生產基地位于瑞安市林川鎮的杜山、山林等村,地處高山地帶,平均海拔 600多米,晝夜溫差大,生態環境優良,大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Ⅰ級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達到國家Ⅲ級標準,滿足有機水稻生長條件,被評為浙江省綠色優質糧食產加銷一體首批示范基地。

  應用先進技術,實行標準化生產。合作社嚴格按照《有機水稻生產質量控制技術規范》(NY/T 2410—2013)要求進行標準化生產。采用田地連塊、分區管理的模式,推行水稻—綠肥、水稻—油菜等輪作,選用抗病品種,采用培育壯秧、合理密植等栽培技術,推廣綠肥還田。通過人工拔草、耬耙除草、鴨子放養吃草等手段,不使用除草劑,保護耕地生態。綜合應用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利用赤眼蜂等天敵控制有害生物繁衍,創造適宜自然天敵繁殖的環境,減輕病蟲發生和危害。

  統一管理模式,專業化加工稻米。合作社制定了統一的有機稻米基地建設及生產過程控制技術規程,建立基地生產記錄檔案,健全出入庫管理制度,入庫稻谷須經檢驗合格,用明顯標識予以區分。貯藏的稻谷定期檢查其溫度和濕度,防止霉變。基地配備了碾米機、色選機和包裝機等設備,引進胚芽米加工流水線,按計劃分批次加工大米。

  農旅融合,暢通產銷流通渠道

  合作社充分盤活農業旅游資源,打造農文旅消費場景和特色品牌,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依托特色節慶,打造農旅品牌。合作社依托中國農民豐收節,開發高山梯田稻海體驗游,打造“云端梯田·浙里稻鄉”農旅品牌,通過現場割稻體驗、民俗文化表演、農耕書香書畫展示、傳統美食展銷等方式,吸引各地游客到訪游玩,帶動了合作社成員及周邊農戶的農產品銷售,擦亮了金川有機大米的名片。

  發掘品牌故事,打通產品銷路。合作社參與電視節目拍攝,講好金川有機大米品牌發展故事;在“三位一體聯農助農中心”、“云江豐味”品牌店、南大超市等開設專柜,建立線下銷售通道;通過主播直播帶貨、入駐電商平臺等,開辟線上銷售通道。2022年,合作社總銷售額達 597萬元。

  建設田園綜合體,推動產業融合。合作社用好金川梯田,打造以高山有機稻米種植、加工、體驗為一體的特色田園綜合體,建設了有機大米加工園、梯田游步道工程等項目,開發農耕體驗、特色人文等旅游線路,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產業振興,激發強村富民活力

  合作社積極響應溫州市慈善總會“人人心懷慈善、人人參與慈善”號召,利用產業優勢建立“農村造血型幫扶基地”,通過產業發展帶動周邊低保邊緣戶實現可持續增收。

  發展訂單農業。合作社與低保邊緣戶開展訂單合作,統一免費發放水稻種子、有機肥、生物藥等農資,以每千克 6元的保護價與農戶簽訂稻谷收購幫扶協議,年累計收購低保邊緣戶稻谷價值 140萬元,幫助低保邊緣戶戶均增收 1萬元以上。

  開展技能培訓。合作社聘請種植專家定期開展種植技能培訓,實地走訪農戶成員,指導其做好生產記錄臺賬、提高種植專業化水平,確保水稻種植全過程符合安全有機標準。

  提供就業崗位。合作社優先聘用農戶成員和低保邊緣戶參與合作社田間管理和季節性幫工,按規范要求簽訂勞務用工協議,每人每年能增加勞務收入約 5000元,實現了農戶就地就近就業增收。

  

  (來源: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